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福特号的先进拦阻装置(AAG)的故障率高达1/48,而设计目标是1/16500,相差了340多倍。相比之下,电磁弹射器再差,也不过相差23倍,还不到AAG的零头。
AAG的全称,叫做“Advanced Arresting Gear”,它的核心就在这个“Advanced(先进)”上面。
那么,它比尼米兹上使用的Mark-7液压回收装置,AAG究竟先进在哪里呢?
先来看Mark-7。这套装置的原理很简单,主要就是利用液压原理吸收动能,也就是提供缓冲。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体构造非常庞大,各种轴承管路错综复杂。这也是甲方诟病的地方——体积大、重量大、易损坏、维护难度高,属于人员密集型设施。
Mark-7原理图
在要求更高的阻拦效率、更多的阻拦机型、全舰减员500人等目标的前提下,继续沿用Mark-7,肯定是不合适的。于是,更为先进的AAG,就横空出世了。
它的结构如下:
AAG结构图
看起来清爽了许多吧,一下子从粗放型升级到了精密型,让人不禁啧啧称叹。然后乙方,也就是GA通用原子公司,列出了AAG的优势:
- 更高的拦阻效率;
- 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和更少的维护人;
- 更多的适配机型(尤其是小型飞机);
- 更低的能耗、重量;
- 自我诊断。
这不就是甲方日思夜想的嘛!好了,开工吧。
万事开头难,AAG刚出生不久,就被煽了一个大嘴巴。2012年,乙方在测试中发现,他们设计的核心部件之一——卷水机,相当于减速机,因为无法承受超出预期的巨大外力,而导致内部叶片发生断裂!话说,这种问题不该在这个时候才暴露出来吧。
也好,那就亡羊补牢呗。但没想到,这一补就是4年,直到2016年才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时间是长了点,不过还是应该庆幸,没有把整个方案都否掉。
好容易熬到了上舰,没曾想,虽然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后面的时刻,将更加黑暗。让甲乙双方都感到无力的那种黑暗!
2018年海试的时候,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AAG的储能电容坏了,修了整整7天。坏了换一个就是了,才多大点事,不过这个AAG为啥要配储能电容呢,难道它还用来发电不成?嗯,还就是这么个事儿。当初在设计时,甲方姥爷就说了,十几、几十吨的飞机降落,那么大的动能,不回收也太浪费了,有悖于环保精神嘛,然后大笔一挥,乙方就把AAG与弹射器的储能连起来了。5合1,棒棒哒。
之前也说过,这个逆变器是4条弹射器共用的。它已经不堪重负,再加个AAG,不出事儿才怪!那个电容,就是这么坏的。所以,AAG的病根儿不在于什么电容不电容,是在逆变器上。而逆变器的问题,也不在它管得太多忙不过来,问题在于为什么要管……乙方可能还在装糊涂,但甲方终于明白了,都是交流惹的祸,都是交流惹的祸啊兄弟们!
还有救吗?没有,至少目前还没看到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甲方的脑袋嗡嗡响啊,要炸了!
如此先进的AAG,它一定很贵吧。没错。不过,我没有查到具体的费用,只查到2个数字:一个是GA开发了3套AAG,1套在福特号上,另外2套用于地面测试和训练,这3套系统从2019年到2024年的升级、测试、培训等等的预算总额,是7.5亿美元;另一个数字,是给PANG的外销合同,2套EMALS+1套AAG,总额13亿美元。大致估算一下,一套AAG没个3亿美元恐怕是下不来的。
即便如此,只要物有所值,那么贵点也能忍,但问题是,乙方对AAG的问题,显然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什么时候能改好,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了。因此,早在2016年,甲方就有眼尖的人,要求停止AAG的研发,改为升级Mark-7。这个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因为很显然,Mark-7的可靠性经过了几十年的考验,比一个不受控制的无底洞好了不知多少。
可问题是,没有安装Mark-7的空间。
所以现在,已经建成的福特号只能硬撑着,肯尼迪号只能傻等着,一起祈祷乙方能早点把问题给解决了,而老三企业号,还有退回到Mark-7的希望……加油吧,奥利给!
最后,想问个问题。对于当前的福特号来说,平均每降落48次,就会造成一次重大故障。那大家说,是飞行员的压力更大,还是甲板人员压力更大?或者,是甲方的压力更大?
我想乙方应该没啥压力的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