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部分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多地限电的背后,是全国煤炭紧缺、煤价高企。
煤炭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秦皇岛港口5550大卡的混煤价格创下了1700元/吨的新纪录,热值5000大卡的混煤价格为1540元/吨,周环比上涨140元/吨。
迎峰度冬,电煤供应前景不容乐观,增加煤炭市场供给成为解决“燃煤之急”的关键途径。不少人心存疑惑:冬天冷了,煤究竟能不能产够?煤价能否趋稳?
作为产煤大省,近期,山西与国内14个省区市签订了四季度中长期煤炭保供合同。其中,2020年由同煤、晋煤、晋能集团联合重组而成的全国最大煤炭企业——晋能控股集团,主要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并逐矿落实煤源。
一线生产任务重
10月7日清晨,深秋已显露出明显寒意。
一座具有北方特色的工掘楼里,几名身着牛仔工衣,头戴胶壳帽,腰缠矿灯、定位器和氧气自救器,脚踩雨靴的矿工们簇拥落座。这是晋能控股集团的煤矿正给一线矿工召开班前会议。两年前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专业毕业的傅乐被随机叫起,回答跟班队长提出的生产和安全问题。
尽管工作辛苦,但傅乐仍希望下一步可以从掘进队进入综采队。这是他的理想。
黑脸白牙的面孔,是外界对煤炭矿工的初印象。
程功介绍,综掘队矿工每天会通过罐笼深入井下500米左右,乘坐电车、无轨胶轮汽车,步行进入并检查工作面后,启动掘进机组,一段时间的进刀割煤后形成综采工作面。
紧随而至的是,综采队矿工启动采煤机,截割破煤后按规程进行移架,降下液压支架等流程,完成一个循环,俗称“一刀”。
井下热火朝天
煤炭增产保供任务紧迫。在石新看来,落实到生产中,主要是加强设备检修保养,零部件更换,甚至到紧螺丝、滚筒注油等细节。
此外,除了每天的早会和下午作业会,石新最近参加的专业会议,包括“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顶板管理、智能化改造等也在增多。
过去矿山机械化程度较低,一条皮带3500米,4个皮带工完成皮带运输检修维护测量等工作,从头走到尾需要5个小时。
在智能化改造后,智能机器人巡检一次只需要两小时,对设备状况反馈比工人更加及时、准确。
“井下割落的煤炭,将直接进入刮板输送机,随后行至设在正巷的转载机,前行进入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再进入一系列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程功介绍说,煤炭最后进入井底煤仓,通过斜井提升出井,依靠强力皮带机进入地面运输系统。
“石新最近特别忙,通常是几天不回家,偶尔很晚回来,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走了,看着心疼。”石新妻子含泪说,家人不敢打扰他,毕竟比起团聚,安全更重要。
煤厂暂不存煤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与往年通常煤堆高耸相比,煤矿的煤场存煤很少。
9月中旬,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郭金刚曾在晋沪粤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电煤供应紧张局面,集团准备在全年计划基础上增产2000万吨,同时严格履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定价机制,最大限度提高兑现率。
具体来看,开采时间较短的煤矿在今年10月、11月均要完成40万吨左右的煤炭生产任务;已经破产的老矿也要完成约20万吨的月任务量,平均一天6000吨。
煤产出来,都去哪了?
10月6日,山西风雨交加。这个国庆假期,一家煤矿的煤炭运销人员萧然和他的几个同事非常繁忙。煤仓里的煤炭都需要及时装上火车,拉到北煤南运最重要的港口——秦皇岛港。
其他两列煤车,主要负责运输市内电厂所需煤炭。其中一列53节,将3710吨煤炭运往阳高电厂;另一列50节,将3000多吨煤炭运往山西大同二电厂。
山西大同二电厂隶属国电电力公司,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电厂,主要担负着向首都北京输送优质电能的任务,建厂二十年,年平均发电量70亿千瓦以上。
销量大稳价格
9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保供稳价督导组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开展现场督导。督促地方政府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力度,提醒煤炭购销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依法合规开展煤炭交易、积极承担保供稳价社会责任。
同日,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中煤集团三家企业降低了在秦皇岛港口的煤炭销售价格,其中国家能源集团降低20元/吨,晋能控股集团降低10元/吨、中煤集团降低10元/吨。
此次煤电倒挂背后,也有煤炭行业分析师将煤炭视作不折不扣的夕阳产业。但其实,非碳能源发电供给能力的提升仍需要一个过程。程功表示,今年1-8月,晋能控股集团保供应,煤炭销售量达3.44亿吨。
“尽管进入冬季,煤炭需求和销量增大,但为了稳定煤价,我们不会轻易涨价,现在主要是担保多地火电厂发电,暂不对私人售煤。”石新说。
他还透露,与以往单打独斗不同,现在产销实行统一管理。“各个煤矿将煤炭运送到秦皇岛港口,之后再由集团统派到全国各地。”从销售计划下达,煤炭价格制定、审批,购销合同签订,销售煤款开票结算,到货款回收、资金归集的运销全过程都更加规范。
同时,为提升保供精准度,晋能控股集团对电煤用户实行差异化管理,每日摸排电力用户库存、日耗等情况,以“一企一策”为原则,优先为库存偏低的用户组织煤炭发运,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精准保供;此外还从源头开展驻矿监管工作,加大现场检查和抽查力度,严禁不达标商品煤外运出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