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还要宝马,还不能让人看出Low。那就只能是宝马1系三厢了。这是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的紧凑级三厢运动轿车,那么如此便宜的宝马,它的外观设计让你人前显贵还是当众露馅儿呢?
它一眼看上去像宝马么?
提到宝马1系三厢我们必须先提到Compact Sedan概念车。这款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四门轿车就是宝马1系三厢的雏形。
概念车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只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展示该品牌未来产品的设计方向,另一个就是要告诉消费者,和这款概念车类似的车要量产了。
观察概念车的前脸,你会发现它比现款2系更加厚重,略有股宝马SUV的感觉。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足以说明设计师对这款小车的饱满感十分看重。
以运动性著称的宝马为这款概念车设计了隆起的小鸭尾。但仔细观察,这只不过是由于尾部的内切造型,以及侧面的L型线条的点缀,所以视觉效果显得鸭尾更加突出而已。
车身侧面的驾驶舱后移,短前悬长后悬。设计师在设计这种纯后驱比例的时候,却不知这辆车未来将是一辆前驱车。
实车的车身侧面和概念车保持一致,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辆后驱的宝马,在外观上你丝毫不用担心会有人认出这是一辆前驱三缸的伪宝马。
当我们看宝马1系三厢时,感觉这就是一辆去掉浮夸设计的概念车。概念车上所有的宝马元素设计都被保留下来。即使盖住车标,你也能一眼看出这是一辆宝马车,家族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
双肾型进气格栅尺寸并没有因为车身尺寸不大就缩水。别看是小1系,却有着7系的神韵和风范。
宝马的“天使眼”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LED的形状炯炯有神。在形状上勾勒出了天使眼的效果,用最少的成本把面子工程做到了极致。
宝马1系三厢的后轮轮距设计得比前轮更宽,加上强有力的轮拱设计,以及车辆表面这些线条设计,都在展现这辆车的活力与动感。
在这款车的前脸部分,三段式的进气口设计,以及尾部包围的线条都是借用了M运动车型的一些设计元素。
宝马1系三厢在外观上和3系、5系、7系车型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采用开眼角设计。
前脸的设计往往是宝马设计师团队中引起最多内部讨论的工作。设计师在设计前脸的时候,经常把车想象成一个人。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个性?又该有着什么样的长相?相比之下,3系、7系作为面向成熟成功人士所使用的车,设计师就会希望那张脸看起来更加严肃稳重。想要传达这种信息的方式,就是把双肾进气格栅和车灯的设计联为一体,让人们面对这辆车时产生被凝视的感觉,就好像你的BOSS在透过车的眼睛看着你。这样更能够展现用车者或驾车者的社会地位。1系、2系级别则是相对年轻化的两个车系,我们在设计时刻意不把头灯和双肾格栅连在一起,这样子形成的前脸表情更加趣味,不会那么严肃。
从侧后方看,1系三厢的造型非常紧凑,上扬的腰线动感十足,不过单边的排气和M系列的下包围造型会让人产生一丝廉价感。
尾灯内部充满了宝马的L型线条,即使单把尾灯抠出来,你也能认出这是一款宝马车型的尾灯。
无论是宝马最具标志性的双肾进气隔栅,天使眼大灯,霍夫迈斯特拐角。还是一些借鉴宝马M系列和宝马其他车型的细节设计。都让这辆1系三厢看起来非常宝马。不过如果你稍微懂一些汽车制造工艺,那么它的外观还是能透露出一些廉价的蛛丝马迹。
宝马1系三厢外形设计破绽在哪里
首先,对比设计师设计图,宝马1系三厢量产车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额头的那一道缝隙。
其实这道缝隙并不是必然的,比如我们对比现款宝马7系和5系车头就没有这道缝隙。对比现款宝马7系和5系的车头缝隙和Compact Sedan概念车我们会发现,概念车的缝隙样式和5系7系一致。
其实,这条线的存在不仅可以让发动机舱盖从复杂的3D冲压,变为2D冲压。还可以在发动机舱盖的液压顶杆上省成本。发动机舱盖越长的车型,采用这种设计,省的就越多。奥迪A6和奥迪A4都没有采用“额头缝”的设计。但是打开发动机舱盖我们会发现其内部的液压顶杆完全不同。
在安全性方面,采用额头缝设计的车,由于发动机舱盖前沿和车头前端的距离较远,前防撞钢梁的要求也要比没有采用额头缝的车低一些。这完全还是为了省成本,并不是提升被动安全的必要设计。
除此之外,宝马1系三厢在前翼子板处也和5系以及7系有一些区别。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5系和7系的大灯末端拐角被包在前翼子板内,而宝马1系三厢的大灯末端拐角却是翼子板和前包围交汇产生的。
像5系和7系这样,翼子板被分割出一块内凹的三角区域,车厂的冲压工人管这个地方叫“死亡三角”。这个区域不仅冲压工艺难度大,精度也很难把控。
总结:大部分消费者从外观上看宝马1系三厢,第一感觉都会是“这是一辆宝马”。但是由于成本控制原因,整车的细节缝隙,以及冲压工艺都要比5系和7系廉价一些。仔细观察的人会觉得这辆车不显档次,但是也不会找出什么明显的缺点。再加上1系三厢在一些动感设计细节上把控到位,廉价感被减小的最低。如果你周围的朋友不全是汽车行家,那么花20万买这么一辆小宝马,就外形设计来看,绝对足以唬人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