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500多年来世界大国的兴衰历程,我们会发现有的国家成于海洋,有的败于海洋,对于拥有广阔领海的中国来说,海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拿我国南海来说,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自然海域面积达到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从众多资源被发现后,南海就成为各国争抢的对象。
美国也在决定重返亚太后,将南海视为亚太战略的第一站,那中国该怎样保护我国的领海完整还有资源安全?除了石油还有天然气资源外,南海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普查的数据显示:南海海域的石油储量在230亿~300亿吨,天然气也有20万亿立方米左右,如此庞大的资源怎能不让其他国家眼红。
当年,越南靠着南海的石油资源发家致富,一举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石油出口大佬,而中国更是石油进口大国,大约70%的石油都要从国外进口,所以,如何保护和开采这些资源就成了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曾与美国公司进行合作,由中美双方共同开采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后来,钻井船却在台风中神秘消失,连带着船上的81名工作人员也不见了。
最后钻井船的残骸在海底找到,但工作人员却杳无音信,连遗体都没找到,这件事也就此成为一桩悬案,这就是曾竟名震一时的爪哇海号事件。爪哇海号是一艘自航式钻井船。
在来中国之前,它曾在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工作过,每一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当它来到中国南海时,人们对它充满了期待,事实上,爪哇海号的确很出色,来南海不久,它就打出了大名鼎鼎的莺歌海“崖13-1气田”。
天然气的生产能力每年可达34亿立方米,8月份,爪哇海号再次前往莺歌海海域,没想到,这次出航它居然再也没有回来。
1983年10月22日,第16号台风在南海中沙群岛东北海面上形成,按照气象台的预测,它会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恰好经过爪哇海号所在的海域,所以,当时气象台连忙发出了台风警 。
从10月21日凌晨5点到26日下午2点,气象公司连续发出41次警 、3次电文、1次紧急电话,但爪哇海号的负责人却完全没放在心上,爪哇海号的抗风能力是100节。
理论上可以扛住15级飓风的摧残,但由于种种原因,爪哇海号在台风中就此沉没,81位工作人员全部失踪。这场悲剧的发生也让中国明白,外国人终究不靠谱,而且想要尽可能地保护南海资源,中国只能自食其力。
单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这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绝对不简单,“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血管粗的可以装下一个小孩,力量也大得惊人,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与大力士,而“蓝鲸一号”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兽。
“蓝鲸一号”空船重 4.2万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平台长117米、宽 92.7米,高 118米,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大概有 37层楼那么高;最大作业水深达到3658米,钻深能够达到 15240米。
这10000多米的钻深意味着什么呢,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才不过11034米,也就说,即便是把“蓝鲸一号”拉到马里亚纳海沟也完全没问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中国已经正式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试采,“蓝鲸一号”作为这次试采的大将自然出力不少,此外,“蓝鲸一号”还拥有 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 MCC 验点,电缆拉放长度达到 120万米。
2019年9月26日,中国的另一台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二号”也成功问世,它的造价将近65亿,比“蓝鲸一号”多出来近20亿,10月份,“蓝鲸二号”出征南海,执行海上勘探工作。
2020年3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将“蓝鲸二号”的成果公开,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蓝鲸二号”成功创造出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
这样的技术即便是美国也望其项背,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创造奇迹。与“蓝鲸一号”相比,“蓝鲸二号”在项目建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蓝鲸一号”使用的是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闭环动力系统,但这个西门子DP3闭环系统是德国的,不是本国的东西用着总不放心,曾经的中国在高端武器和尖端技术方面以进口和引进为主,但现在的中国追求“中国智造”,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国产化。
尤其是在关键技术方面,于是等到“蓝鲸二号”时,闭环动力系统已经换成了国产的,而这些庞大的钻井平台也成为中国南海的移动国土。
如果说蓝鲸家族只是体型庞大,能对石油等资源进行勘探,那美国也不会那么着急了,蓝鲸系列最大的特点,是它们具有国际最先进的“可燃冰”探测能力。
可燃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它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主要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基本上都在大陆架的边缘地带,从外形上看,它是白色的晶体,跟冰块一样,但如果有火源就会被点燃,同时释放出能量。
1立方米的可燃冰能释放出160到180立方米的天然气,蕴含的能量密度大约是煤炭的10倍。而南海海域的可燃冰资源非常丰富,资源量达到194亿吨油当量,最重要的是,可燃冰燃烧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如今,新能源代替旧能源已经成为趋势,如果能在最大限度上充分利用可燃冰,那将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大贡献,同时,可燃冰的出现也会减轻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压力。
美国之所以那么嚣张,就是因为美元是跟石油挂钩的,而石油是世界各国都需要的资源,或许,现在的可燃冰无法动摇世界能源格局,但在未来,它很有可能彻底颠覆世界能源产业,到那时,中国将不再受他国掣肘。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的南海“移动国土”那么眼红,就是因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俄罗斯就已经开始了可燃冰的试采工作,然而,直到现在,他们也没能成功。
所以,在可燃冰开采方面,中国绝对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领跑者。现在的中国有多高傲,曾经的中国就有多隐忍,那可真是打落牙齿和血咽。
1994年中国与美国克里斯通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开采南海万安滩的石油资源,也就是当年的“万安北-21”区块协议,然而,就在物探船前往南海万安滩时,越南的炮舰还有几艘武装渔船将物探船包围了。
他们还用喇叭喊话,大概意思就是:你们已经进入越南领海,立即撤出,否则一切后果自负。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中国被迫撤出,而这一退就是25年。
所以说,为什么现在的中国急于发展,因为我们不想再承受一次当年的委屈,也不想让后代把先辈们的路再走一遍,否则那些牺牲还有什么意义?
当你越了解我们这个国家,你就会越心疼它,心疼它曾经的满目疮痍,心疼它隐忍的一切不公,中国是最有权利抱怨这个世界,埋怨所有伤害的国家,可我们从来没有过,世界以痛吻我,我却 之以歌,伤害过后还想着去帮助别人。
为了解决南海纠纷,中国甘愿让出一部分自己在南海的合法权益,提出“南海共同开发策略”,主动带动周边国家发展。
或许在美国等西方大国眼中,中国这是在“讨好”,是在“收买人心”,然而他们却不懂,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更是命运共同体,身处江湖,谁又能独善其身?
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东西是谁的就是谁的,现在的中国早已拥有了守护南海的实力,谁来我们都不怕,所谓的海洋霸权也终将要在历史潮流中落幕,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