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就要奔跑,圆梦就要奋斗。
2月18日,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时,省委书记刘家义@山东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是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殷期望。
山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各路英雄豪杰辈出。孔子、孟子、稼轩、清照、六姐妹、孔繁森……都是山东的形象代言人,山东大汉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新时代的山东,需要塑造新形象;新时代的山东,呼唤形象代言人。
不妨说,泰山挑山工应该是山东最有力量、最有说服力的形象代言人!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事关新时代山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殷切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泰山挑山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文学作品中,不乏把泰山挑山工作为描写对象的名篇。读读这些文章,“挑山工”的形象就会有一种如在目前的生动之感。
《挑山工》中,冯骥才先生遇到的是这样一位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黝黝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两人聊天中了解到,这位挑山工的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
冯骥才是大高个,身高一米九多,看着一般人都矮。这位挑山工看出了他的心思,给他解疑释惑,“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
除非挑着大物件上山,一般的货物,挑山工们都是单干。他们惯常的装备,非常简单,就是一根扁担搭肩上,扁担两头用绳子挂上沉甸甸的货物。上山的时候,一般走“之”字路线,这样转弯的时候能够换换肩,挑在前边的东西不会磕碰在台阶上,还能省些力气。不过,这样走,路程比游人上山会多出近一倍。
冯骥才在文章中写道,有一个自己感到特别奇怪的现象,挑山工们挑着重物,上山的速度好象并不比一身轻松的游客慢。眼看着把他们甩到身后,看不到人影了,转眼会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走到前边去了,以至于疑惑挑山工们是不是有条近道?还是挑山工一番话,帮他解开了这个大谜团,“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还真就是这么个理。
这也是这篇散文大家叫好的原因。不仅写得生动,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越品越有味道。选进课本后,《挑山工》一课的教案中,往往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这些要点:“学习挑山工认准目标,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从挑山工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美,含蓄的美。”“做事不应干干停停,三心二意,应该坚持不懈朝着一个目标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2019年1月2日,人民日 以整版的篇幅,刊发徐锦庚采写的 告文学《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纪事》,是描写泰山挑山工的又一佳作。这篇文章,文笔简练又极生动的为几位挑山工绘像,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开头即用白描笔法,勾勒挑山工的形象:肩负重担,脸淌汗珠,步履沉稳,目标坚定,一步步,一级级,不气馁,不懈怠,历尽艰辛,直达玉皇顶。
比如,文中写到的第一位挑山工叫陈广武,并把他称作“轮盘上的将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陈广武凭着经验和智慧,曾经指挥带领着百余人,先是把两吨多重的金属绞盘挑到山顶,后来又把重近四吨的索道液压缸成功挑了上去。挑运这些“大块头”上山,山路蜿蜒、狭窄、陡峭这些困难自不必说,用多少人、使用什么工具往上运,才是最大的难题。毕竟这不同于一个人挑东西,一根扁担就够了。陈广武创造性的琢磨设计出了“大架子”。抬绞盘时,用顺杠(竖杠)、由子(横杠)绑成井字形,固定住轮盘。然后,各个方向上再横穿竖搭,两人一组,四人一抬。杠的布局、绳的捆绑,都极为讲究,既要结实平稳,又要受力均匀,稍有差池,轻则压伤身体,重则盘毁人亡。到抬索道液压缸时,为扎大架,陈广武甚至一夜白头,才终于画出设计图来。
接下来看看令人震撼的挑山场面:一百五十名汉子,光着脊梁,呼啦而上,前端四十八人,后端六十四人,齐齐上肩,三十八人拉纤,打一声号子,往上登一步。
这样的场景,又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读着他们的故事,品味着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品质,会情不自禁多添几分敬意。
很多读者 上留言。 友“icihdlfgxf”感叹,“取来人民日 ,我看了这篇文章,并被文章中的人和事深深感动,是一篇好文章。其中不仅写了背山工的艰辛,写了他们的艰难困苦,我看更多的是反映了背山工的胸怀和豪迈。是一种勇挑重担,敢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奋勇拼搏,改变自己命运的宏伟篇章。我向这些可亲可敬的背山工致敬!虽然他们都是现实中的小人物,但我由心底佩服他们!”
另一位 友“pybbs”竟然还替挑山工挑上一段,“泰山挑夫是泰山最美的风景!一共登了3次泰山,每次都被泰山挑夫的精神震撼!第一次登泰山时,在天街上替他们挑了一段,登台阶时感觉每一步都很吃力,他们真了不起。”
给泰山“挑山工”点赞,大家都是真诚的。
职业可能会被取代,精神不可磨灭。
山东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门召开全委会、常委会进行传达学习,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2018年7月11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学习时 》第一版发表署名文章《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强调“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像泰山“挑山工”那样,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脚踏实地做好山东工作,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018年12月23日,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2018年12月27日,山东省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大会;
今年2月11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省又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
在这些会议上,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都是一个热词。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现在,山东改革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经明确,布局已经展开,关键就是咬定目标、勇毅笃行,一步一步把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山东正以前所未有的精气神,追梦新时代,圆梦新时代,谱写着新时代现化化强省建设的璀璨新篇,泰山挑山工就是最佳形象代言人!(于国鹏 王志浩 兰传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