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中国石油这一“勘探重器”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列展)

威猛硬朗的车身,宽大厚重的轮胎,精密稳定的振动液压系统……,由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作为国家科技部推荐参展的中国石油唯一技术装备,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室外展区精彩亮相。车前的宝石花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0月2日、6日,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分别登上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联播》栏目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登上央视《朝闻天下》《新闻联播》栏目)

作为中国石油2021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继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之后,又一次获得了在国家平台展示的难得机遇与殊荣,充分展现了石油行业践行总书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实践,集中体现了石油人坚守能源 国初心、勇担科技强国使命、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豪情壮志。

自主创新,从蹒跚学步到跨步前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控震源是靠液压驱动产生人工地震波的一种车载震动源,石油物探就是利用它产生的地震波探测地下地层、发现地下油气藏,是石油勘探领域最重要的核心装备之一。作为高效、安全、环保的勘探装备,可控震源引领着陆上绿色勘探的未来。目前,只有中国、美国、法国可以自主完成可控震源的设计与制造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口可控震源。为了打破依赖进口的局面,1982年,东方物探铆足一股劲儿:一定研发成功国产可控震源。1986年,国产可控震源研发取得突破,填补了大吨位可控震源的技术空白,也开启了国产可控震源工业化应用的大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砥砺四十载,历经三代技术研发人员的不懈奋斗,东方物探相继研发成功KZ-7、KZ-13、KZ-28、KZ-28LF、LFV3、EV-56等震源,国内可控震源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到创新制造的求索历程。在物探核心装备国产化的征途上,国产可控震源加速奔跑、弯道超车,闯出了一条从跟跑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之路。

领跑行业,开启高精度地震勘探新时代

(2021年10月23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期间参观EV56)

在石油勘探领域,地震勘探精度首先取决于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品质,满足绿色、高效、低成本等勘探需求的大吨位、宽频带、高精度可控震源,一直是国际地球物理行业研发的热点和难点。

在国家和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东方物探持续加大装备技术研发攻关力度,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率先突破低频地震信号激发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推动我国可控震源装备技术全面升级换代,开启了全球低频勘探的先河。

2017年,东方物探成功研发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它包括高精度可控震源技术和高精度可控震源结构2大系列5项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将低频地震技术和高精度地震信号完美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激发信号从3Hz~100Hz拓展到稳定的1.5Hz~160Hz,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从低频向宽频的跨越。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总体性能领先国际同行整整一代,被称为“建立了可控震源行业的新标准”,更是“高品质地震数据之源”,成为代表中国石油综合装备技术实力的核心利器。

规模应用,“国之重器”助力找油找气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大沙漠区作业)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规模化应用的宽频地震信号激发源,截至2021年,已累计制造130台,先后应用于国内外百余个勘探项目,为高精度、高效率、安全环保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推动中国石油深层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在准噶尔盆地,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全面替代炸药震源,实现了绿色地震勘探,更高品质的物探成果也为发现玛湖凹陷10亿吨级特大型油田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凭借宽频技术优势,促成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加纳等海外项目中标超亿美元,在树立一系列行业标杆的同时,也成为东方物探铸就硬核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山地区作业)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