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介绍近代到当代的火炮、步兵武器和弹药基本知识,兼谈一战到当代的战史。
在G3自动步枪大获成功,成为西德国防军制式步枪之后,HK公司并未停止新枪研制,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场率先使用了M16步枪和5.56mm小口径军用步枪弹,开创了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先河,这给了HK公司很大的触动,萌发了在G3基础上将口径从7.62mm缩小到5.56mm,研发一种小口径突击步枪的计划。
HK33突击步枪,这是固定枪托的A2型,A3型为金属伸缩枪托
HK公司第一种5.56mm口径的突击步枪是HK33,它基本可以看做是G3自动步枪的缩小版,于1970年代开始生产,西德国防军没有装备该枪,主要用于出口。装备HK33的主要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有土耳其、阿根廷、智利、厄瓜多尔、泰国、缅甸等,一些国家还购买了生产许可权自行生产,这主要得益于HK系列步枪大量使用钢板冲压零件,生产工艺性较好,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滚柱延迟开锁机构加工要求较高的不足。
印度尼西亚也是HK33的用户
使用HK33步枪的泰国军队
2010年泰国镇压“红杉军”的照片,泰国军队的武器也是万国牌,近处跪姿的士兵用HK33,中间站着的士兵用M16A1,再后面那个是一支唧筒式霰弹枪,估计是为了发射非致命弹药,而背后的装甲车是中国的85式装甲输送车。
HK33还派生出一个短枪管卡宾枪型叫HK33K,枪管长度从390mm缩短到322mm,步枪的机匣、护木部分没有缩短,缩短的是护木前方外露的枪管,从外观上不难识别HK33K。
HK33A2(上)和短枪管的HK33KA3(下)
还有一种更短的型号是HK53,枪管长度进一步缩短到211mm,护木也缩短了。HK53的定位是类似AR步枪家族中XM177的地位,属于短突击步枪,取代发射手枪弹的传统冲锋枪装备特种作战单位。不过由于枪管缩得太短,这类短突击步枪几乎都存在枪口噪声大、后坐力大的毛病,是难以驾驭的狂暴野兽。
HK53短突击步枪,有时也称其为“冲锋枪”,但它发射的是5.56x45mm步枪弹
退役三角洲队员,“肉山大魔王”拉里·韦克斯(Larry Vickers)打一支HK53,枪口火焰和后坐力明显较大,大魔王还是资深射手,如果是菜鸟,肯定跳得更厉害。
在美军的M16系列获得巨大成功之后,HK公司考虑将M16步枪的一些特征移植到HK33步枪上,研制一种“M16化”的HK33步枪,最终的产物是HKG41突击步枪。
HK G41突击步枪
G41突击步枪的原理还是滚柱延迟开锁,枪械的整体设计结构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一些细节上刻意向M16靠拢,比如更改了HK33的弹匣插口,改为M16式样的直插式弹匣口,可通用M16步枪的铝合金弹匣。为了迎合M16步枪的操作习惯,G41还增加了空仓挂机,插上弹匣后可以像M16一样一按空仓挂机释放钮,哐一下弹回枪机推弹上膛。
G41使用类似M16的弹匣插口,可通用M16的铝合金弹匣,为方便提枪前进,还增加了一个折叠式提把。
机匣上方增加了一个可折叠的提把。关于这个提把,得批评一下HK公司早期的几款步枪:G3也好,HK33也好,都存在重心过分靠前头重脚轻的问题,在持枪跃进做战术动作的时候,无论是双手持枪还是单手握护木提枪都很不舒服,所以在G41上增加了这么一个折叠提把,提把位置接近步枪重心,这样提枪跃进时手可以握着提把,轻松一些。
G41的发射机构也更改了,有保险、单发、三发点射和连发四档,这是HK公司第一种有三发点射功能的自动武器,比MP5冲锋枪系列中增加三发点射功能的MP5A4、A5要早,后者是80年代开始生产的。还有就是G41在HK家族武器中首次使用图例来指代保险、单发、三发点射和连发,之前的产品都是用字母S(保险)、E(单发)和F(连发)表示。相比M16系列的保险/单连发选择杆,HK公司各种武器的操作杆使用更方便,转换模式时拨动角度较小,手不离开握把就能轻松操作,而M16系列的操作杆虽然就在握把上方,但转换模式时转动角度较大,都是90°甚至180°,比较费劲。
更让人觉得G41在模仿M16的地方就是G41步枪在抛壳窗后面也增加了一个辅助推机柄,位置比M16系列的辅助推机柄更靠前,相应地G41步枪的枪机框侧面也开有一道道纵槽,可以让推机柄头咬住一格一格往前推。按照HK公司的说法,他们设计这个辅助推机柄用途还真的是为了“静默上膛”,因为彩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滚柱延迟开锁原理有个缺点就是开锁阻力大,闭锁阻力也大,要可靠闭锁就不能手握着拉机柄慢慢推,必须把拉机柄向后拉到位卡入拉机柄槽缺口,装上实弹匣,然后用力拍下拉机柄,用复进簧弹力把枪机弹回去,但在隐蔽接敌的时候这么“哐”一下动静太大,于是就先慢慢释放拉机柄,待拉机柄卡住停下来之后,再推一下这个辅助推柄,推枪机走完最后一小段行程闭锁到位。
G41在抛壳窗后方增加了辅助推机柄,抛壳窗增加防尘盖
惨烈的翻车现场告诫军迷,万万不要沾染这种不懂装懂脑补胡编风气
G41突击步枪多处模仿M16,甚至和M16兼容弹匣,主要目的是想借M16成功的东风占领市场,分一杯羹。但G41的缺陷比较多,其机匣是全钢的,重量重,滚柱延迟开锁的缺陷它一个都不拉,全枪重心靠前头重脚轻,和铝合金机匣结构紧凑重心合理的M16比差很远,而且G41还老贵了,在当年单支采购价要1700美刀,那么贵的价格,却没有物有所值的性能,所以G41突击步枪最市场业绩惨淡:原本HK公司想把G41卖给意大利,取代意大利用了很久的伯莱塔BM59自动步枪,但最终意大利没看上,选了自家的伯莱塔AR-70/90;西德国防军被坑人的G11无壳弹步枪搞得不耐烦了,想放弃G11,曾经一度考虑过G41,但最终也没这么做,选了导气式的G36步枪,总之,G41的销路还不如同门师兄HK33。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