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秋风怡人鼓舞创新,两业深融再谱华章。
10月11日,常州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深融发展大会在中吴宾馆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深融新智造、服务新中轴”为主题,通过开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牵手行动”、发布现代服务业云超市和为常州市级服务业专项荣誉授牌等环节,展现常州“两业”融合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图景。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调查中心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为大家带来了两业融合是十四五规划要义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分享。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调查中心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
活动现场,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清和中共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为常州市级服务业专项荣誉授牌,共计33家常州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单位获得荣誉。
“两业”深融 跑出常州智造加速度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常州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大力实施“532”战略。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融发展大会擘画两业融合鲜明主线,让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为奔赴物流驱动能级更强、三新经济动能更足、人才奔跑更快的新未来而助力。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清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清在大会上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江苏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202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10.27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占全国的9.7%,位居全国第二;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贡献份额明显提高,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2.2%;改革开放步伐全面提速,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他也提到,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对加快常州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落实常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常州立足产业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先行先试新生态。在2020年阶段性绩效评价评选出的51家排名靠前、工作初见成效的优秀试点单位中,常州的优秀试点单位占15.7%,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是我省本批试点中唯一一家区域试点。
常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林
常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林在大会上致辞。他表示,目前常州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广泛,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0%左右。同时,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需要通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激发新动能;6万家中小企业需要通过“两业”深融发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四大牵手行动” 锻造最强发展引擎
“四大牵手行动”聚焦两业深融,“协同作战”助推新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常州瞄准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产业和潜力行业,突出抓好规模实力优、带动作用强的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产业金融六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争先发展一批在全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开拓性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业态。
通过服务型制造转型行动、金融活水激活行动、数字赋能跃升行动和才智精英合作行动这“四大牵手行动”,一批制造业领军企业开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各类新型服务业态在常州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在活动现场,常州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34家领军企业进行了牵手仪式。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手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从“制造工厂”向“智慧工厂+总包服务”跨越,实现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升级;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常州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未来将开展全方位配套服务对接合作;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牵手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华联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工厂管理大师、5G+工业互联 、工业大数据平台、AI检验检测等新平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牵手,双向深度融合,以融合促转型、以融合提质效。
先进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硬核支撑”,两业深度融合是先进制造业的“二次飞跃”。“新融合 新模式 新业态——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大集”集聚常州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企业等一批优质企业,展现出了常州深融新智造,服务新中轴的现实图景。
构建“4+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近年来,常州先进制造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常州第一支柱性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智能电 、轨道交通和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产销增速均在10%以上。与此同时,与先进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高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十四五”常州服务业向上争取实现“开门红”,全市20个服务业项目获得省服务业专项资金6556万元扶持,列全省第二。
从投入产出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逐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提高1%,则制造业效率提升39.6%,“两业”之间正呈现出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
常州发改委党组成员丁剑
常州发改委党组成员丁剑主任在大会上解读现代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路径。她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常州服务业增加值先后迈过3000亿和4000亿大关,年均增速达到7.9%,高于全市GDP增速0.9个百分点。2021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27.3亿元,增速10.9%。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6%。她将常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高扬“跨界融合”的旗帜、坚定“老树新花”的勇气、凭借“无中生有”的精神和秉承“协同共生”的理念。 在“十四五”期间,常州服务业目标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左右、全市营业收入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20家、力争打造1个营收500亿级的集聚区、培育税收亿元特色楼宇20座。
常州夯实现代服务业先天优势,融合先进制造业之基,构建“4+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围绕夯实国际化智造名城的服务支撑,整合科技服务、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金融和商务服务,做强制造服务;围绕增强长三角中轴枢纽的服务功能,围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做优流通服务;围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服务需求,打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和社区服务,做精民生服务。
常州有着百年实业基因,常州,因“制造”而兴,由“智造”而名。乘势而上,推动两业深度融合、互促并进;全面起势,让探索与创新在这里携手并进,擦亮国际化智造名城,驱动长三角中轴枢纽。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