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航母舰载机秘闻

美国海军部“封赐”他为总指挥,却没提供一分钱试验经费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没多久,格伦·寇蒂斯就大胆而准确地预言:“未来的战斗将在空中进行。由于战列舰受到炮塔和桅杆的限制,战斗机不能从战列舰上起飞;战列舰离开飞机的保护,将被击毁。”其实,他不仅只是预言,竟然还真成就了一艘“雏形航母”。

1908年,是寇蒂斯的幸运之年。一天,他突发灵感,把一台40马力(29.4千瓦)的发动机安装到一架双翼滑翔机上,制成了一架模样怪异的螺旋桨推进式飞机,并为它取了一个与甲虫外形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六月甲虫”号。7月4日,在郊外的一座小机场进行首次试飞。这架“六月甲虫”号飞机也真给他长脸,竟以6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连续飞行了1分42秒,距离达1810米。这一成就,在当时的美国是万人景仰的,寇蒂斯也由此获得了美国航空俱乐部颁发的1908年度“科学美国人奖”。第一架飞机的成功,的确使寇蒂斯兴趣大增,很快他接连推出了几种性能不俗但模样有点怪异的飞机。

这年下半年,寇蒂斯又把自己的注意力由陆上改为海上,即把两个有利于海面支撑滑行的浮筒安装到“六月甲虫”号两个机翼的下方,并为它起了一个与海洋鸟类有关的名字——“潜鸟”。

不过,寇蒂斯此后的水上起飞试验却连连失败。尽管如此,他的一系列尝试仍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寇蒂斯一生中,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催生”了飞机和大型战舰的完美结合,也就是“雏形航母”的问世。

有一天,传来一则消息:德国人要在从汉堡到美国航线班轮的前甲板上搭载一架飞机,以加快邮件的投递速度,这事引起了美国人,特别是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的警觉。

他连夜闯到海军物资局局长家里,“ 告将军!德国人的举动将使我们产生巨大的被动!”他的情绪非常激动。

“有这么严重吗?!”局长显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不赶在德国人前面研制出航空母舰,我们的制空权就将彻底丧失。”

“好吧!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并禀告上峰!”

不久,钱伯斯上校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头衔,而且是美国海军部正式“封赐”的:“飞机在军舰上进行起飞试验的总指挥。”但上峰并没给他提供一分钱的试验经费。所幸的是,允许他调配使用停泊在弗吉尼亚汉普顿锚地的“伯明翰”号军舰,同意他进行飞机各种起降试验。

这下,钱伯斯上校可真犯了难,没钱咋办?下一步试验将如何进行?一连几天,他跑断了腿,连续会见多家公司的老板,请求他们出资完成一项“彪炳”美国海军史册的大事。但这个东西对于民营企业到底有何用?会带来哪些效益?无人知晓!

商人就是商人,谁也不肯干赔本的买卖!不过这回还算皇天有眼,一天钱伯斯上校接到了寇蒂斯的电话,说自己愿意提供一笔不用回 的赞助费,而且还可以提供一架飞机。他的理由很简单:自己对飞机上舰几乎到了痴迷疯狂的程度。

“太好了!”钱伯斯上校高兴地猛捶了一下桌子,手掌剧痛,这才意识到用力过猛。有了钱,他简直如鱼得水,马上打电话请寇蒂斯过来商量具体事项,同时考虑由他的学生,也是寇蒂斯公司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尤金·伊利,来承担今后的飞行试飞任务。

第一次舰上试飞,飞机就在离海面只有几米高度上蹒跚前行

钱伯斯上校决定先干两项事:一是改装战舰甲板;二是建造一架适合在舰上起飞的飞机。

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船厂,归钱伯斯上校调拨的唯一战舰——“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缓缓驶入。一些工程师和熟练工人蜂拥而上,又切、又锯、又钉、又焊……忙乎了好些日子。这天,只见前甲板上铺设了一个长25.3米、宽8.2米的木质起飞跑道。在跑道的起点,人们放眼望去,停放着一架称作“金鸟”的崭新飞机,这就是格伦·寇蒂斯免费提供的寇蒂斯式单座双翼飞机,用绳索牢牢地系在跑道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德国人多次调整计划,美国人决定抢在它的前头,提前试飞。尤金·伊利更是急不可耐,执意要求马上就进行试飞。幸亏,德国人太急于求成,由于准备过于仓促,发生了严重的坠机事故,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虽然跑道长20多米,但能用作起飞段的也就18米左右。为了确保试飞的安全,钱伯斯上校下令:每次试飞,“伯明翰”号巡洋舰均应以20节(30千米/小时)航速逆风行驶,为飞机起飞增加一定的相对速度。

1910年11月14日,经过改装的“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在3艘驱逐舰的护航下,驶抵美国东海岸汉普顿的锚地。这天天气十分糟糕,乌云压顶,雨中还夹着阵阵冰雹,能见度几乎为零。

一直等到下午3时,天气不仅没有转好,反而变得更加恶劣。伊利知道如果继续再等下去,天气也根本不可能好转起来,于是他果断地登上飞机,迅速启动了发动机,并发出起飞准备信号,此时巡洋舰才刚刚开始起锚。3时16分,伊利不断加大机上发动机油门,结果,还没等上峰发出飞机起飞的信号,“金鸟”飞机便在下倾5°的木质跑道上开始加速滑跑起来。可惜,由于滑跑距离太短,在脱离军舰的瞬间,飞机未能达到足够的起飞速度,越过舰首后便立刻掉了11.3米。“金鸟”飞机在海面上空飘浮着,机上的木质螺旋桨、轮子和浮筒几次撞击海面,差点被海水打坏。

伊利凭借着平时苦练的高超驾驶技艺,竭力控制着因螺旋桨受损而抖动不已的飞机。雨仍下个不停,能见度也变得更差,这更加大了伊利驾驶的难度。飞机就在离海面只有几米的高度上,蹒跚前行着。不久,他终于看到了斯皮特海滩,小心翼翼地让受损的飞机降落,胜利地完成了这段距离长达41千米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

起飞试验可谓“有惊无险”,不过结果还算理想。这下,钱伯斯海军上校高兴了,决定一鼓作气,马上进行飞机在军舰上降落试验。

防飞机冲出跑道装设挂钩 成后来航空母舰拦阻装置标准形式

因为有“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金鸟”号飞机的成功 道,加之各家 刊推波助澜的宣传,于是再进行飞机着舰试验似乎变得顺理成章。这次,钱伯斯上校也不用再像上次那样求爷爷、告奶奶,到相关部门申请完全没费太多的口舌,当局很痛快地予以批准:实施飞机着舰试验!

不过,由于有起飞试验舰甲板太短的教训,最后钱伯斯上校决定选择一艘块头较大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来试验。他先在舰的后甲板上铺设了一条长36.58米、宽9.75米的木质降落平台,降落平台四周加装了木质护板,以防止飞机着舰滑行滑到舰外。为了防止出现毁机事故,在舰的滑行坡道末端还加装了帆布拦阻 ,这样即使飞机冲出平台,也不致撞到上层建筑。

至于着舰试飞员,钱伯斯上校仍然点将尤金·伊利。此时的伊利似乎换了个人,虽依旧大胆勇敢,但对细节把关却很严:试飞前,他对整个降落平台全面、仔细察看了一番,他发现,首先平台长度有点短,其次没有设置制动器予以制动,弄不好很可能会冲出跑道。

“怎么办?”尤金·伊利犯了愁,危险性不小,但他又不想打退堂鼓。

“可以装两个挂钩!”周围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有一句话飞入伊利的耳中。

“对啊!可以装设挂钩。”伊利高兴地跳了起来,马上去找钱伯斯上校落实。

很快,“金鸟”号飞机轮架装上了两个挂钩,在木质降落平台沿横向铺设了22根用马尼拉麻制成的拦阻索,索架高出甲板30厘米;拦阻索两端分别系着一个23千克的沙袋,将拦阻索拉紧。飞机降落时,机身下方钩子只要钩住拦阻索中的任意一根,飞机滑跑一段距离后便会缓缓地停下来。这个简单而卓越的拦阻方式,成了后来航空母舰拦阻装置的标准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所不同的是,原来的沙袋由较复杂的液压制动器所替代。

试验开始前,又出现一点小波折。原本要求“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的着舰试验要在航行中进行,这样可以相对地降低飞机的降落速度。但“宾夕法尼亚”号舰长庞德海军上校告诉伊利,旧金山湾太拥挤,如果伊利坚持要在航行中的战舰上进行降落试验,那么,“宾夕法尼亚”号就得开到海湾外面的太平洋上。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在巡洋舰锚泊状态下进行试验,伊利也只好同意。

世界上任何一次伟大的试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老天往往会给它一点颜色瞧瞧。1911年1月中旬,正是美国海军决定飞机进行着舰试验的关键日子。加利福尼亚州的外海,始终阴雨蒙蒙。18日这天,天气略微放晴。尤金·伊利计划上午从岸上坦福兰机场起飞,并于11点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两地距离约19千米。伊利头戴一顶外形像足球的皮制飞行帽,胸部缠有两条自行车内胎,以代替标准的海军救生背心,因为穿海军背心飞行时感到很不方便。

就在起飞的前一刹那,他又接到一条不好的消息:旧金山湾的风逆着涨潮方向,“宾夕法尼亚”号舰尾正好迎着风,这意味着,他驾驶的飞机在舰上降落时,降落速度反而有所加快。但是,伊利顾不得这些了,他不愿再耽搁,立即爬进寇蒂斯式飞机座舱,一名技工转动了飞机螺旋桨,启动了飞机发动机。10点45分,飞机急速腾空,朝停泊在旧金山湾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飞去。

他沿着海岸线飞行,飞着飞着,天气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当距离“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大约3.3千米时,伊利把飞行高度降到舰甲板上方约30米,清楚地看到降落平台上整齐地排列着22根拦阻索。伊利对正改装的木质甲板,减小油门,开始降低高度,此时却突然发现,风向偏右,他当即修正航向,使飞机正对着风向,并及时关闭了油门,把寇蒂斯式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军舰上。机上的特制挂钩因飞机降落速度太快,只钩住了设置在舰上的22根绳索中的后11根;最后在这11根绳索两端沙袋拉力的作用下,“金鸟”号终于缓缓停了下来。这时飞机距跑道终端仅约9米。

“金鸟”号再次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壮举!前后仅隔两个月的时间,尤金·伊利先后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首次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驾机升空,首次驾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降落。一小时以后,尤金·伊利再度驾驶这架“金鸟”双翼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空盘旋一周后,飞往坦福兰机场。

尤金·伊利的“冒险”起飞与降落不仅开启了飞机上舰的标准模式,而且由此孕育并诞生了一种全新战舰——航空母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