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是“肩袖损伤”还是“肩周炎”?不,可能都不对!

肩痛也是骨科常见疾病。很多患者每到凌晨2、3点钟就肩部附近疼痛剧烈,夜不能寐,必须起床活动,简直生不如死!

他们往往有这样的症状:

肩部或者肩关节附近疼痛、上肢抬举困难,夜间疼痛剧烈,需要起床活动后疼痛才能稍微减轻。天气变化或者吹冷风时疼痛会加重,热敷时会自觉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渐进性缩小,梳头、系文胸等活动困难,手摸不到背。

他们可能还伴有:颈痛、胸背痛、上肢酸胀疼痛或麻木、头晕、视力下降、心慌胸闷、怕冷,等等。

去看医生,有的医生说是“肩袖损伤”,建议肩关节镜手术修补。或者说是“肩周炎”,无药可医,回去自己修养、锻炼,过几年会自愈。也有医生说是“肩部撞击综合症”,需要休息和理疗。

鉴别诊断: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综合症、“肩周炎”

到底哪个医生说的对?

1、我们先来看“肩袖损伤”。

很多医生认为,“肩袖损伤”占肩痛患者的60%甚至更多。症状就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只是,他们认为,“肩袖损伤”患者,主动外展活动受限明显,但被动活动不受影响。是因为长期的肩关节活动、劳损,造成组成“肩袖”的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或肌膜损伤造成肩部疼痛。

支持他们做出这个诊断的非常重要的依据,是肩关节磁共振检查,会发现有程度轻重不等的“肩袖损伤”。

这个认识存在严重的问题。

  • 首先,肩袖损伤是肌腱或者肌膜组织损伤。我们受过伤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肌肉外伤后,静止状态下,受伤的肌肉不会有明显的疼痛。这也是肢体外伤后,需要给予加压包扎或者外固定的一个原因。只有受伤的肌肉产生收缩活动时,患者才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疼痛。也就是说,肌肉损伤的患者,动则痛,不动往往不痛。而我们的肩痛患者,恰好相反。
  • 第二,肌肉损伤的患者感觉到的疼痛,是钝性痛,而不是绝大多数患者那样的烧灼感痛或者是刺痛、麻痛感。肌肉损伤患者的疼痛,一般来说疼痛程度较轻,不会像绝大多数无明显外伤的肩痛患者那样,出现剧烈疼痛。
  • 第三,肌肉或者肌腱损伤以后,快则一两天,慢则2-3周,损伤的肌肉组织会自行修复,疼痛缓解。而肩痛患者,常常数月、数年之久肩痛剧烈、活动困难。
  • 第四,肩关节主动外展受限但被动活动无限制,并非只有肩袖损伤(确切地说是岗上肌腱断裂)患者才会出现,更多见的是因为颈椎神经损伤或者受到压迫。这个道理,如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神经损害或者压迫以后,会出现下肢疼痛、行走不利,医生检查时可能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 第五,“肩袖损伤”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岗上肌腱炎症或者肩峰下滑囊炎症。这部分患者,有个特征性症状:肩关节外展60-120度时会产生疼痛和无力感(即疼痛弧)。但0-60度和120度以上的活动区间无疼痛。二是岗上肌腱断裂。这部分患者,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基本上全部丧失,努力做主动外展活动时,会出现“耸肩”动作。只有这些肌腱断裂的患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肩袖损伤”,非肌腱修补手术治疗无法治愈。也只有这部分肩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不到肩痛患者的1%!
  • 所以,我们很多的医生朋友,对“肩袖损伤”的认识存在非常严重的误区。严格来说,绝大多数磁共振检查 告提示的“肩袖损伤”并没有临床意义。它既不是患者产生肩痛的原因,也没有治疗的必要。

    绝大多数的肩痛患者都深有体会:无外伤下,肩痛突然发病、疼痛剧烈,反复发作或者经久不愈。而很多很多做了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的患者,花了大几万块钱,打了很多钉子,可肩关节疼痛依然如故,没有丝毫改善!

    2、肩峰撞击综合症

    这个疾病,顾名思义,是组成肩关节的骨关节或者肌腱、韧带、软骨盘组织,因为反复的运动、产生撞击,造成肩关节的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锁关节或者胸锁关节等炎症、退变。

    同样的道理,这些关节或者肌腱组织的局限性炎症,只会在局部产生肿胀、疼痛和压痛,并不会产生广泛而剧烈的刺痛或者牵拉痛。非常容易鉴别。

    顺便一提:这些组织的炎症,运动损伤或者劳损只是其发生的可能原因,但未必就是正确的认识。我观察到的情况是,颈椎神经损伤才是产生这些组织炎症最大的可能。

    3、肩周炎

    “肩周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肩周炎”、泛指肩关节及其附近组织的无菌性炎性疼痛疾病。包括肱二头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岗上肌腱炎(肩袖损伤的一种)、肩锁关节炎、肩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关节粘连等疾病。狭义的“肩周炎”特指肩关节粘连。我们通常说的“肩周炎”即肩关节粘连。

    某种意义上说,“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综合症,都是广义的“肩周炎”。

    通常认为,坐姿不当、长期低头造成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滑膜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以及受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是肩关节粘连即“肩周炎”产生的原因。

    肩关节粘连即“肩周炎”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及其附近部位疼痛剧烈,肩关节主动活动很困难,各方向被动活动程度不等的受限,尤其夜间疼痛明显。

    这和文章开头提到的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一致的。

    但是,患者肩痛和活动困难并非是因为肩部肌肉等组织的劳损或者感受风寒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损伤,以及颈椎病日久,继发肩关节无菌性炎症和粘连。也就是说,“肩关节粘连”存在两个问题:颈椎神经损伤和肩关节粘连。

    这才是绝大多数患者肩痛和活动困难的原因!

    因为颈神经损伤的存在,所以患者肩关节并且不止于肩关节剧痛、活动困难。因为神经损伤的存在,所以患者才会有刺痛、麻痛、怕冷、肢体麻木、胸痛或者背痛等症状的存在。

    这里也存在两种情形:

    1、患者肩关节周围剧痛,夜间痛明显。肩关节主动活动困难,但是不存在肩关节“疼痛弧”现象;固定患者锁骨和肩胛骨时,被动活动肩关节无受限。

    这些患者,即不是“肩周炎”,也不是“肩袖损伤”,而是颈椎病!

    颈椎病!颈椎病!颈椎病!重要的诊断说三遍。

    颈椎病引起肩痛,大约占肩痛患者的60上下。很多医生以为的“肩袖损伤”,真正的问题就是颈椎病。颈椎病引起肩关节疼痛,道理就像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大腿、小腿、髋关节、膝关节或者踝关节肿胀和疼痛的道理一样!

    2、肩关节周围疼痛,并且固定患者锁骨和肩胛骨时,肩关节各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不同程度的受限。

    这就是平常说的“肩周炎”。有了上面的了解,我们现在明白,它存在两个问题:颈神经损伤、肩关节粘连。

    很多患者发现“肩周炎”的存在,就因为在不经意间,肩关节做大幅度活动时出现剧烈牵拉痛,仿佛肩关节出现了“扭伤”。其原因,是因为颈椎病一段时间以后,肩关节囊已经产生了部分粘连。很多患者因此误以为,那次的肩关节“扭伤”就是肩痛发生的原因。

    请注意,检查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时,一是必须固定锁骨和肩胛骨,二是必须和正常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做对比,或者双肩关节活动范围做对比。

    它的本质,是颈椎病。然后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继发了肩关节囊的炎症、水肿、粘连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

    颈肩痛伴有被动活动困难的患者,占肩痛患者的35%上下。不同医生因为诊断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绝大多数的肩痛患者,即不是“肩袖损伤”,也不是因为肩部肌肉等组织劳损,出现“肩周炎”。这些患者,正确的诊断应该是“颈椎间盘突出症”,或者是“颈椎间盘突出伴肩关节粘连”。

    所以,大多数的肩痛患者,更应该检查和治疗的是颈椎疾病。颈椎而不是肩部的磁共振检查才是首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我们治疗肩痛时,重要的是治疗患者的颈椎病。患者有明显的肩关节活动障碍时,才需要治疗肩关节粘连。

    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肩痛的治疗就不难了。坐姿不佳、低头过多引起肩痛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和肌肉劳损没有关系。我们只要解决了患者的颈神经损伤和肩关节粘连就解决了患者的所有困扰。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坐姿要正确。绝大多数的颈椎病是因为过度或者长期低头所致。请注意:当我们没有做到挺胸时,就意味着我们正低着头。所以肩痛患者,首先要注意,要挺起胸膛。
    2. 缺少运动。颈肩疼痛患者往往过度或者长期低头,比如工作、看书、坐位或者躺着看电视、玩手机之类的,缺少必要的运动。颈肩痛尤其是疼痛明显的患者,积极体育运动是缓解疼痛最便宜又高效的方法。建议患者长期坚持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球、广场舞之类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长期坚持运动是缓解疼痛、避免复发的最佳途径。
    3. 疼痛明显时,口服神经营养药和消炎止痛药是很好的止痛方式。推荐日本卫材公司的甲钴胺片、德国辉瑞公司的塞来昔布胶囊。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塞来昔布胶囊可以改用双氯芬酸片或者布洛芬胶囊。
    4. 不建议患者行肩关节的热敷和拔罐等治疗!热敷和拔罐疗法,会造成肩部软组织水肿和无菌性炎症的加重,也就是造成病情的加重!
    5. 可以做颈椎的推拿,但不建议患者行反复的肩关节推拿和被动松动治疗。
    6. 不建议患者行“爬墙”、“摸耳朵”、“搓背”等所谓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这些肩关节的被动牵拉锻炼,对改善病情并没有明显的帮助,也会加重病情。
    7. 推荐患者积极行颈椎的主动后伸运动,以及固定肩、锁骨时的主动肩关节旋转活动。
    8. 病情日久并且症状明显时,推荐行颈神经阻滞和肩关节腔内液压扩张术。这也是我日常开展的疗法,简而言之就是往颈椎和肩关节做注射治疗,比较简便,简单而疗效确切。统计结果是:73%左右患者门诊简单治疗一次或者两次,患者当天或者数天后所有症状缓解;21%左右治疗三次就好了;6%患者需要治疗4次或者更多。

    所以,当医生告诉我们肩痛是因为“肩袖损伤”,需要做关节镜手术时,请慎重。这往往意味着可能是误诊。

    他们认为60%以上的肩痛是“肩袖损伤”,而我认为只有大约2%左右。这意味着,有60%左右的肩痛患者,要么他们误诊了,要么我误诊了!

    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所有的颈肩腰腿痛医生去反思。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个是错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