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经费下达 宁波“科创2025”重大专项这样助力甬企攻坚

重大科技专项,是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宁波大手笔启动“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力争通过5年时间,攻克200个左右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出100个左右战略性创新产品。

重大专项干什么?

既聚焦前沿,又立足宁波产业发展实际,是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设置的原则,也是立项项目的显著特点。

多电飞机是现代航空技术发展的趋势。多电飞机使用电能替代传统的液压能、气压能和机械能,使能量的产生、分配和消耗效率更高,节省飞机直接运营成本。在这个有些小众的领域,诺丁汉(余姚)智能电气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掌握了几项“领跑”技术。

“我们通过新型拓扑结构设计、高端磁性材料研究与应用、先进的损耗控制策略,实现 300kW 级超高功率密度起发电机设计,建立相关的高性能电机设计技术体系。”公司负责人张何说,高端电机领域市场很大,宁波有丰富原材料,下游产业也发达,但电机这块做的企业相对较少,他们的目标就是为国产大飞机打造具有超高功率密度、性能优越的起动发电机系统。

瞄准传统产业转型,不少专项有新思路。落户宁波中物科技园的宁波中物力拓超微材料有限公司做着一项研究,他们要为金属3D打印模具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 相比传统开模,3D金属打印不但时间短、成本低,模具在成型性、致密性和腔体控制的精度上也有较大优势,”公司增材制造中心负责人唐建宁介绍,他们正与钢铁研究总院等院所合作,合力攻克诸多技术难点,“通过业界领先的超微雾化技术,我们已经可以生产出化学成分稳定、成型性和流动性好的金属粉末。但应用于模具3D打印的金属粉末的成分设计及制备,模具产品的热处理工艺,等等,仍需不断完善、验证。”

“我们将动物骨中提取的羟基磷灰石成分与各类聚合物配比,最终得到了可降解的骨钉材料。这种材料不但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可以在体内长期存放,未来3年,我们计划拿到至少6个发明专利,其中国际专利2个,3个注册产品投放市场。”负责人赵卓伟说。

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甬企也加速布局。开创餐厨垃圾处置“宁波模式”的宁波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正凭借扎实的研发功底,打造“聪明又高效”的有机垃圾资源化成套装备。

“餐厨垃圾处理我们有经验,但该领域仍有不少痛点需要解决,如有机物杂物分离、干式厌氧的精粗料搅拌、废塑料资源化、处理系统优化,等等,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制定一系列改进提升目标,打造一个智能化、有机垃圾综合处理的大装置,实现工程化应用。”开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投设备、引人才,重大专项助力甬企攻坚

大专项需要大投入。根据《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第一批项目(课题)申 公告》规定,拟立项项目(课题)中,对产业化示范项目,财政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0万元,下设的课题支持强度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对技术攻关项目和前沿探索项目,每个课题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特别优秀的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一事一议”方式再给予支持。

“别人都说我们是裸眼3D企业,其实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拥有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多数是软件、算法方向。”虽然相比同行已有一定优势,可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天发最在乎的还是研发。

“我们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资金有限,很多设备不敢投入。比如说做光学膜用到的台阶仪,一台就接近一百万人民币,我们这样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过去只能委托其他公司做。还有色度计,亮度计,所有这些设备,都是精打细算。有了重大专项的支持,后续设备投入我们更有底气。”

生产装备的更新换代,还是高端电机研发走向世界的刚需。借助商飞项目打下的技术基础,诺丁汉(余姚)智能电气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专项目标已有大致框架,各方面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其中一项就是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改进。

“转子碳纤维套的生产装备、各种台架、测量仪器,都是我们下一步采购的重点。另外,材料支出也是大头。”张何坦言,电机研发不同于其他领域,需进行大量的反复试验,“原材料钕铁硼,高性能定制铜线,进口硅钢片,轴承,控制器里头的各种传感器……光材料费一项可能就要超过200万,没有重大专项支持,我们做不了这样的研究。”

“我们几个合伙创始人在盈利之前不拿工资,所有的专项资金都将用于研发。目前,我们正在邀请一名从德国学成归国的生物材料方向博士生加盟,充实团队研发实力。”赵卓伟说。

专项投入要见实效。据悉,宁波将对实施项目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科技经费专款专用,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验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