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韶指挥部创新帮扶机制乘势而上,锻造对口帮扶的硬核力量

仅用三天时间建成韶关首条口罩生产线;东莞帮扶的209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4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0年,东莞韶关对口帮扶指挥部(以下简称“莞韶指挥部”)坚持“韶关所需、东莞所能”,创新“1+N+1”帮扶机制,围绕产业共建、脱贫攻坚、全面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锻造莞韶对口帮扶的硬核力量,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交出亮眼答卷,实现新一轮帮扶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战“疫”:三日建成韶关首条口罩生产线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能否守住广东“北大门”,是对韶关的一个严峻考验。当时,更为严峻的是,韶关防疫物资紧缺,买口罩的人排起长龙,一“罩”难求,而且韶关全市没有一条口罩生产线。

走马上任不久的韶关市委常委、副市长、莞韶指挥部总指挥罗晓勤主动请缨,向大后方——东莞寻求支援。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悉情况后立即批示,予以支持。

走访对接企业,反复洽谈协商,终于敲定一台口罩生产机。罗晓勤回忆,口罩机谈妥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又迅速安排周曦、谢威荣两名东莞干部押车,连夜将口罩机运往韶关始兴。

2月3日凌晨,口罩机运抵目的地。鞍马未歇,工作人员马上安装口罩机并进行调试,仅用3天时间就协助韶关建成首条口罩生产线,于2月5日生产出首只N95口罩。

随后,莞韶指挥部还促成始兴、乐昌等地口罩生产线相继投产,实现韶关口罩日产量从零增至200万只,确保群众不预约、不限购就能买到口罩,受到韶关干部群众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

口罩机从东莞星夜运抵韶关,莞韶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提前分批返岗,迅速协调东莞的部门和镇街及韶关方面力量,筹集5000支额温枪送至防疫检查点,捐赠价值近600万元的防疫物资,助力韶关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进入复工复产阶段,莞韶指挥部在抓好疫情防疫的前提下,针对多家韶关当地企业因东莞上游企业未复工导致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不足的情况,迅速与东莞的14个镇街沟通,达成“两个优先”,即相关镇街优先协助企业复工复产、东莞企业优先为韶关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确保两地相关企业100%复工复产。

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莞韶指挥部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省8个对口帮扶指挥部中唯一受表彰对象。

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战“贫”:209个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驻村第一书记刘杭觉得:“这一年过得特别快,我把一天当两天过”。

刘杭是东莞清溪中学的一名老师,2019年5月开始任韶关乐昌市坪石镇灵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努力下,灵石坝村提前一年达到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标准。在2020年,他又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忙碌着。

像刘杭这样派驻韶关的东莞扶贫干部有273名。他们扎根扶贫一线,为贫困村引产业,为产品找销路,为贫困户增收想对策。在他们的努力下,产业扶贫项目有了规模,就业扶贫多了出路,消费扶贫多了销路,许多帮扶项目不仅帮助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还为当地留下了持续“造血”的产业。

韶关市委副秘书长、东莞驻韶关扶贫工作组组长黄力平介绍,从2016年开始,东莞对口帮扶韶关209个贫困村,逐步形成“产业+就业+消费=脱贫”的帮扶模式。截至目前,东莞帮扶的209个村、8708户23967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与韶关一起在全省率先100%达标,为韶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东莞力量。

扶贫要扶根,“输血”更要“造血”。产业、就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罗晓勤表示,要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做好产销对接,提升贫困人口致富活力和发展后劲,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扶贫车间

产业共建:超额完成2020年度目标任务

战“疫”、战“贫”、产业共建,是摆在莞韶指挥部面前的“三道课题”。如果说,莞韶指挥部交出了战“疫”、战“贫”优异答卷,那么,产业共建也同样亮点突出。

过去一年,莞韶指挥部树牢主业意识,充分发挥“一园一城十组团”平台作用,创新帮扶模式,从“七组团”的1.0模式、“十组团”的2.0模式,升级到组团“1+N+1”、园区“2+2”帮扶的3.0模式,协调开展交流60多场次,有力促进产业共建的覆面扩大、成效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4个、投资总额292.7亿元,新开工项目127个,产业共建完成投资14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第三轮莞韶对口帮扶的关键之年。

罗晓勤表示,莞韶指挥部将全力实施“平台载体拓空间、招商引资重提质、项目推进抓提速、民生发展求实效、脱贫攻坚促衔接、提升素质优作风”等“六大行动”,大力打造“十、万、亿”工程,力促产业与民生发展齐头并进。

“十”,就是做大做强做优近20个平台。加强产业孵化、科技创新、配套服务等平台运营管理,重点发挥新建成的装备园综合服务大楼、污水处理厂、液压件工业园、表面处理中心、双创中心二期、印雪酒店、香樟公寓等10多个平台作用,协助做大做强莞韶大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创新创业基地,力争打造一批产业孵化平台和优质服务平台。“万”,就是拓展园区土地万亩以上。加大土地收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等工作力度,力争启动拓展园区用地1万亩以上。“亿”,就是力争全年共建园区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投资20亿元以上。

罗晓勤表示,莞韶指挥部将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助力韶关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推动两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格局。

文字:林朝丰 通讯员:王松平

摄影:王松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