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城市的脊梁 湖北第四届十佳农民工先进事迹展示

他们,怀揣梦想,从农村来到城市;

他们,自强不息,把岗位当做人生考场;

他们,脚踏实地,用实干诠释担当,用粗糙的双手挺起城市的脊梁。

他们,是湖北第四届“十佳百优”农民工,是荆楚大地奋战一线的农民工代表。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对坚守梦想的定力、闯劲、韧劲,是新时期的农民工精神。

中国梦,劳动美。展示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是为了引导和激励我省广大农民工不忘初心、提升素质、发奋进取,为加快促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五个湖北”建设,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目标建功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他被同行称为“微距大师”

江汉油田四机厂高级钳工 董兴望

董兴望,中石化江汉油田四机厂液压件分厂钳工高级技师,省“青年岗位能手”。

装配钻机、修井机液压总成配件,董兴望能用手工加工0.01mm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被同行们称为“微距大师”.

面对夸赞,他不骄不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钳工操作技能。在液压油缸维修过程中,他能又准又快地找到油缸存在的问题。遇到难题,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琢磨,制定多套可行方案,直到解决为止。多年来,他完成的油缸装配无一质量问题。

他致力于技术攻关,通过改代利用,维修了价值约40余万元的液压站、液压油缸等产品。通过研究30DBT超长、超大起升油缸的装配工装及实验工艺,提出了“水平装配”工艺,一次性杜绝了装配中的质量隐患,装配质量和性能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还成功修复了8台MISSION泵,仅此一项,为企业节约几十万元的生产成本。他先后有“移动油缸装配工艺改进”“KAT发动机液马达故障维修”“MISSION泵盘根改进”“MISSION泵常见故障修理方法”等20余项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项目获江汉油田青工“五小”成果一、二、三等奖,为企业创效过百万。

为湖北城镇建设添砖加瓦30年

武汉市中信誉建筑公司劳务施工队长 吕海兴

吕海兴,男,47岁,浙江绍兴人,初中文化程度,武汉市中信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劳务施工队长。

1987年,吕海兴只身一人从绍兴来到武汉学当木工。白天,他带着问题上工地,将学到的知识在施工中运用,晚上抓紧时间学习专业知识。2009年,吕海兴被委任为武汉理工大学光纤教学楼工程项目负责人,首次独立管理一个项目,最终如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0年来,吕海兴始终奋战在湖北城镇建设的第一线。1998年的武汉市公安局办公楼项目,2001年的湖北省政府大楼项目,2002年的武汉群光广场一期项目,2006年的武汉天河机场工程,2008年的武汉市中医院项目,2012年的武汉百老汇项目,2014年武汉群光三期项目,一一见证了他的成长。

如今,吕海兴负责中建三局光谷金融中心项目。项目工期紧,要求高,面对工程必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吕海兴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管理项目。

当阳光晒黑了皮肤,当汗水褪色了衬衫,当泥渍爬满了裤腿,他毅然扎根湖北、建设湖北。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诠释一个建筑工人的最高价值。

节拼架桥机领域的首席技师

中建二航局员工 曾雨生

曾雨生,芜湖长江二桥项目现场调度兼TP55节拼架桥机机长,节拼设备电气方面的“土专家”,荣获“武汉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他到中交二航局项目工地搬水泥钢筋。喜欢研究电器的他,拜师学艺,从搬运工转身成为电工,先后参加了阳逻大桥、南京四桥、桃花峪黄河大桥、张唐铁路、宁高铁路、芜湖二桥等10余个工程施工建设项目。

2013年7月,还在桃花峪大桥施工的曾雨生接到紧急通知,连夜赶往张唐节拼架桥项目检修设备。烈日下,他爬到50多米高的设备上,排查近2个小时,将问题解决。

2015临近春节时,正准备从芜湖二桥项目离开回家过春节的他接到紧急通知,火速增援宁高铁路项目从事设备安装调试期的电气工作。曾雨生带领2名电工,吃住在现场,连班作业,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架桥机所有线路布置及调试任务。

一次次面对挑战,一次次迎难而上,迎刃而解,曾雨生用实际行动回击质疑,赢得信任。目前,经过他“教、传、帮、带”培养出来的10多名电工,大多数都取得了高级电工资格证书,有的还成为了电工技师。参加工作至今,曾雨生连续7年获得分公司“优秀工人”“优秀操作技能人员”“优秀员工”“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

湖北鄂州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肖卫民

1984年7月,肖卫民高中毕业,他的高考成绩过了本科线,却因为家贫放弃了学业,只身来到武汉,白天建筑工地提灰桶、搬砖,晚上早闹市街边摆地摊卖衣服,遇上雨天,他就在工棚里读营销相关书籍。

1988年,他用服装营销赚到第一桶金回村建成一个万头猪场,安排18名村民到养猪场就业。

2008年,村负债达400多万元。街办党工委和村“两委”在旭光村成立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动员肖卫民回来担任公司总经理。面对自身事业的发展和村里的需要,肖卫民最终选择回村服务。他把经营了20多年的两个知名品牌产品代理商拱手让给别人,辞掉了长兴建材公司副厂长职务,把投资300万元的雨台山酒店交给女儿打理。

肖卫民带上400万元发展铺垫资金走马上任。几年来,他带领公司一班人,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不仅还清了村里全部债务,还建设钢构标准厂房11幢,引进落户企业19家,建村民个体经营户门店120个,村级资产已达2.1亿元,村级经济年收入1千多万元。村里60岁以上老人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每月有固定养老金。旭光村先后获评“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村”。

创新让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挂面厂厂长 徐化喜

2005年2月,徐化喜走进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挂面厂,从一个普通的员工逐步成长为生产组长、班长、厂长。

担任车间带头人时,徐化喜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将规范的质量过程控制置入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过程控制体系程序化;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记录体系,实现了产品质量管理微机化;对工艺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实行全程跟踪检测,确保金银丰产品的卓越品质。

走上挂面厂厂长岗位后,徐化喜带领攻关小组,克服困难,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推出香菇浆挂面、紫薯浆挂面2个新产品,为公司新增了8000多万产值,创造利润600多万元。

他视质量为企业生命,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多年来,挂面产品质量合格率始终达100%,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公司产品先后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湖北军供产品”和“湖北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产品金奖”。

在徐化喜带领下,公司科研小组完成了“一种卷状面条成品包装竖立机”、“一种用于制面用面粉称量的新型称量机”等六项科研成果,并成功申 了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推出的多个方案经公司讨论同意后批准实施,经过改造均得到了可喜的效果,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他带动农民年增收500多万元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守文

1984年,余守文带领20名乡亲到广东顺德建筑工地和水产养殖行业打工,一边学技术,一边学管理。4年后,他在广东省顺德市勤流镇承包水面,开始进行水产品养殖和销售,做水产养殖经纪人。

1993年春节期间,余守文带领南下打工的20多人回乡创业,开始了水产养殖以及饲料销售代理,当年就创下产值1200万元,带动创业人员户平增收万元以上。

在余守文示范带动下,纪山、拾桥、蛟尾、后港等镇3000多户农户走上水产养殖的道路,带动每个养殖户年增收1500元以上,也推动了沙洋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2003年,他创建了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2004年正式投产,为12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2013年,余守文投资1.86亿元,新征土地142亩,在沙洋经济开发区纪山工业园新建技改扩规项目,建成高档饲料及膨化饲料生产线4条,年产能达10万吨。“舞龙”饲料年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280万元,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达500多万元。

致富后,余守文热心公益,累计投入资金10多万开展了结对帮扶助学计划。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捐款捐物10多万元。

技术革新让老设备焕发新生命

湖北美尔雅集团设备部长 孙合继

1999年,20岁的孙合继从老河口农村来到黄石,成为湖北美尔雅集团一名员工。为快速提升专业技能,他主动向同事请教,向师傅学,向书本学,不懂就问,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半年过后,他能独立操作和维修公司现有的设备,遇到一些别人处理不好的故障,他都能将其修好。

勤钻技术的孙合继,通过革新让老设备焕发了新生命。

2012年4月,他发现公司生产线安装的蒸汽管道使用年限较长和2004年升级改造过的疏水阀节汽效果不太好,在使用时有浪费蒸汽以及熨斗时而漏水、漏汽等问题。孙合继通过在互联 上查询,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找到一种全新的蒸汽疏水阀和蒸汽管道改造方案,带领设备部全体人员对生产线蒸汽管道进行改造,对蒸汽疏水阀进行更换,最终平均每天可节约蒸汽7吨,仅此一项一年下来就可为公司节约30万元。

此项改造成功后,他将其推广到整个事业部,为服装事业部蒸汽成本的降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亮大溪深山的农电工

宜都三新供电公司红花班台区管理员 李均

李均,44岁,宜都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红花服务班台区管理员,宜都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民工”、省电力公司“感动湖北电 十大人物”中唯一的农电工。

作为一名供电管理员,李均管辖着大溪、回马滩、广东棚三个台区320个用户,供电半径在15公里以上,辖区面积28.2平方公里。

坐船进山,步行抄表,拿着千元的工资,他一干就是14年。14年里,他用电工刀、弯刀、镰刀三件“特殊工具”巡线大山,穿坏了27双解放鞋。他所服务的台区没有出现一次非正常停电,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用电事故,没有一次搭火偷电行为发生,把线损从23%降到15%以下、把电价从每度2元稳定在0.56元左右,电费回收率一直保持100%.

14年来,李均的电话号码就没变过,4000多个日子不关机,用户啥时都能找到他。他还用上级奖励的钱帮助供区内最困难的老人,在自己不宽裕的情况下支助五保户。

做过机电维修、车间主任的李均有很多出去打工挣钱的机会,他都放弃了。李均说:“做农电工,虽然收入不高,但每次为乡亲们服务后,他们的笑脸让我很感动,自己的付出能带给别人幸福,我觉得很值得!”

他焊接的产品远销国外

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焊接工 魏丽超

魏丽超,29岁,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焊接工、襄州区劳模。

在同事眼中,魏丽超勤学习,爱钻研,肯吃苦,乐助人,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优秀的焊接能手,他只花了不到5年。

2013年,公司计划向国外拓展业务。获知消息,他白天苦练习操作,晚上苦啃理论知识,最终,他的理论成绩达到98分,平对接、横对接、角焊缝探伤等三门实践操作一次性全部优秀过关,焊接的试件达到了国际焊接体系的要求,得到了欧盟认证机构的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资质证书。

2014年,公司决定制作一台大型轨道捣固作业车YD432D-00,任命魏丽超为“捣固车专项小组副组长”,负责技术攻关。面对挑战,他多次改进焊接工艺,最终使得焊接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大型轨道捣固作业车项目一次性送检成功。他焊接的产品相继出口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巴西等国家。

如今,在导师带徒制度下,他为公司培养高级工3名、中级工51名。“魏丽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科技攻关4项,小改小革15项,创效近百万元。“魏丽超志愿服务小分队”,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讲述成才故事,开展义务帮扶,传播正能量。

暴雨中“逆行”的“排水尖兵”

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疏捞二班副班长 尹国芬

尹国芬,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疏捞二班副班长,武汉市劳模,汉阳区“岗位立功女明星”、武汉市优秀农民工。

2007年年初,36岁的尹国芬成为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一名工人。暴风骤雨时,人们往家里赶,她向着风雨“逆行”,往积水里走,排涝抢险;烈日炎炎下,她巡查设施不遗余力,疏挖管道挥汗如雨。她年均疏捞检查各种窨井5万座,疏捞进水井6万座,疏浚管道1000余公里。

2016年年初,区政府出资购置了每小时抽排能力可达到3000m3的垂直供排水抢险车“龙吸水”。为了让这台“庞然大物”其更适应汉阳城区排涝的特点,尹国芬对这台大家伙进行“瘦身”,将直径300mm的主水管道改造为3根直径150mm的出水管,使这台设备更适应于在不同场地条件下使用。

2015年7月23日特大暴雨时,尹国芬趟着齐腰深的污水,在琴台大道的渍水点指挥交通、揭盖敞井,雨水中清捞下水道,在积水中整整奋战了24个小时。2016年雨季汉阳区连续迎来4轮强降雨,她一直日夜坚守在易渍水点揭盖敞井、疏导交通,确保重点交通路段不出现长时间渍水、局部渍水能在较快时间内消退,保障了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和市民顺利出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