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绑”话题火了 日本军事实力如何?陆上自卫队实力简述

1954年,兔子刚刚在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中取得了战略性胜利,鹰酱眼瞧着远东方向一个强大的陆战强国逐步成熟。

回忆起当年一百五十万苏联红军横扫东三省的强大纵深作战能力,再看看远东还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南朝鲜、日本四岛,不由得混身发凉。

要知道从高加索山区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宽阔正面,全都指着鹰酱扛大梁,柏林突击扛着红旗奋勇向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如何维护既得利益圈并尽可能节省宝贵的鹰酱的人力资源成为白宫最紧迫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外交和拍脑袋的操作后,鹰酱决定重新武装日本,并参考一战后德国国防军的操作,建立了一支精干的炮灰部队。

1954年7月1日,日本自卫队中规模最大的陆上自卫队成立,满编18万余人。1992年自卫队核编,陆自实编15.6万余人,同年,在综合衡量了北方毛熊和西方兔子的综合实力后,陆自裁军4.6万,保持在13.5万余人规模。

目前,日本陆自一共编配有一个装甲师团、九个步兵师团以及两个混成旅团,此外还编配有一个空降旅团、两个炮兵旅团、三个防空旅团等技术兵种以及一个陆航旅团等技术兵种,直属陆自本部的中央机动集团,后备军包括四个训练联队以及人数约5万余人的类似兔子预备役的后备军。

以上编配单位,总编成超过十二个师,可能大家要问,陆自目前总共不过14万人规模,怎么编出来如此众多的单位。

其实很简单,目前日本陆自师团一级基本保持6000—9000人左右的规模,且尽力减少文职岗位,尽可能保持一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和高阶士官队伍,一旦有战争需要,就将训练联队及后备军甚至是新招募入伍的士兵充实到各个师团下辖单位即可。

甚至为了保持这支部队的骨干成员的稳定性,就连面临福岛核电站事件这种极有可能导致大规模平民死伤的灾难事件,日本统合幕僚部拒绝投入自卫队进行救灾部署以确保没有非战斗减员,甚至连受到海啸冲击的基地重建都是聘请的地方公司进行,即使不在国际上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旧日本时期的日本军部在面对关东大地震时紧急抽调大批陆军海军进入关东地区救灾,尤其是战列舰上菊纹章在太阳下熠熠生辉的场景让多少旧日本少女魂牵梦绕,也难怪日本国民嗤之以鼻了。

按照日本方面的估计,在战争的头两个月,日本陆自即可迅速扩张至25万余人规模,足以应对任何规模的战争,撑到大白鹰的到来。

尽管人数有限,但是日本陆自的装备却不容小觑,主要的基干部队基本实现了摩托化,且有一个装甲师团、一个机械化师团以及一个装甲旅团和两个机械化旅团,整个陆自共装备有1100余辆74、90及10型号主战坦克。

可能大家平时经常调侃90型主战坦克漏液压油的梗(上图被军迷笑称为90式坦克之死),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三型坦克发展脉络清晰,充分考虑了东北亚地形特点、集野战和城市作战能力与一身、适配的装甲与火力、世界第一的采购单价,确确实实是符合日本陆自目前的战略需求的优秀装备。

做为搭配,日本陆自还装备有1000余辆高通用性的步战车,这些步战车保证了步兵联队的野外机动能力与火力。

由于天然受阉割的属性,整个陆自的远程火力投送能力及野战防空能力相当受限。虽然有昂贵的99式自行榴弹炮压阵,但是更多的还是装配FH—70这种牵引式榴弹炮,且数量不多。

目前最新的19式卡车炮也开始逐步列装部队,以取代老旧的FH—70,但是整车相当怪异,日本陆自想能塞进C—2运输机空运以强化机动能力,但是目前这玩意不仅超重超长还死贵,按照小寞的理解,这货纯粹是为了节省人员编制捣鼓出来的过渡货,估计下一步可能会有相应的编制上的变化。

火箭炮方面仍旧是美式M270型号火箭炮,不过不明确白头鹰有没有放开战术导弹发射许可,毕竟这玩意还算是攻击型大杀器,就看白头鹰要不要这个脸了。

日本陆自的陆航力量十分强大,虽然仅仅只是保留了一个旅团的编制,但是下辖超过26个直升机中队(连级编制),装备的直升机型号有OH—1、CH—47、UH—60以及AH—64D等全套美械主力。

2006年小泉纯一郎扛不住压力将陆自的泥腿子从伊拉克撤出,却增加了陆自航空兵在伊拉克的兵力,所执行的任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证明此支部队还是深得白头鹰的喜爱。

尽管日本陆自向海外派兵执行战争任务目前从法律上仍旧存在障碍,但是我们也能看到,陆自在配合鹰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时并未受到其国内的过多阻拦。

因此,在某些预设战场碰上这些没有灵魂不要脸的也是极有可能的,比如日本陆自的拳头单位第二、七师团(第二师团为机械化师团、第七师团为装甲师团,均为日本陆自预备的拳头部队,为应对大规模陆战所准备的甲级师团)。

不过,随着小平顶的入役并逐步形成战斗力,兔子的精锐突击旅及两栖旅也有了更多的玩法。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及日本打一场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战争能力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碾压性实力和有我必胜的信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