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冬奥到走入生活:送餐机器人已“十年进化”

在北京冬奥会上惊艳了众多运动员的送餐机器人正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为各国冬残奥会运动员提供了多种方便的服务。

培育市场:送餐机器人从人形到餐车

不少人都有“偶遇”传菜机器人的经历。

“春节聚会的时候去的饭店用机器人传菜,它每次把菜传到后都会唱一遍‘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提醒服务员上菜,我全程听了好多遍。” 友阿宅不爱吃海带说。“餐厅里的传菜机器人比服务员忙碌得多,哼着小曲四处奔波。” 友安小妹说。

早期的送餐机器人多为“人形”,后来演化成更为普及的“餐车”,经历了近十年的过程。

根据张江科投发布的文章,早在2012年,穿山甲机器人公司就成立了服务机器人研发实验室,但挑战也随之而来。服务机器人概念并未大规模兴起,进入这一领域的玩家并不多,可供参考的技术经验无从谈起,如何走出实验室并实现落地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而且整个市场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如何精准找到客户需求成为市场培育的关键。

对于为何进军送餐机器人,穿山甲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张利强表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餐饮业人力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并有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在这部分场景下我们机器人的效率要远高于人类。”

据了解,使用商用送餐机器人的商家最早能追溯到2010年济南的一家自助火锅店,但当时的机器人采用的是磁导航技术,机器人只能沿着铺设好的黑色磁轨运动,无法避障,甚至连后退都无法完成,只能沿着磁轨完整行驶一圈后才能回到出餐点,因此送餐效率不高,还可能出现故障。

从2012年到2022年,送餐机器人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按下加速键:疫情下送餐机器人火了

新冠疫情的出现给送餐机器人行业按下了“加速键”。

据统计,中国送餐机器人在2017年市场规模只有千万级,到2020年底,中国送餐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已经达11.6亿元,有机构预测2025年将接近150亿元。

融资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服务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超120起,其中过亿融资额超过一半,如擎朗智能D轮融资2亿美元、优必选科技C+轮融资19亿元、优地科技C2轮融资2亿元等。

36氪发布的《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 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赛道初创项目数量保持平稳,行业二八效应明显,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资本支持。根据鲸准数据库,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共收录4653个机器人相关项目。其中,种子轮至A轮项目673个,A+轮至C轮项目172个,C+轮至Pre-IPO项目22个,战略投资与并购项目472个,未融资项目3254个。

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总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比2017年增长一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20.2%。从市场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占比53%,服务机器人占比47%。

其中,属于服务机器人大类下的送餐机器人发展速度居前,根据餐饮大数据研究服务机构NCBD(餐宝典)此前的统计分析数据,2019年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2.2亿元,而2020年送餐机器人规模或达到12亿元左右,预计在2025年接近150亿元,届时送餐机器人在整体服务机器人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左右上升至10%左右,增长9倍。

挖掘刚需:补充服务人员转型留下的缺口

那么,当无接触配送不再成为刚需,送餐机器人还能“火”吗?

对此,普渡科技市场部总监郑志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送餐机器人研发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无接触配送只能算是这一品类机器人的用途之一。它真正还是需要解决餐厅服务行业在用人方面的难题,帮人类服务员摆脱高频、重复的机械劳动,到那时送餐机器人将会成为市场刚需。

“可以采用‘先租后买’的模式,即先租用尝试,如果想要购买直接补齐差价。一些机器人需要在天花板贴定位用的标签,另一些机器人则不用,购买后连上笔记本,我们远程操作即可。”一名经销商说。

前景展望:送餐机器人瞄准高频移动领域

“一些品牌餐厅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为节约成本也做了许多尝试,比如引入机器人,但传菜机器人的灵敏度不够高,只能用在非高峰的就餐时间。四个轮子的机器好造,但那只是机器,加入人工智能的机器才称得上‘机器人’。” 友歪Y子表示。

“无人配送机器人的关键是移动,移动就是跑腿。生活中哪些场景哪些人是在做跑腿工作,那就是这个行业的潜在市场。本着这个原则去寻找,你会发现餐厅里的传菜员需要高频地跑来跑去、外卖员和快递员需要高频地跑来跑去、医院里面的小护士需要高频地在定点之间跑来跑去、保安在商场里巡逻需要来回打转、清洁工做清洁工作也需要四处移动等。于是就会发现,高频的移动工作实际上非常多,并且这些工作是非常机械的、不需要创造性的。这些工作,实际上都是可以使用机器人的,也是我们未来会进入的领域。”池晓敏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