5月16日,和而泰发布一则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告,而这则公告的标题却吓坏了投资者。
公告一出,“乌龙”便在全 炸锅。原来与和而泰将合作的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在发布的相关法律意见书中,将“临时股东大会”几个字错打成了“临死股东大会”。
和而泰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写错了,公司已撤回修改”。5月16日稍晚时分,和而泰重新发布了该份公告,对上述错误的标题作了修改。
无独有偶,将“临时”二字写成“临死”的还不止和而泰一家上市公司,2021年内有两家上市公司也产生了笔误。
洲明科技与中航重机分别在2021年4月28日发布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年4月)》公告和2021年3月23日《关于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公告中,将“临时”写成“临死”。
当然这种笔误,一些心态好的股民或许可以接受,但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失误操作实属让股民觉得公司不走心。
2018年2月23日,激智科技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但是打开公告页面,股民却一脸懵。
公告显示,公司证券简称为张彦,甚至连公司全称也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成了宁波张彦股份有限公司。那这个张彦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打开公司资料才知道,原来张彦是激智科技的董事长。
在更正公告中,激智科技虽然将上一篇公告的错误进行了更正,但是页眉部分的证券简称又变成了公司的证券代码“300566”。
在这则公告中,激智科技还温馨地提到:“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公司深表歉意,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公司今后将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事项事前核对工作,努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这几句话与新旧错误交相辉映,看上去实在是在啪啪打脸。
更离谱的是,紧接着笔误过后还有信息披露失误。
激智科技分别于2017年12月29日和2018年3月7日公布的《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权质押的公告》和《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补充质押的公告》中出现了信息披露错误。原本应在“是否为第一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一栏中填写为“是”的宁波激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被填为“否”。
这一连续的错误让投资者们大跌眼镜,堂堂上市公司,连公告发布如此事项都漏洞百出,投资者们还如何信赖公司的其他工作。于是深交所也直接下发了监管函,要求公司及时整改。
还有一则公告让人哭笑不得,由于笔误,公司董监高集体“加薪”,薪资合计达到698亿元。
2018年3月菲利华发布年 ,据年 显示,董事长吴学民110亿元、总经理商春利88亿元、董事、副总经理周生高79亿元、财务总监李再荣78亿元、董事会秘书郑巍65亿元等。14位董监高成员薪资合计达698亿元。后经证实,原来是该公司将董监高成员年薪的表头的单位“元”误写为了“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类似的信披疏漏无疑将会对中小股东造成不利的影响,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着想,理应遭到交易所通 谴责。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19日,证监会就修订并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简称《信披办法》),并于2021年于5月1日起施行。
《信披办法》明确了信息披露基本原则为“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
同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应该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优化规则体系,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优化信息披露编 规则,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要充分披露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并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相关部门和机构要按照资本市场规则,支持、配合上市公司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