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不行?那就再来一炮!

今年的3月19日18时10分,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段佛母洞锦绣索道停车场附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目前,五台山外线明火已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坏。

此次灭火任务中涌现了几颗“新星”——4门119毫米远程森林灭火炮。

据悉,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包括119mm灭火炮在内的整套灭火系统,这是它第二次参加灭火实战任务。

去年,即2019年3月29日13时30分,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郭家坪村附近发生森林火情,次日中午,山西北方机械公司接到灭火命令后,紧急抽调55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携带8门119毫米超远程森林灭火炮和172枚灭火弹药,于3月31日9时到达火灾现场配合当地消防部门灭火。

4月2日10时许,灭火炮首次开炮压制火势,共发射13发炮弹,与空中、地面其他灭火设施协同作战,阻断部分火源。4月2日20时30分再次开炮,经过50分钟左右的射击,打出24发炮弹,一举打灭200米长的一条火龙,有效压制火情。


01.灭火炮是何方神圣?

这些文字里又是灭火炮、又是灭火系统,好混乱啊!别急,我们慢慢看。

这款名为119远程森林灭火炮的灭火装备是中国最新军民融合的科技产物。由山西北方机械公司研制。

根据百度百科对“军民融合”的解释,用军事技术服务民众、保卫社会财产正是军民融合的一大发力点。

从外观上,也不难发现灭火炮的民用倾向:基本保留了83式122mm榴弹炮的液压制退和复进机构,但炮管长度明显缩短,另外也取消了原来的火炮防盾。

意思就是,防御啥的根本不重要,又不是上战场对射。

02.灭火炮如何工作?

炮作为军用武器,通过抗战电影,大家想必已经颇有见识了。有个词叫做“压制火炮”, 上是这样解释的:

没错, “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就是一种压制火炮。

由于压制火炮射程远——通常以“千米”为距离单位,所以开炮的人不可能独立打击目标,他常常需要火力观察员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一次性的,还包括试发射效果的反馈、更正参数等。

总的来说,早期的“炮轰”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对于追求效率的我们来说,简直麻烦至极。当然,解决之道我们也听说过: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

这时我们可以便可理解“灭火系统”一词。因为除了灭火炮,其他配套设备——侦察车、弹药车、无人机等——也一应俱全。

所以,我们可以回答:灭火炮发挥作用需要各人员、设备的协同配合。

03.灭火炮有什么创新?

灭火系统的应用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

据观察者 道,这种武器的投入实战在世界灭火历史上都具备开创先河的意义。

此前美国曾计划用美军退役的155毫米榴弹炮配合无人机监控系统来执行这样的任务,但没有实现从图纸走向现实。中国这次灭火系统的实战,为世界各国面对森林火灾的扑灭和预防都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路。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分别是:

·干粉灭火

·纸质弹壳

干粉虽然有不少类型,国内已经生产的产品有:磷酸铵盐、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等。

一个学过化学的高中生立马就能判断,这些东西人畜无害:碳酸氢钠你是小苏打、氯化钠是食盐、氯化钾是医院常用的的一种电解质平衡调节药,就连最陌生的磷酸铵盐也是——复合肥!

请忽略广告

这些喷射的粉末,浓度高,颗粒细,盖在固体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同时析出不可燃气体,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火焰熄灭。具体的数据是,一炮可以覆盖20多平方米,射程是8千米,炮弹还能能快速连续发射,效率惊人。

最后,选用纸质弹壳也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其在炸裂后不会污染环境。

04.还能干嘛?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超过10层或高过24米的建筑越来越多,除了必须考虑的预防措施,在高层火灾确实发生后,及时减少损失也很有必要。

高层建筑

射程达到8千米的灭火炮或许可以在高层火灾中发挥一定作用

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各类军民结合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更多的先进灭火装备都将出现火场一线,为减少消防员的伤亡,有效扑灭火灾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