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刚诞生的时候,是没有“Supercar”这个概念的。但很快便出现了驾车竞速的游戏,进入20世纪,就已有专业性质的比赛以及定制的赛车,甚至在售车广告里首度生造出“Supercar”这一单词。然而,在超级跑车的萌芽时期,人们还没有熟练掌握在汽车身上应用空气动力学等知识的高阶技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给发动机开挂,弄出一些怪兽级的兵器。
萌芽时期
最早弄出V8和V12发动机的,却分别是生产船舶与飞行器的人
作为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搭载内燃式发动机的汽车、船舶与飞行器都挤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先后诞生。不过拥堵的陆地显然不是大马力发动机的成长沃土,尽管戴姆勒奔驰创始人之一的Gottlieb Daimler率先把Wilhelm Maybach设计的V型发动机给制造出来,但最早弄出V8和V12发动机的,却分别是生产船舶与飞行器的人。而且,一开始汽车似乎还没地儿安放体积庞大的大排量发动机跟配套的水冷系统,直到1913年才有赛车置入V12航空发动机的记录。那是一台排量高达九升重三百四十千克最大功率一百五十千瓦的V12航空发动机,随后力助该赛车创下多项速度记录。从此以后,航空发动机开始进入极限赛车的世界,而V12发动机则逐渐成为Supercar的标志动力——至今依然如此。
只可惜,航空发动机虽然给力,但未必所有Supercar都舍得留出那么大的空间,若是现在那些空间有限的Supercar十有八九会直接换装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一百年前的汽车工程师并不能预见到直至1973年才会有一款名为BMW 2002 Turbo的小车历史上第一次配备批量生产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幸运的是早在十九世纪末,适用于发动机的机械增压器便已出现。
那时几乎所有的著名赛车都使用机械增压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在1920年代空气动力学尚处与萌芽期,但当时的赛车工程师已懂得效仿飞机的造型,打造出流线型、低空气阻力的车身。如无意外,这些赛车工程师肯定会继续深入研究汽车的空气动力学。只可惜1930年代之后爆发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汽车工业的技术研发全都就此陷入迟滞,直到1950年代方才迎来转机,涌现出不少经典作品。
经典时期
汽车工程师已经从空气动力学里头衍生出全新的分支
尽管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全世界都在打仗,汽车工业基本被废,航空工业却因大规模的空战而得到迅猛发展,直接从活塞式飞机进化到喷气式飞机。在这背后自然伴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完善与成熟,到战争结束后,空气动力学已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入1950年代,恢复元气的汽车工业又开始流行赛车运动。各家厂商也再次推出高性能跑车,不过,这时德国和英国的汽车工程师发现:虽然汽车的动力,可轻易提升,但车速却遇到瓶颈,总会卡在某个临界点而难以再上涨,与此同时,高速行驶时车辆发出的噪音也越来越大,而这似乎不完全是路面的原因。直到1960年代初,汽车工程师终于注意到空气阻力的存在,开始在设计时加以修正,这时汽车行业才正式动手研究空气动力学,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全都优先应用在赛车身上。例如当时的F1等赛车的车身上就开始出现各种翼型导流板,车身也逐渐变得趋向于楔形。
顺便一提,在Supercar的萌芽时期,虽然专业赛车跟普通民用车之间有着鲜明的差异。但是并没有“限量发售的民用跑车”这种概念,很多定制的高性能跑车都被直接作为赛车投入比赛。进入1950年代中后期到1960年代初,欧美发达地区的上流消费群体在国泰民安的大环境下日益追求起精神享受,于是市场上渐渐冒出来明显采用高性能设定的民用车型。比如美国的Muscle car和欧洲的Grand Tourer。这大概便是超级跑车进入消费市场的开端。也是从那时起,民用量产跑车,这一群体逐渐变得特性鲜明起来。
1960年代中期。汽车工程师已经从空气动力学里头衍生出全新的分支:ground effect,即地面效应。简单来讲,地面效应就是让气流高速通过车辆的底盘时,底盘与路面之间空隙与车身上方的气流形成相对低压的区域,从而产生向下的大气压力,以便在不添加车身导流翼片的情况下增加车辆的下压力。为充分利用地面效应,工程师发明出平板底盘、扩散器等新兵器,只可惜等到赛车能充分应用它们时,已是1970年代,以致于1960年代诞生的那些传统跑车除车身风阻系数有所降低外,其实并没享受到多少空气动力学的成果。
进化盛世
涡轮增压、四轮驱动等新兵器也逐步加入超级跑车的豪华套餐
兰博基尼 Countach
进入1970年代,市面上已经出现符合当代定义的超级跑车,如兰博基尼 Countach、法拉利 308 GT4等,他们不仅性能卓越造型拉风,更继承着前辈的强劲动力、空动套件等标志性兵器,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很贵,而且稀有。
911Turbo
超跑的进化并未停止,涡轮增压、四轮驱动等新兵器也逐步加入超级跑车的豪华套餐。
先说涡轮增压,诚然增压技术乃至涡轮增压器本身都算是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62年才有通用汽车小范围试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而最终的量产普及,或许还得归功于宝马,虽然1973年宝马在法兰克福车展发布2002 Turbo时,石油危机还没有真正爆发,而且那时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一身的毛病,但可能正由于宝马这台2.0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能输出高达一百二十七千瓦的功率,而峰值扭距更有二百四十牛米,所以在石油危机爆发后,才会有其他跑车制造商跑去研发小排量、大动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1975年保时捷就推出旗下首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911量产车型911Turbo。
雷诺RS01
不仅如此,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民用领域重获新生后,还反过来影响到赛车圈,1977年雷诺给F1方程式赛车带来第一台常规赛事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1.5升的V6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在一万一千转每分迸发出373千瓦的功率,但也许是技术不够成熟的原因,搭载它的雷诺RS01赛车自7月英国站登场后,整个1977赛季只拿下过一个杆位。然而赛场上暂时的失意并不能阻止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席卷之势,从1978年起涡轮增压发动机就逐渐成为超级跑车的主流动力之一,并且自身也日趋完善。
1980年Audi quattro
同样在二十世纪后期,跟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起进入超跑装备列表的,还有四驱系统。话说早在二十世纪初,便已有配备四驱系统的赛车,主要用来参加爬山赛。但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四驱系统都被当作越野车的标准配置,特别是Jeep系列崛起之后,在很多人眼里,四轮驱动已基本等同于越野,然而1980年Audi quattro轿跑车的出现以及他后来在WRC拉力赛场上的表现,却再次向世人证明四驱系统也可以用来高速竞走,甚至能获得比前驱和后驱都要好的循迹能力,只是对超跑玩家来说相比稳定的四驱系统,他们更喜欢不安定的后驱车,尤其是大马力后驱车觉得那样才有乐趣。但站在厂商的角度,或许拥有易于操控的底盘才能安心地释放发动机的全部潜力,所以自Audi quattro登场以来,四轮驱动系统就一直是超跑圈的常客,现今仍活跃的尼桑 GT-R,法拉利FF,还有兰博基尼的多款车型均采用四轮驱动。
法拉利FF
老实说,作为一部机器,超级跑车发展到这个阶段已趋于完美,必要的功能和性能基本都有相应的水准,还高于普通民用车。而且大多数都如烈马一般,充满挑战乐趣。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变得电子化的时候,站在民用车顶点的Supercar,自然也要跟上进化的步伐。
电子时代
许多超级跑车的老忠粉丝一直在反对乃至抵抗电子化
说起来,整个人类社会的电子化与自动化,大概是从1950年的美国跟苏联竞争太空统治权开始的。在大数据计算的需求下,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都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1971年的别克MaxTrac
到1960年代末就已进化到集成电路,而后便生出微型嵌入式操作系统,而随着它与各式传感器相连接,各类电子制动化控制系统也就初具雏形。具体到超级跑车,如今被列为标准配置的许多电子控制系统却是在赛车圈修炼满级后,再回到凡间来服役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大概就是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最初,TCS只是通过ECU车载电脑和一系列传感器来维持驱动轮牵引力的电子化自动控制系统。而1971年的别克MaxTrac则被认为是首款配备TCS的量产轿车。但自从1991年被威廉姆斯车队引入F1之后,TCS对车辆极限动态的控制能力竟突飞猛进,甚至足以影响到赛事的结果,以至于TIA国际汽联不得不在1994年禁止F1赛车使用TCS等电子控制系统,而现在,TCS已成为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是大多数民用量产车型的标准配置。
而在超级跑车身上,他对于行驶安全的重要性,更远超普通车辆,但是,更完善的电子控制系统回来后,原先那些采用机械或液压系统操作的控制系统便遭到全面清洗。毕竟电子系统更高效便捷,更何况很早以前汽车工程师就已在试验电动操作操控系统,只是当年电子计算机尚未发明,做不到今天电子软件如此精确地控制而已。
例如,随TCS一起被F1禁掉的主动式悬挂系统,在1980年代还是液压控制的到1990年代却已变为电子控制。不仅如此,即便是像序列式变速箱这类纯机械操作部件也会被电脑接管,电子化后,不光换挡过程改由电脑控制,就连原本唯一需要人工操作离合器的起步动作都可以通过方向盘后的拨片转交给电子系统去完成。
尽管许多超级跑车的老忠粉丝一直在反对乃至抵抗电子化,但另一方面电子化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排斥而消退。在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通过电子系统让超级跑车变得更容易驾驭,进而实力圈粉,说不定正是厂方想要的结果,不然为啥纷纷给超级跑车设置“驾驶模式”呢?好在,电子系统只是让超级跑车更易亲近,而未必有损原本的霸气。
新能源进行时
特斯拉这般迅猛的电动车都只能算是轿跑
Porsche 918 spyder
Mclaren P1
Ferrari Laferrari
但从Porsche 918 spyder、Mclaren P1、Ferrari Laferrari等几款混合动力超跑标杆型车型的动力配置来看,电动机之于超跑仍然只是个辅助动力。仅靠一款奥迪R8 e-tron并不能证明电动车已成为超跑界的主流,不过在电动机统治超级跑车之前并不妨碍超级跑车制造商继续发展混合动力、低排量小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气变速箱等能够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新世代兵器。顺便一提,虽然尼桑GT-R等当代超跑都把双离合器变速箱列为标准配置,但这跟节油环保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1940年代被发明出来,并1980年代投身赛场,包括大众给高尔夫MK4 R32配备双离合气变速箱,都只是纯粹想用更快的换挡速度来换取更多的加速时间而已。
尼桑GT-R
在新能源时代超级跑车该如何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超跑必将拥有新的兵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