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黑科技,能让你年逾古稀还有力气搬砖

丢掉按时退休含饴弄孙的幻想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延迟退休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唯一出路。

看看日本就知道了,自2016年Uber Eats登陆日本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送外卖的队伍,除了送外卖,几乎各行各业都能看见老年人的身影,就连工地上的重体力活,也有很多老人排着队应聘。

你也不用担心,到时候自己年老体衰无力胜任工作,为了让你到七八十岁还有力气搬砖,人体工程学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发外骨骼设备。拜这种高科技设备所赐,如今在日本工厂的装配线上,年逾古稀的老年工人不在少数。

汽车工业逐渐普及外骨骼设备

尼古拉斯·戈茨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名工人,过去6年,他几乎每天都忙碌在野马跑车的装配线上,主要负责拧紧螺丝的工序。

要完成这项工作,戈茨需要站在汽车底盘下方,将工业级电钻机举过头顶,才能把螺丝固定到车身框架内。这个动作,戈茨每天大概要重复500次,导致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腰肌劳损。

从去年开始,戈茨的动作变得轻快许多,也不用时不时弯腰休息,这是因为他穿上了一套特殊的工作背心:它的主体是一块金属背板,由两侧的肩带和腰间的环形臀带所支撑,与之相连的管状支架则从后背一直延展到双臂两端。

自2017年起,福特汽车公司与Ekso Bionics合作,在美国两家工厂测试新的工业用外骨骼设备“EksoVest”,一年后,外骨骼设备适用范围扩大至福特在全球的15个地区工厂。

像福特汽车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工厂装配线正在引进外骨骼设备。在加拿大胡士托市的丰田汽车工厂中,近200名工人使用Levitate公司的“Airframe”外骨骼设备来协助超声波焊接的检测工作,而宝马和波音的流水线上也有类似产品的身影。

Levitate 公司开发的“Airframe”外骨骼

在德国,奥迪也在英戈尔施塔特工厂让来自不同工艺环节的工人试用外骨骼设备。

“我们希望通过应用外骨骼设备,为工人创造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度劳动,呵护每名工人的身体,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奥迪外骨骼设备项目负责人温森特·卢迪慈说。

温森特表示,在工人弯腰取放零部件的时候,外骨骼设备尤其能够发挥作用,它可以让搬运沉重物料的工作变得更轻松。在外骨骼设备的帮助下,工人背部承受的部分重量会被分配到更加强壮的大腿肌肉上,背部的压力会因此减轻20%到30%,工人的搬运姿势也会得到改善。

此外,装配线工人也不会因为穿戴外骨骼设备受到身体活动上的限制,由于外骨骼设备采用弹性设计,工人可以像正常状态一样自由行走、转身甚至伸懒腰。

在试用阶段,奥迪工人使用外骨骼设备的时长,已从最初的每天两小时逐日增加为每日七小时。

老年人借外骨骼设备回归工作

欧美企业对外骨骼设备的热衷,既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也是为了避免工伤以及由此引发的医疗赔偿。

而在日本,也有很多企业致力于研发外骨骼设备,这是因为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需求——外骨骼设备不只可以让护工更轻松地抬起卧床不起的老人,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老年人继续从事体力工作。

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2025年,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年龄在65岁以上。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严重短缺,一方面是大部分老年人公共养老金不足,这促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回到工作岗位。

在日本,60?64岁老年人的就业率已从2013年的58.9%提高到2018年的68.8%,但这依旧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此,今年5月,日本完成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修正案大体框架,以确保70岁以下高龄者的就业机会。

Innophys开发的外骨骼设备

创立于1905年的轴承制造商Isoda也在逐步调整用工政策。十年前,Isoda开始和65岁以上的熟练工人签订一年一签的工作合同。目前,60岁以上员工已占到该公司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年过七旬的濑户已经在Isoda工作了近四十年,他打磨的轴承可以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在工作中,濑户常常需要站立好几个小时,同时还要保持全神贯注。

这样的外骨骼设备,已经被视作日本在老龄化时代必备的特殊工作服。松下子公司ATOUN也在2018年推出过两款外骨骼设备——MODEL A和MODEL Y。

当操作人员穿戴MODEL A作出搬运动作,即“举起—维持姿势—搬运—放下”,设备中的肌肉压力传感器可以分析穿戴者的运动状况,指挥马达带动齿轮运作,以增加人体力量。日本物流公司Ueda,就引进了MODEL A协助年迈员工搬运货物。

MODEL Y则更加轻量化,重量仅有前者的60%,重约4.4公斤,特别适合女性、年长者使用,适用于轻度搬运等工作。

看到这里,你觉得自己能逃离年逾古稀还要搬砖的命运吗?如果真的执着于按时退休享清福,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工作赚养老钱吧,因为退休后社保养老金不够开销将是大概率事件——就像日本金融厅今年6月初发布过一份养老 告:对于活到95岁的日本老年夫妇来说,如果不工作仅靠公共养老金支付各种开支,将出现2000万日元(约128万元)的资金缺口,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