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轰炸机(英语:B-52 long-range subsonic jet-powered strategic bomber,绰号:Stratofortress,译文:同温层堡垒,通称:波音B-52″同温层堡垒”),是美国一型八发动机远程战略轰炸机。
B-52轰炸机用于替换B-36轰炸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由美国波音公司(Boeing )研制,于1948年提出设计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55年批生产型开始交付使用,先后发展了B-52A、B、C、D、E、F、G、H等8种型别,1962年停止生产,总共生产了744架。
B-52现役76架,仍然是美国空军战略轰炸主力,美国空军现在预算让B-52一路服役至2050年。这使得服役时间高达90年。美军愿意让B-52继续服役的其中一个原因是B-52是美国战略轰炸机当中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的唯一型号。
为了因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的武力扩张,美国空军的B-52常态性部署于夏威夷与关岛安德森基地;若中国与美国的亚太盟邦发生战事,美军B-52可飞抵日本琉球嘉手纳基地进行前进部署,以抗衡攻势上具有地利之便的解放军。
B-52细长的直筒形机身在在尾部逐渐收细,采用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设计。机身结构挠度很大,停机时首尾下垂约25毫米,致使蒙皮出现斜向皱纹。另外一种说法是加压舱段反复的增减压循环导致蒙皮出现皱褶,但这并不能解释机身中段非加压段的明显皱褶。机身横截面大致呈矩形,边角采用圆弧过渡以保证空气动力外型光顺。
B-47机则呈卵形,且机身中段有轻微的弧形过渡。相比之下B-52的机身要更便于加工制造和控制公差,并且矩形截面机身还能提高弹舱的有效容积。
后掠35度的上单翼具有6度的下反角,能够防止飞机在起飞时旋转。翼展185英尺,面积达到4,000平方英尺。机身中轴线上相对厚度16.2%,翼展25%处为10.3%,翼展57%处为9.4%,翼尖仅有8%。随翼展延伸有翼型变化,翼根处为NACA64系列,翼尖为NACA66系列。机翼结构充分具有弹性,翼尖可以向上弯曲6.7米、向下弯曲3米而无解体之虞。
地面空载时,机翼高度足够使支撑轮离地;而装满燃料时,翼尖高度降低达2.74米之多。翼下有足够净空高度,机翼内侧为挂载大型空地武器提供了宽裕的空间和强大的承载力,也使B-52能够充当航空抛投试验的优良平台。
XB-52和YB-52都安装8台普惠YJ57-P-3轴流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38.7千牛(3,950千克/8700磅)。8台引擎分4组安装在发动机短舱内,短舱依靠悬臂吊挂在翼下,突出于机翼前缘。内外短舱距离中心线分别为10.4米和18.29米。发动机前伸使机翼剖面重心前移起到防颤振配重作用,提高了机翼颤振临界速度,还能方便设置后缘增升装置。
发动机重力使机翼飞行载荷减少了10-15%。吊臂还能充当翼刀,有助于推迟失速并提供横向稳定。在垂尾严重受损的个案中B-52仍能安全返航,这与吊臂提供额外的垂直安定面积不无关系。
相比当时同样流行的翼根发动机布局,两者在阻力方面区别不大。但后者通常会加大翼根弦长,造成展弦比减少使升阻比降低。发动机吊舱布局缩短了进气道长度,总压损失小,这对于当时推力有限的喷气发动机很有现实意义,而且便于维护保养。同时减小了引擎火灾和叶片断裂直接威胁弹舱和主油箱的机会,还为机身内设置大型弹舱腾出了有效空间,由于省去了防火隔壁也相应降低了结构重量。
大量内部空间用于设置油箱,翼身载油量合计147,120升。为避免飞行中机身弯曲造成的渗漏,使用了软燃料囊而非整体油箱,燃料配平由副驾驶手动完成。
弹舱差不多占据了主起落架间整个机身下部空间,8.5米长1.8米宽,横截面基本呈矩形,内部显得十分简洁。平整的弹舱天花板同时也是油箱地板,两侧设有加强筋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液压对开弹舱门被设计成上下两段,其中下面板为三段设计。收起上面板可以提供额外的净空高度方便装载卸弹药,缺点是结构相对复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