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一驾驶员被车辆升降尾板挤压致死,事故原因公布!

今年3月5日,

福田区北环大道靠近香蜜湖立交附近,

发生了一起车辆机械伤害事故,

造成一人死亡。

车辆驾驶员张某被液压升降尾板板面挤压致死

福田区应急管理局于近日在官 上公布了

“3·05”福田区北环大道死亡事故

调查 告。

该起事故符合生产安全事故的基本要件,

定性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

2019年3月5日11时许,张某(死者)驾驶粤B326ZG车辆在北环大道由西往东行驶,行驶过程中车辆尾部的液压升降尾板水平打开。

11时23分许,张某驾车行至香蜜湖立交附近,将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后张某从驾驶室下来到车辆尾部查看车辆升降尾板期间,打了一个电话(经查该电话联系人为深圳市宝安区宝创汽配商行法定代表人朱某)。电话结束后,张某进入驾驶室自行拿着随车工具箱钻进车尾底部对液压升降尾板液压装置进行修理。

11时35分许,车辆液压升降尾板因故突然水平下落,张某被压在升降尾板下方。16时40分许,巡逻至此的福田交警大队人员发现粤B326ZG车辆停靠在应急车道,且驾驶室内无人,巡查发现张某压在车尾液压升降尾板下方且已死亡。

直接原因

张某(死者)安全意识薄弱,在维修涉事车辆液压升降尾板时,由于操作不当,违规冒险作业,造成液压升降尾板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突然溢出,液压升降尾板的举升系统瞬间失效,导致升降尾板非正常下落,将正在尾板下方进行维修操作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驾驶员张某(死者)挤压致死。

通过调取事发路段监控录像,涉事解放牌厢式货车在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过程中,液压升降尾板处于水平打开状态。

间接原因

深圳市泰美生贸易有限公司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未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如实记录《车辆技术档案》等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履职不力,未及时发现并消除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

注:涉事车辆的液压尾板生产厂家为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尾板型号为 YT-QB15/155-QL,参数及结构示意图

事故相关人员责任认定及处理建议

★张某(死者)安全意识薄弱,在维修涉事车辆液压升降尾板时,由于操作不当,违规冒险作业,造成液压升降尾板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突然溢出,液压升降尾板的举升系统瞬间失效,导致升降尾板非正常下落时将正在尾板下方的进行维修操作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驾驶员张某(死者)挤压致死,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鉴于其在事故中已经死亡,建议不予追究其责任。

★纪某,深圳市泰美生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系该企业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履职不力,未及时发现并消除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建议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依法进行处理。

此次事故的发生,

充分暴露了道路货物运输行业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为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特提出以下整改和防范措施。

事故防范和整改建议

1、加强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规范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经营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道路货物运输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力加强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面排查道路货运企业在制度建设、贯彻落实、资料归档等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依法依规督促企业按时整改消除隐患,全力防范和遏制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全面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违规经营行为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督管理职责,要全面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违规经营行为,对维修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在取消机动车维修许可审批后,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和行业标准的建设工作,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督促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维修业务,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3、进一步落实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该事故情况通告各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企业,要求各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企业务必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道路货物运输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驾驶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按照“一车一档”要求做好车辆维修、保养和检测,及时登记有关信息,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运营;做好安全生产专项经费计划并规范使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足额投入,并确保用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防“三超一疲劳”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 GPS 监管监控,确保人、车、环境始终处于安全平稳运行状态;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演习,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