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1月4日下午,因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救出12人而广为人知的“映秀好人”杨云青在映秀镇的家中突发脑梗逝世,享年69岁。 1月6日被安葬在映秀二台山,享年69岁,对面就是映秀公墓,葬在那里的妻子,与他遥遥相对。
6日上午8点,杨云青出殡下葬,很多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当年获救的张春梅、尚婷来了,杨云青和妻子刘明玉所在的“无名”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来了,十里八乡的亲友来了。在映秀的老街上,亲友们为这位德高望重“映秀好人”送行。“酒席都摆了100多桌,都来为他送行,前前后后来了1000多人。
杨云青:今年68岁了,9月份满69岁,就吃69岁的饭了,1950年生的。
杨云青:弟兄三个, 一个姐。
杨云青:我就住在映秀小学里面。这个茶楼的 门口就是我的家,里面就中华是小学。
杨云青:一震就震到解放(1949年)前。
杨云青:两个沙厂,两台吊车,两栋楼房,都是一楼一底的。有个农家 乐,一个鱼塘,鱼塘就是养的岷江里的野生鱼。–地震的时候损失的鱼都 要值100万,都是这么长的。
杨云青:9个。
杨云青:爱人,一个儿子,媳妇儿(儿媳妇),两个孙子,女儿女婿, 一个外孙子,还有个大女儿,–大女儿是一个人。
杨云青:嗯,它摇得不凶,保险公司的铁皮文件柜多轻的,摇得“当 当”地响,这下保险公司的门也在摇,我第一反应,往外跑,刚跑到大门,一下就摔在地上了,我看到过来的轿车跳有40厘米高,上下跳,跳了过 后开始左右甩,那时就开始倒房子了,当时心里在喊,完了完了,老天爷要 收人,但是嘴上喊不出来。倒房子,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房倒楼塌,呼天 喊地,一个都少不了。 当时你知道映秀四周都是山,倒房子,就相当于建筑工地上有很多拉 砖的自卸车,把液压打起来,倒砖哗哗哗的,四周的山塌了,这边房子也塌 了,就听到银行的废墟里有人在喊,那儿又挨到银行的,外面在喊“杨易、 杨易”,结果那个女娃娃压死了。
杨云青:我怎么不认识,我以前经常在那儿给单位交款。
杨云青:映秀木材服务站,在那儿打工,每天收伐木款。
杨云青:以前是在那儿打工,后来,就没在那儿,就回来自己开吊车, 弄沙厂弄鱼塘。我给爱人说,60岁我们就不做了,因为她没出去耍过,一个农村的妇女,一天就只晓得照顾家里面,我就说,60岁,我就带你出去耍一下,买了一台车。结果”5·12″她就走了。
杨云青:袁秀芳。
杨云青:带她去耍,因为她坐不了客车,坐公交就晕车。我就买个车, 自己开,走得慢些,毕竟我们两个结婚四十年。
杨云青:四十年,她大我一岁,任劳任怨的。一个农村妇女,两个人结婚从没有想到有几百万的家产,两个人是不是很辛苦?我说带她去耍下, 结果地震了,她走了。塌了过后有灰尘看不到,最后有10分钟的时候,灰尘往上升了,能见度有2米高的样子,我就往学校走,从映秀电厂的废墟上回去,回去翻到学校里去,上去救了几个,看到那些娃娃满头都是灰,校长在那儿喊:“天啊,救救我孩子,救救我学生。”
杨云青:不是,他在喊“天啊,救救我孩子,救救我学生”。
杨云青:嗯。
杨云青:他现在不知道在映秀还是在都江堰,我很久没跟他联系了,因为他退了。
杨云青:“天啊,救救 我孩子,救救我学生”,他脸上、身上都是血,我就说,谭校长,你要冷静,首先你要看下有好多学生,有好多老师在里面,你作为一校之长,要做到心中有数。他算了一下,学校总共有500多个学生。
杨云青:外面有140多个,救出来的,就只有200多个,遇难了200多个。教师是42个,埋了22个,最后22个老师被救了两个出来。
杨云青:他跑出来了,他是受伤了。脑壳都挨了一下,反正不凶(伤势 不严重),这边(半边头)全是血。
杨云青:我倒不知道什么名字,那个朱大娘(朱群学,吴永刚奶奶)在那儿喊(娃娃的名字)。
杨云青:跑出来6个,有3个跑回去拿书包,还没跑到教室,房子一倒就压在那儿了。
杨云青:这儿2点28分,地震过后又有10多分钟才往学校赶的,赶到学校去救了两个下来,这下我又问我儿媳妇,看到她婆婆没有,她说“没有”。 因为我儿媳妇都是从房子里面爬出来的。我就上街去找她,我开的小卖部, 她负责进货,我就在批发店那儿喊“袁秀芳、袁秀芳”,结果下面有个人答 应我,他说在这儿,我以为他们两个一起压在那儿,结果我去把那个刨开, 上面一个广告棚子下来把他压在下面,背后顶了一块砖有这么大。我刨开 了,准备拉他,这下又摇起来了,那个房子歪了,我怕它倒下来,我就跑到 后面去,等一会儿没摇了,我把他弄出来,拉起来,我说“搞快点走”,是 一个男的,我现在都搞不清楚他叫什么名字,我找我爱人没找到,都下午6 点了。
杨云青:找了建行,五金公司下面到处都去找了,没找到。
杨云青:救出两个。我就在街上找她,街上又救了一个。下雨后,就不 准在河坝里停了,有人喊到球场坝里去避难。
杨云青:当时政府还是有些管事的,就喊都要上去,我跟经理就拿着伞 挂在桂花树上,两人就在那儿背对背坐着,那天晚上下大雨。
杨云青:当天晚上都没有救了,黑了,没有手电筒,什么都没有。
杨云青:已经掏不出来了,12号下午就弄了一下午了,13号又去的,都找不到。
杨云青:有堰塞湖,害怕暴(决)堤。因为33年(1933年)堰塞湖暴 过,淹死了很多人,大家都喊“不准在低处坐”,都在高处坐。
杨云青:1933年,叠溪地震,全城建筑坍塌,并引发水灾。伤亡人数超 过2万。
杨云青:政府就不准在低处,都在山上球场坝去躲着。
杨云青:那天是一两千人。商家弄彩条布,拉起来搭了棚子。晚上下 雨,一会儿又死一个,一会儿又死一个。晚上冷,想烧火,有人喊不准烧, 害怕地气点燃,看到天上飞机在飞,就喊“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结 果一会儿又走了,因为当时有电线,直升机下不来,13号把高压线剪了。
杨云青:没有睡觉,就在那儿坐着。
杨云青:13号,我从上面下来,我儿子从都江堰永宁隧道回来,把他妈 找到了,找到了就来喊我,她被一个80厘米长、24厘米厚的砖砸在头上…… 然后找铲车推路,把她弄出来,就放在派出所的坝子里面。
杨云青:工地的车间里面,刚刚开进去半个小时,就落下来压烂了。
杨云青:13号把路没有推通,14号早上推通了,我从球场坝下去,当时 电厂的小范在开吊车,我就说“小范你下来,我来开,你回去救你们单位上 的人”,小范就下来了。
杨云青:9点坐上,坐到24号凌晨3点。
杨云青:啊,将近坐了10天,每天在吊车上至少是20个小时。
杨云青:没有人替。一直在上面,人就是一个精神支撑,原来我们工地 上浇混凝土也是24小时、24小时地干。一直我开吊车,他们(部队)没有来 的时候,我们就村民组织去,我们村上有个叫吴泽全的。
杨云青:他是农民,当地的。他埋在房子里面,那儿整了几个小时都 没弄出来,这下部队他们过来了,我就又到学校现场去,在学校现场第一天 是救了周红梅,14号救张春梅没救出来,下雨我就找了一个门板给她盖住, 捡些烂衣服把她遮住,我说“你要坚持”,三医院的给她喂水,15号早上又 去,把上面弄开,我就喊他们,我有个侄儿叫马林清,我喊他帮着把大梁割了。我有一瓶乙炔一瓶氧气,喊武警把它拿出来,他们用风镐把沟槽筑的水 泥铲了,割断钢筋,才把张春梅救出来。张春梅救出来过后,现在高位截肢,离不开轮椅和双拐。
杨云青:不行了,就把上海消防喊过来。
杨云青:他们坐直升机过来的,20多个,带着大型的机器,我吊车给他 们吊上去,才把尚婷救出来。
杨云青:是14号凌晨。
杨云青:是成都武警指挥学院刘凯平教导员带了22个战士,走路上来 的。消防官兵14号第一批坐直升机过来的。
杨云青:那肯定。后来我在吊车上救的时候,上海消防就过来了,四川省消防总队那个战训处处长,那个时候是处长,这个时候是部长李大军,他就问我姓什么,我说我姓杨,他说他姓李,叫李大军。消防特训支队的参谋长罗明强就说:“老杨,人休息,机器不能休息。”我说:“你放心,只要你们在,我就在。”我就一直在那儿,有些时候我累了,就喊我儿子来弄一 下。15号,车子不够用了,因为电厂有两台,我就跟我兄弟杨云春一起去找 电厂的书记吴耿跟车队队长,他们在用,我们两兄弟就给书记下跪,就说把 吊车拿来救学校里的孩子,书记跟队长就把我拉起来说:“老杨,起来、起 来。”就喊驾驶员把车子放下来,让我开到学校里去。那台车子就给我儿子 开,学校、电厂、派出所、幼儿园,他年轻嘛,哪儿发现有生命迹象他就去 (哪儿)。 我就一直在学校里,尚婷救出来过后,就基本上没有生命迹象了。19 号,我把学前班那个防盗门用吊车钩钩起来,一道门下连压9个,那些娃娃 都跑在门口了……
杨云青:熟。
杨云青:结婚好多年了,就只有这一个,到现在都没有娃儿。
杨云青:到现在都没有娃娃。
杨云青:不晓得。
杨云青:映秀好人。
杨云青:没有,平民英雄。
杨云青:央视主持人张泉灵采访我的时候,她说:“杨大哥,你救这么多人,有没有给你奖励?有没有证书?有没有奖金?”我说没有,我说我救 人不是为了奖励、名誉和金钱,而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些娃娃, 能够救出来的把他们救出来,救不出来的把遗体弄出来,交给他们父母,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没想过什么。地震完了,要给我评个什么,没想过,不想,因为名誉和金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最大的幸运就是国家领导人接 见了我。
杨云青:再婚了。
杨云青:2008年11月12号,是通过人介绍认识的。
杨云青:她是马尔康粮食局的。
杨云青:对。
杨云青:没有,地震过后住板房,她也上来了,她的房子也垮了,我们什么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好多人都找不到饭吃,她就说找几间板房开个小吃店,取名叫“’5·12’震中小吃店”。最后看到吃饭的人多,小吃店光是卖 稀饭、包子、馒头又不行,为了卖中餐,又把它改成“震中饭店”,就这样开了3个月,我们县长就跟我说:“老杨你带个头,开始重建了,你带头拆了。”县长一说,我立马就拆了。
杨云青:重新分了房子,房子分在河边上,但是我60多岁了,就交给儿 子,不能一直做,毕竟身体不行了,还有岁数大了。
杨云青:反正都江堰有房子,映秀也有房子,要回去嘛就回去,上面住 一段时间,这儿住几天。
杨云青:中滩堡村桤木林组的。
杨云青:他们四个家庭,应该说唐小红要好些。
杨云青:走不出来,刚地震那会儿,整个人一下子走不出来,我都是差点去跳河的。
杨云青:就是2008年。
杨云青:七八月时,一个将军喊我过去散心,我就到贵州、上海、山东 走了一趟,他们说,活下来不容易,你要好好地活,不要去东想西想的,后来慢慢走出了心理阴影。
杨云青:我开吊车的时候,主要是给上海消防、山东消防,最后我到上海去,上海的那个将军晓得我吊车被砸烂了,就说送我一台吊车, 我没要,我要了一台消防车,交给政府,上海消防那个参谋长喊我儿子开,给儿子解决个吃饭问题,结果儿子开了几天不去了,我就在那儿开了两年。
杨云青:镇上开,一个月800块钱。
杨云青:能拿给你不错了,我原来的初衷是想组织义务消防队,但是工资在哪儿拿?钱在哪儿?加油在哪儿加?我就把它捐给政府,都写的是上海消防捐映秀镇政府。
杨云青:嗯。
杨云青:还是映秀的?
杨云青:包括映秀好多他们来采访喊我去,他们不愿意接受采访,不愿意勾起伤心事。
杨云青:不会接受采访。
杨云青:因为前面拍电影都找过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