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的
主跨千米级长江特大桥
宜昌市伍家岗长江大桥主塔封顶
标志着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
桥梁“造塔机”完成首秀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
主跨1160米悬索桥一跨过江
155米主塔刷新宜昌江域桥梁高度
桥梁“造塔机”
系“整体式自适应智能顶升桥塔平台”
▲主塔封顶仪式
让我们一起揭秘桥梁“造塔机”
桥梁“造塔机”
整体式自适应智能顶升桥塔平台具有一键启动、同步顶升、自动调平、实时监控、安全平稳、精准高效等优点,通过“整体式”“自适应”“智能化”等技术优势,摆脱了桥塔施工长期依赖液压爬模体系的行业现状,极大提升了桥塔施工安全、质量与效率。
自2018年9月21日首次顶升以来,平台顺利顶升68次,共浇筑混凝土11987.1立方米。
整体式
如履平地安全无忧
“造塔机”自重约120吨,加上施工材料和设备等共重140吨,由分设在四个角的长行程液压荷载100吨的千斤顶提供爬升动力,相当于汽车的“全时四驱”。
“造塔机”施工时犹如高空攀岩一般,其上、下两个支撑架系统就像人的双脚,平均5天顶升一次,顶升高度4.5米。
平台采用整体框架结构设计,可抵御10级大风;承载能力更大,顶升作业更平稳,可实现“整体无感顶升”;施工环境更安全舒适,让桥塔高空施工如履平地。
自适应
以静制动变换自如
伍家岗长江大桥主塔底粗顶细,塔柱截面连续内收,四个面均有角度变化且互不平行,表面有装饰条且变化不规则。
为适应桥塔结构变化,桥塔平台将支承选在塔柱角部,选取“不变”的角线作为爬升轨迹,巧妙结合弧形角模进行承力件设计,并自带导向槽,能满足倾斜构造自平衡爬升要求。
同时,桥塔平台框架结构单元间设计了随动连杆、可伸缩滑移梁装置,使框架在保持整体性的同时,能适应连续内收的塔柱截面而变换自如,适应性显著增强。
智能化
综合监控一键操作
看似笨重的造塔机其实十分智能,操作人员只需要按下启动键,4个千斤顶同步顶升,关键受力点的智能芯片连接电脑,自动监控荷载、尺寸等参数,一旦高度误差超5毫米,系统就会 警且“罢工”。
风向、风速、温度、水平度、垂直度、应变度等数据实时监测连接到主控中心,系统自动存盘,相当于“黑匣子”。项目研发手机APP,远程实时监测并控制平台运行状态,为其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采取PPP建设模式,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实施,总投资额32.33亿元,系中国建筑首座主跨千米级长江特大桥,是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确定的湖北省19条过江通道之一。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宜昌城区中环闭环,内中外三环真正成形,有效缓解宜昌城区过江交通压力。同时,对于实施国务院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