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郑州举行。芝麻街1958双创园,作为主要活动的举办地,万众期待。
从郑煤机到芝麻街,遗存的历史基因中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里记录着上一辈的生活节奏,大厂房、梧桐树、龙门架、红砖墙……
让我们一同去寻找城市建设者藏在这里的日日年年吧!
片段一:麦田中的新生
资料图
资料图
1958年,随着机器轰隆声,郑煤机集团在一片麦田中扎根发芽,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们在钢筋水泥中抛洒着热血。
63年后,承载着一代人工业记忆的郑煤机老厂区再次唤起新生。
“芝麻街1958双创园”接棒曾经的工业辉煌,继续讲述着一段全新的郑州故事。
片段二:支架样式的迭新
资料图
资料图
在芝麻街入口处,是郑煤机集团研发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成为芝麻街的标志建筑。这是郑煤机2007年研发的国内首套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充满着科技感。
时间回到1964年,郑煤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道布森仿英自移式支架样机,轰动全国。
从郑煤机到芝麻街,支架样式的更新,新与旧的碰撞,跨越了60余载的传承与创新,当我们走进它,再叙工业文化……
片段三:梧桐树下
资料图
摄影 张为涛
1960年的夏天,在梧桐树摇曳的树荫下,厂门口的左侧映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人们骑着二八自行车赶着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晚饭,淡淡烟火气,很慢也很暖。
2021年的夏天,仍然是那排茂密的梧桐树,树下则是另一种模样,双创园的入驻企业员工在阳光下闲谈、喝咖啡,好不自在。
昔日的郑煤机老工业遗址,已经华丽转身为 红喜爱的双创产业园区和打卡圣地,最IN工业风、最潮高科技,应有尽有。
片段四:20世纪工友与21世纪的 红
资料图
资料图
在老郑州人的记忆里,“西郊”是郑州工业文明的摇篮。
在郑煤机上班的他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与外国友人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更新知识,不愿落伍、向最前沿的事物看齐是老一辈工人们的追求。
在芝麻街1958双创园中的中原设计谷内,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新人类”在全新的智慧空间中头脑风暴,打造创新创业的高地,重现当年老郑州人的造梦、造物的热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万物更替。
光阴滚滚,城市根深。从工业时代的热血拼搏到互联 时代的创新再生,从郑煤机到芝麻街1958双创园,延续昔日工业的繁盛记忆,以全新的姿态,成为面向所有人的乐园,同时也辉映出郑州这所城市发展的脉络,工业时代已成为历史,创意的火种在这里一直延续下去,绵绵不息……
策划:张新彬 辛晓青
统筹:赵 宁 李潇潇
文案:张思沛 袁连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