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米的“浦西第一高楼”正在向上而生。
10日一早,在虹桥路、恭城路、宜山路围合区域的徐家汇中心项目工地内,机器轰鸣、工人埋头……一派繁忙的作业景象。作为位于徐家汇商圈内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78万平方米,既是目前市中心区域最大规模的在建项目之一,其建筑体量也相当于“再造一个徐家汇”。
“徐家汇中心”向上而生
在新鸿基的规划中,“徐家汇中心”旨在创造下一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枢纽,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式消费。
“交通分层会是综合体的另一大特点”,武南说,项目会将车行交通分层引入地块内部,创建多层次不同功能(商场、办公、酒店、剧场)的到发层,以减轻对周边城市道路的压力。
与此同时,地下:将会和地铁1、9、11号三条轨交线无缝衔接;地上:结合公交枢纽和商圈二层人行平台,可以立体化地对人流进行分导。
楼高坑深,“浦西第一高”难度系数10.0
建筑高、基坑深、近地铁、市中心……当被问到项目有何难点时,曹琛一连说了好几个不容易,他还笑言如果以难度系数来论的话,这个项目大概是他从业23年中难度最高,几乎达到10.0的最高难度系数。
之所以这么说,除了建筑本身高度对技术、工艺的超高要求外,项目中还有目前上海民用建筑中的最深基坑,最深处可达37.2米,比上海中心大厦的基坑还要深4.2米。这就相当于在地下建造12层高的楼房,基坑每深一米,变形位移的可能将会更大,加之上海本来就是软土地,因此施工难度系数极大。
为此,上海建工团队采用了BIM技术,提前模拟施工流程,科学预测基坑变形速度及变形程度程度,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筑底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除了基坑的深度不一般,项目中还有超过8000平米的基坑位置不一般——毗邻地铁9、11号线。“地铁9号线部分隧道就在工地之下,11号线和部分项目共墙。”从这两句话中,就不难明白施工难度之大。
■下面就是地铁9号线隧道。摄影:李芹。
复工复产追进度,疫情防控仍细致
从3月2日复工,3月15日正式复产,目前工地上施工人员1296名,几乎已经恢复到节前百分百水平。
“之前,公司租了三间宾馆共200多间房供返沪员工进行隔离,分批进入工地开始复工,目前已经是马力全开的状态。”曹琛说,因疫情耽误的两个月时间,争取在日后作业中慢慢追回来。因此,再过段时间,工地内将有2500人同时作业,但项目地处市中心,能临时搭建宿舍的场地有限,他们也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采取场外搭建临时宿舍、班车接送的方式来克服。
事实上,为推动项目顺利施工不停摆,徐汇区相关部门一方面给予防疫指导,更在防疫物资、补贴经费等多方面给予实打实的支持。
携手“徐家汇商圈”向优而进
上海人都知道,作为传统老牌商圈,“徐家汇”这三个字在上海曾号召力非凡。但随着诸多新兴商圈的兴起,徐家汇商圈也面临着功能迭代升级的必然。
2019年12月15日,徐家汇中心一期项目国贸汇近4万方零售商业低调试营业,整体定位高端,光首层就集聚了GUCCI、MONCLER、CELINE等约十多个一线奢侈品牌,立马成为沪上潮人的打卡地。
在建的徐家汇中心主体项目中,恭城路地块商办项目已由阿迪达斯总部整租入驻,其配套的3000平方米商业也着手招商,预计2020年内开业。
4月3日,日本著名生活杂货专卖店LoFt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LoFt中国首店放在徐家汇美罗城,预计2020年7月1日正式开业。
太平洋数码二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钢结构主体工期进度已到地面以上6层……这系列的动作,都标志着“徐家汇商圈”向优而进的大幕已然拉开。数据显示:2019年,徐汇全区商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6%,而徐家汇商圈全年共引进全国(上海)首店、创新业态共25家。
等到徐家汇中心整体项目建成后,370米的高度不仅为上海又添一道靓丽天际线,还将进一步提升徐家汇中央活动区域规模和能级。“转型升级”后的太平洋数码、斯波特大酒店,串联起商业体与城市立体空间的徐家汇天桥连廊,将推进商业和商务同步发展。
此外,徐家汇公共广场、恭城路改建、昭平路西段建设等综合动作,也将大大丰富城市的公共休闲空间,提升生活温度与市民的体验度。
以徐家汇公共广场为例,项目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利用地铁上盖与徐家汇中心项目结合,通过对轨道交通的改造以及绿化、小型广场以及人文和建筑景观要素的设计,将徐家汇中心和港汇内的公共空间紧密联系成为整体,打造成为交通方便、客流集聚、活动丰富的公共空间。
相信未来,一个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综合集聚的中央活动区将出现在徐家汇。那个老上海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徐家汇”不仅会重现光彩,而且会盛装归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