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射到宣布成功的4个小时里,西昌航天人在忙些啥?

北京时间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搭载着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20日2时21分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传来圆满成功的消息。4个多小时里,中心的许多岗位人员都在幕后紧张忙碌,全力以赴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9月19日22时07分,伴随着01指挥员皮水兵清脆的口令,火箭点火起飞。

▲火箭点火后,发射场远控大厅内,上面级指挥员陈攀开始了新的忙碌——时刻判读上面级数据状态,同时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上面级工作一切正常,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热温未散的发射塔上,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姚云第一时间带领平台岗位人员一层层爬塔架,检查每个平台操纵箱、摸排每个液压管路,确保设备安全。发射平台状态恢复后,他还会上吊篮,爬摆杆进行高空作业,确认活动塔对开大门、摆杠没有因为发射冲击造成损坏、变形。(资料图)

▲此时此刻,60多公里外的西昌指控中心,灯火通明。中心机系统负责人覃杰紧盯屏幕,对来自全航区的光学、雷达、遥测等40多台测控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观察分析测量信息和火箭发射轨迹是否异常,及时进行测控数据选优操作,推送给指挥员,防止异常数据干扰指挥决策和安控判决。

▲发射场测量系统指挥员宋文波,开始利用车载遥测系统,对火箭起飞阶段的前200秒进行跟踪测量,处理、分析和存档相关数据。虽然工作时长只有3分多钟,但是在发射前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试验文书学习、准备操作文书拟制、设备设施状态准备等各项工作。(资料图)

▲22时15分,通信系统工程师王峰正娴熟地操作通信设备,与此同时,他还兼顾任务通信 的数据传输保障任务,分析中心全部岗位音频、图像、气象等信息的输送通畅情况。

▲22时20分,火箭点火约1000秒后,应急数据处理负责人邹海彬,分阶段对基础级、上面级进行准实时处理与分析数据,同步用“大数据”思维分析比对历史同型号火箭发射数据,为指挥员提供精度更高、全面的数据支撑。

▲23时05分,在西昌指控大厅负责 络通信的工程师强帆,眼神中充满自信,她正在检测 络设备状态,确保西昌与北京、西安中心的数据正常传输。

▲9月20日1时20分,中心技术部测控协调工程师赖韬(图左)神采奕奕,来回穿梭于测控、通信、数据处理等各个机房,分别确认各系统状态,协商沟通解决各系统遇到的问题,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2时00分,操作手宋东骏、刘晓露正在进行高压配电保障例行检查。

▲2时20分许,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太阳翻版展开,西昌指控大厅掌声开始响起。工程师邹祎还顾不上庆祝,他要准确切换大屏画面,为任务宣布成功做最后的准备。

▲2时21分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伴随着大厅如雷的掌声,熟悉的大红屏亮起。

▲2时30分,欢庆的人群带着成功的喜悦陆续离去。担任此次任务指挥调度的王一雄依旧在岗位上,按照任务流程,他要进行最后的调度点名。

夜深人静了,西昌航天人的朋友圈被成功刷屏了。他们有的说“牢记嘱托拼到底,誓夺任务满堂红”,有的说“成功!创造更多中国奇迹”,还有的说“为中秋佳节献礼,再接再厉”……

“众星”举“北斗”,胜利贺中秋。今夜,默默奉献的每一名航天人都是“夜空里最亮的星”!

▋素材:王玉磊、梁珂岩、刘涛、王锐彬、马天龙、张立超、邹耀文


▋邮箱:ourspace0424@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