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有情怀 Van Nicholas ZION XT8000钛合金山地车 评测

在小作坊昏暗的灯光下,两鬓斑白的工匠伸出创造了无数手工车架的手,拿起咖啡机旁的Espresso一干而尽,然后走进了堆满了管材的仓库。半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那根令他满意的管材。正当准备放弃时,在一堆布满锈迹的废弃钢管中一道亮光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拿起了这根钛管,端详了片刻,淡淡的说了句:“就是你了”,走出了仓库。老工匠穿上装备,拿起了氩弧焊枪,正准备焊接找到钛管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门外传来妈妈的声音:“都开学了!你还在赖床?”

好了,玩笑开完了,该入正题了。今天来到我们美骑评测中心的是Van NicholasZIONXT8000钛合金山地车,与曾经来过我们评测中心的同门TUAREG(传送门:《高贵钛享受Van Nicholas竞技型钛合金山地车》)相比,ZION定位偏向于长距离的竞赛或者骑行。在这个碳架横行能年代,Van Nicholas能坚持生产钛架,并开拓出一片市场,匠人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这里稍微科普一下,钛合金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金属,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优点。由于其冶炼和前期加工困难,50-60年代主要用于航空和航天工业,随着不断地发展,才逐渐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一般用于自行车的钛合金有Ti-6Al-4V(俗称6-4钛)和Ti-3Al-2.5V(俗称3-25钛)。由于“6-4”钛加工难度、成本更好,所以自行车钛合金车架一般以3-25钛为主。

车辆配置

车架:Van NicholasZion 26寸

前叉:Rockshox SID RLT线控气压前叉

碗组:Van NicholasVNT轴承碗组

变速套件:Shimano XTM8000 2x11S变速套件

刹车:Shimano XT M8000 液压碟刹+Shimano RT81中锁碟片

轮组:DT SWISS X1600轮组

外胎:Schwalbe Smart Sam 26×2.1

操控组件:Van Nicholas VNT

座垫:Van Nicholas VNT Ti

零售价:14900

尺寸表:

相比TUAREG,ZION拥有更短的上管、更小的头管角度、更长的后下叉以及更大的立管角度,可见其长距离车型定位,不过ZION的头管长度反而比TUAREG短,这点让小编一头雾水。

头管上雕刻出Van Nicholas“山羊头”Logo很有立体感,相比一般涂装头管标,逼格高不知道哪里去了。没有使用主流的锥形头管比较可惜,钛架要兼顾情怀嘛,同样偏向竞技化,可以理解!

厂家会根据车架尺寸选择管材直径,上管使用无缝液压成型水滴管,钛本色搭配灰色的水标给人以低调高档的感觉,水标边上的红色条纹表示这个钛合金车架绝对不是个“软柿子”。

车架的金属质感质感实在是太好了,小编并不忍心拼图,大图才能让大家好好体会一下钛合金车架的质感。航天级3AL/2.5V钛合金验明正身。

头管上的鱼鳞焊同样质感十足,钛合金的金属特性决定了焊点的“鱼鳞”不会像铝架那样“粗俗”,也不会像钢架那样低调,恰到好处。钛合金难上色的特性,使得全车并无漆水涂装,表面精细的手工抛光处理给人“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车架使用了经典的上管下走线,止栓零件均为CNC加工部件。

下管使用了45×0.9mm的无缝成形垂直椭圆管,钛合金特有的光泽与拉丝质感一览无遗,这里小编不用过多描述,静静的欣赏就好。

三通的位置使用了错位焊接的设计,立管焊接位置稍微低于后上叉,可以令前三角更小,小个子车手也不容易发生“卡蛋”的情况。带有“羊头”镭雕LOGO的座管夹使用了镂空轻量化处理,细节值得肯定。

后上叉配备了货架孔,可见ZION作为长途旅行车也是没有问题的。这里小编忍不住要再称赞一下钛合金车架的质感。

后叉片毫不吝啬地使用CNC加工制成,还特意雕刻出了镂空的“羊头”造型,增加了艺术气息的同时还自带“逼格”加成。

五通使用了简单可靠易维护的BSA制式,不过与TUAREG一样,宽度为68mm。若使用73mm宽度规格,减少两个垫圈何乐而不为呢?难道它有安装公路牙盘的“隐藏属性”?

前叉搭配了XC竞赛的Rockshox SID RLT线控前叉,还是桶轴的。全黑色的外观相当低调,搭配钛合金车架,简约而不简单。

最近评测搭配XT套件的山地整车,没一辆是配备完整的,而ZION则是其中配备完全M8000刹车和RT81中锁碟片的一个特例。新款的M8000刹车手柄使用了一体成型的油缸和更小的I-SpecII夹环,外观相比旧款进步着实不小。刹车手感线性以及刹车力均有提高。

来令片配备了带散热片的F03C,并没有在此节省成本

外胎为Schwalbe Smart Sam 26×2.1(“聪明的山姆”,他们家山地胎命名一直是“形容词+人名”,笑~),小编一看就懵了,这个型号一直没见过啊!查询官 后发现,这条外胎是2017最新产品,是一条针对硬质或混合路面的长途及玩乐的外胎,滚阻抓地力防刺等数据均趋向于平均。

操控组件方面,三件套以及座垫均垂直整合了自家VNT品牌的零部件,做工精良。CNC的把立盖颇有几分Pro Vibe的味道,搭配中间固定的螺丝,让人感觉这支把立的设计用心,把横则配备了操控向抬升的燕把。铝合金座管的夹头使用了类似Ritchey座管的单钉锁紧设计,外观十分高级,不过如果想配碳弓的座垫可能就比较麻烦了。顺带一提,Van Nicholas为了满足钛合金爱好者们,操控组件还提供全钛制品选项。

Van Nicolas ZION包含Shimano Deore-XT PD-M8000脚踏和水壶架时的重量为11.3KG,还是令人满意的。

不少人说钛架“软”,就小编试骑感受来看,摇车加速时虽然没碳纤维车架和某些高端铝架来得直接爽快,但已经比很多中低端铝架好得多了,绝对不能称之为软。钛合金弹性模量小的特点决定了钛架有着特殊的骑行质感,让人感觉比较有“韧劲”。上班路冲个阶梯,ZION的舒适度甚至比近期骑过的碳纤维山地车架还要好得多,加上SID前叉有较强的支撑力,较大的落差也轻松拿下,不对,是骑下。

Schwalbe Smart Sam外胎路感一如既往地好,由于胎质较软,压弯时就能听胎齿变形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提供强大的抓地力。外胎中央的连续型胎纹滚阻较低,在柏油路面骑行也不会十分费劲,钛架与这条外胎搭配恰到好处,给个好评。

由于整车零件搭配偏向竞技,周末约上车友去进山撒撒野也是毫无压力。SID RLT前叉很润,反应灵敏,搭配XT M8000刹车以及燕把,在硬质XC路面以及下坡操控还算得心应手。不过由于外胎并不擅长软质泥地,在湿滑路面需要更专注于操控。钛合金材质的绝对优势——难以刮花,下坡时轮胎带起石子敲击车架,完全不像使用碳架时般揪心。

DT X1600轮组自重并不大,爬坡时比较轻松。档位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外胎能提供足够的抓地力,不过由于整车搭配的把立偏短,偏向操控的燕把导致车头偏高,陡坡操控表现一般。

美骑点评

优点:钛合金质感特别,造工精美,路感优秀,不易刮花

缺点:没有使用锥形头管,性能没有碳纤维般出彩,钛合金原材的成本稍高

改装建议:直接添加真空气嘴改装真空胎

在这个碳纤维越来越廉价的时代,钢架和钛架正逐渐被车友们忘却,钛合金车架以其“高冷”的性格与“情怀”的格调吸引着一众返璞归真的老车友们,正如小编的朋友——“一位大龄机加工匠人”,从小就与各种金属打交道,正因为对钛合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估计是因为难加工,没少被折腾),也收藏了好几辆钛车。

若车友是通勤骑游或长途为主要用途的话,不妨考虑钛架,路感不亚于甚至比许多碳纤维车架更好,关键是省心,不用害怕小剐小蹭,表面不容易花,更是不怕汗水腐蚀,一个车架骑个10年还可以留给儿女使用,毕竟ZION车架早已告诉你——“恒久远,永流传”。

摄影:完颜吉破&Jimmy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