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强富美高”标杆城区,是常州市天宁区的孜孜追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三五”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天宁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瞄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天宁人交出了一份幸福答卷。
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成立于2019年6月的常州汉韦聚合物有限公司,突破了当前光伏封装胶膜用聚合物原材料和制备工艺,创制出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膜SPO和大尺寸显示器全贴合封装膜LEI两大核心产品。
目前,企业年产1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和高清显示器封装胶膜的10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今年,企业在荣获“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成长企业组一等奖,入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后,又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华立液压、纺兴精密、江苏怀业、仁千科技、视博云信息……一个个行业“小巨人”的创新发展之路,精彩演绎着创新强区的成长之路,全力推动天宁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
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天宁地区生产总值迈过800亿元新台阶,工业亩均税收位居全市第一;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加值占比稳居全市第一……
此外,获批全国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创成全市唯一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天宁经济开发区入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实现了一批“第一”“唯一”。
创新发展为天宁注入强大动能。进入新时代,天宁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积极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和区委“3511”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志存高远 务实笃行”的天宁精神特质,聚力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民生至上,推动共同富裕
村民李德坤67岁,是黄天荡村第一代蟹农,养了33年蟹,从当初的亩均收益2000元,增加至如今的5000元以上。
获评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的黄天荡村,已有30年的养蟹历史,黄天荡蟹农由最初的15户增加到现在的600余户。今年9月16日下午,央视《丰收中国》特别节目组直播连线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丰北村,为这里的黄天荡清水蟹“打CALL”。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天宁区系统开展33个老旧小区改造,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3.5亿元,份额位列全省第一。投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3台,数量全市最多。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天宁区全面重塑龙游河生态品质,变“就水治水”为“系统治水”,打造了“水清、路通、景美、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区亲水新样板。中吴大道天宁段大修全面开工,建成4条精品道路,竹林路、翠竹公园华丽蝶变,成为近悦远来的“ 红打卡地”。
这些年,天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推动共同富裕,既保障好百姓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也重视解决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
美丽天宁,改变生活环境
8月,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评选结果揭晓,天宁区查家湾片区生态修复案例成果入选,荣获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矿山生态修复类)”。
如今,查家湾村环绕舜过山,布局“一山一环两 四片十大景点”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河道治理、路 提升、环境治理,成为长三角的生态景观 红打卡地。
天宁把舜过山这座“矿山”变成了“青山”,把“危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彻底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带动了休闲旅游产业,为推进长三角区域城乡融合发展作出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天宁样本。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一直是天宁区委区政府的执政理念。围绕“拆违、消危、畅行、增绿、保洁、清水、扮靓、补缺”八大核心任务,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一体推进沿河、沿路、沿生态圈绿化建设,建设幸福河湖、守护洁净蓝天、保卫一方净土。
环岛路绿了、龙游河清了、竹林路美了……天宁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空气优良率逐年提高,新增绿化面积6000亩,区域环境质量由局部好转迈向整体提升。
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图书、奶茶、餐饮、桌游、剧本杀、乐高拼图统统都有,阅读分享会定期开展……步入“秋白书苑”桃渚店,映入眼帘的是眼下最流行的书店模式——通过交互式学习,将阅读融入生活,打造沉浸式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
今年9月下旬,“秋白书苑”桃渚店正式挂牌,将店内原本3000册的藏书量拓展至1万册。除了开展学生课外阅读和朗诵比赛、居民亲子类阅读等活动,每月还将定期开办“党群交流日”“经典共读时”“文化共享月”等各类主题活动,将文明实践、文化熏陶、爱心公益等睦邻服务普惠到周边群众中。
在天宁,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高,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特色创建活动,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入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十百千”示范工程,打响白扬轩、青果电台等品牌,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治理也变得简单。兰陵街道开设民情茶座,大家边喝茶边发表意见,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寻求解决办法,棘手的问题往往在谈笑间就有了合适的答案。
建设“强富美高”标杆城区,天宁已经踏出先行者的脚步。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市民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