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首个气盾坝安装完成!“夜游锦江”将实现猛追湾码头至合江亭全段通航

4月27日,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南门桥下游约150米处的老南门闸坝改造工程现场一片热闹,施工人员控制着两台浇筑设备,正在对新建的消力池进行浇筑。新建的消力池旁,主坝底板已建设完成,主坝低板上安置的一排金属装置,正是用于安装即将使用的气盾坝。

据悉,前期为保障成都市中心城区府南河(注:即锦江)水环境和水景观,成都分批建设了七座橡胶坝。当前,为了提供更为高效的水调节能力和水景观呈现,将对原有的7座橡胶坝进行拆除,新建四座气盾坝、两座液压坝及一座钢坝。

据闸坝改造工程施工方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刘芝端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闸坝改造工程中,二号桥闸坝改造项目水下工程已完成,其他闸坝改造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成都首个气盾坝安装完成

主、副坝配合,调水既安静又高效

比如,在非汛期,为了达到良好的水景观呈现以及保证下流水流量,一般会将坝体立坝。一方面,这样可以达到临时储水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造成“瀑布”的水景观效果。而橡胶坝,是通过向橡胶坝袋中充水和排水,来实现降坝和充坝,调节时间较长。气盾坝是利用充气气囊支撑盾板,在充坝和降坝上,时间是非常迅速的。“一般来说,气盾坝的充坝时间在30~40分钟之间,降坝约20分钟”

在气盾坝正式使用后,也将分为主坝和副坝相互配合的方式。“闸坝改造后,二号桥将使用主、副坝两个相对独立的坝体调节水流量。”刘芝端说,在非汛期,一般在白天会将主、副坝全部立坝,保证水景观的呈现。在夜间,会将副坝降坝,减小水落差造成的噪音。而在汛期,主、副坝将全部降坝,保证河道泄洪能力。

同时,在主、副坝建设时,还针对降噪进行特殊设计。其中,主坝采取了优化消力池结构和适当抬高尾坎高度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昼夜噪音。副坝设置有降噪廊道。

提升“锦江夜游”项目行船距离

4.5公里行船方案确定

实际上,闸坝改造工程的另一个重点,还在于配套实施的船闸改造工程。在二号桥闸坝改造工程现场,原本存在的船闸设备即将更换。更换后,二号桥也将具备行船能力。

据刘芝端介绍,船闸具备行船能力的工作原理在于,当船只从下游驶来,首先将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让船只进入闸室,同时打开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当闸室水位与上游水位齐平时,打开上闸门,船舶便可以轻松驶入上游河道。如船舶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