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入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6万余公里,尤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纵深推进,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存在诸多难题和难关,制约着山区高速的快速推进建设。蜀道集团四川路桥公路隧道分公司一班人发扬“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胜利”的新时代路桥精神,在建设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创新模式,探索出了一套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不仅实现山区桥梁构件生产建设标准化,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管理品牌工程。
一、对标一流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初冬时节,有“川滇锁钥”之称的四川省会理市,这里一年如春,有“春天常驻之地”的美誉。G4216线宁南至攀枝花段高速公路ACB1-19项目部智慧梁厂就设在此,被交通运输部授予自动化作业技术研发中心。
顺着整洁的便道进入到智慧梁厂,一片繁忙景象,施工车辆来回穿梭,远处青山满目苍翠,沿路悬挂着“筑成功之路、驾腾飞之桥”、“弘扬时代精神、担当发展先锋、展现蜀道风彩”、“建全国一流示范梁厂 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等标语。钢筋加工车间,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半成品、成品堆放区,流水线布置,分工明显;T梁预制场内,已经预制成的T梁整齐排列……各项工作有条不絮地进行着。
之所以致力于建设智慧梁厂,项目部总工王洋介绍说,由于山区高速的地理的限制,普遍存在生产效率普遍低下、工业化水平不高、预制质量不稳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作为桥梁的建设者来说,一直在探索寻求解决之道。
早在2018年,项目团队在成宜高速承建四川省首个“智慧梁厂”的时候,就针对智慧梁厂的建设和运行,探索研究了符合山区高速公路梁板工业化的多项关键技术,革新了10余项传统工艺和技术,在当时的工程建设中开始崭露头角。
项目团队在智慧梁厂的探索上,始终没有停止过。“要做就做出个名堂,不能半途而废。”在总结成宜高速“智慧梁厂”1.0的经验后,进行综合化的完善和改进,形成了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智慧梁厂。团队成员形象地将现在这个智慧梁厂称为2.0版。
为什么是2.0版?团队成员说,与3年前相比,现在的技术更先进、设备更智能、管理更创新、信息化水平更高。项目部与研究机构合作更加深入,比如联合研发了“T梁钢筋笼自动化成型技术”、“一键开合高精度数字T梁模板”、“自动驾驶装配式移动台座”、“快速循环三天张拉的蒸汽养护”、“精准就位自动对孔的智能张拉、“空轨循环式鱼雷罐及智能布料装置”、“1+N”信息集成管理数据平台”等,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内均属领先技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智慧梁厂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产品品质优、生产效率快等目标。
二、智能建造 科技助力提质增效
T梁浇注,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然而在预制车间,并没有见到一辆水泥混凝土运输车,让人深感诧异。
陪同的技术人员指着头顶挂在轨道上的四个圆柱形罐体说:“这四个鱼雷罐是主要角色。”顺着轨道寻去,原来这四个鱼雷罐和轨道担任了传统龙门吊和料斗的角色。鱼雷罐在砼拌站装好混凝土后,通过轨道直接到达所要浇注的区域,通过布料机均匀浇注,仅需要一个人远程操作,就可以完成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之后,再通过自动振捣和人工振捣的结合,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和运输车辆。
项目总工王洋介绍:“这套设备完全实现了智能管控,原材料实现智能质检,对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更有效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品质,“以前的传统工艺,每天只能生产2-3片T梁,每片梁板需要钢筋工和浇筑工大约15个人,现在每片梁只需要五六个人就可以了。”智能设备的应用,1号梁厂和2号梁厂每天能生产10多片T梁。
此外,项目团队还创造了全国多个领先技术。他们全国首创了T梁钢筋笼自动化成型技术,从计划、下单、制作、摆放到绑扎形成全机械化、自动化、流水化作业一体成型;全国首创了自动开合高精度数字化模板、梁板底模自动调整、端模侧模数字化管控、液压油缸助力、一人开合;全国首创了一键定位自动驾驶移动台座,各功能区域设置感应装置,台座自动移动到指定工位,一键定位;全国首创了精准就位自动对孔智能张拉,采用AGV小车协助张拉设备,梁板生产的每道工序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多项智能设备的投入和新技术的使用,现在的智慧梁厂实现了施工减人60%,产量提速200%,施工过程更加绿色环保,答好了蜀道集团智能建造的“考卷”,也为全国山区高速建设率先趟了一条更科学、更环保、更高效、更经济的发展道路。
三、解放思想 凝心聚力赶超跨越
在2018年成宜高速建设的时候,项目团队就尝到了信息化的优势,项目部在智慧梁厂建设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解放思想,形成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工作合力。
智慧梁厂在信息化建设上聚焦“三个维度”推动大数据赋能。在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环境下,构建“1+N”信息集成管理数据平台,是自动化梁厂到智慧梁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以互联 和物联 技术为核心,搭载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管理驾驶舱,把T梁钢筋制作安装、拌合系统、预制生产链接起来,清晰动态地展示每一片T梁的生产、存放、架设全过程,全方面收集全过程中最真实、最全面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中心,对数据溯源进行有效管理。
同时,充分结合BIM技术,在数据库中心的基础上,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智慧梁厂的生产效能,自动修正和科学指导生产行为,为现场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数聚赋能”,发挥“智慧大脑”作用,实现分析决策、数据共享、信息展示功能,可让技术员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总结形成一套可重复引用的山区高速公路智慧梁厂生产建设数据指导规范手册,引领建设高速公路工程行业标杆的示范性智慧预制梁厂。
在厂区,不时会有喇叭通知员工规范安全行为。这是智慧梁厂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创新,通过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工地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远程云控制球机转动、远程与现场进行语音对话指挥等功能。可以实时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和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也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物资材料的安全,实现项目的远程监管。
陈杰介绍,通过使用视频AI分析技术,在人员实名制完全录入的前提下,可以将进出时未佩戴安全帽的人员身份识别并通过智能广播进行提醒,可以通过视频AI分析判断出一些常见的有规律的安全隐患,实现自动抓拍并以APP消息和安全帽语音消息的方式通知管理人员,以智能芯片消息和智能广播的方式通知现场工人。
项目部针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积分制管理,采用以奖代惩的方式对遵章守纪的作业人员进行物质性奖励,对违章作业人员则根据管理办法采取扣分处理,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工友超市查询可用兑换积分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有了激励,员工更有了动力,铆足了劲,在工作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四川路桥公司对“智慧梁厂”创新建设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以“数智建造”为契机,加速转型升级,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篇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智慧梁厂一班人唤初心、聚匠心,在当前交通建设的黄金期和改革发展机遇期,抓好数智建设,抓实自动化转型,做好智慧梁厂的建设,为蜀道集团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龙头企业贡献力量,为交通运输行业自动化作业技术进步贡献智慧。(张莹超/图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