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在上海打造机器人“未来工厂”六股热

综述:瑞士ABB集团在上海打造机器人“未来工厂”

上海9月16日电 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的机器人上海新工厂和研发基地日前破土动工,一个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未来工厂”将在中国诞生。ABB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彼得·博塞尔等集团高管和上海市政府官员共同参加了奠基活动。

“建设新工厂是ABB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博塞尔说。他指出,相比ABB在全球的另外两家机器人工厂——瑞典韦斯特罗斯工厂和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工厂,上海新工厂更大、更先进。

ABB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随着中国制造的日益进步,ABB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2005年,ABB决定将其机器人业务重心转移至上海,当年3月ABB在上海制造的第一台机器人下线。2006年初,ABB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正式迁驻上海,ABB成为最早在华开展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跨国企业之一。

ABB看好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正从“制造”转化成“智造”,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中国柔性化、定制化、精益化的生产是大势所趋,这为ABB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ABB集团认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ABB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结合,ABB的机器人制造将如虎添翼。

“未来几年,ABB机器人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提升。这需要我们生产更多类型机器人并拥有更大产能的工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ABB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事业部总裁安世铭说,上海新工厂将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制造生态系统。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志强说,截至目前,ABB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7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ABB中国的业务不仅为中国提供产品,还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15%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互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ABB将抓住这一机会,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与中国进行深度合作与发展。”

ABB在中国的“未来工厂”项目是外商看好并深耕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以ABB新工厂所在的浦东为例,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介绍,浦东开发开放29年来,吸引了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逾2200亿美元。

中国各级政府也承诺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将继续做好‘金牌店小二’,需要什么服务,我们的电话24小时都能打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

还想了解更多热点板块 主力动向 资金情况嘛 赶快下载证券之星AAP吧 各种数据 新闻 信息因有尽有。

中国长城:扣非同比扭亏为盈,信息安全整机业务大幅增长

中国长城 000066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郝彪 撰写日期:2019-09-02

事件: 公司 2019年上半年营收 43.30亿元,同比增长 4.6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减少 42.82%;扣非净利润 0.75亿元,同比增长 869.20%。

投资要点 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 毛利率显著提升: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2.82%, 主要系去年同期处置东方证券股票获得 3亿多的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则扭亏为盈(去年同期-0.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869.20%。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1.38%,同比提升 4pct。费用率方面, 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提升 0.50pct、 2.08pct,管理费用同比减少 0.41pct,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 2.17pct。

受益于自主可控, 信息安全整机业务增长超预期: 分业务看, 高新电子、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电源产品受益于自主可控,均实现不同程度的高质量增长。 高新电子营收 13.96亿元,同比减少 9.22%,毛利率25.44%,同比增加 8.32pct, 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 PK”体系在装备上的应用,并加快军兵种业务的拓展,顺利完成陆军订货合同签订。 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营收 9.75亿元,同比增长 42.41%,毛利率29.66%,同比增长 11.26%, 是公司业绩最大亮点。该业务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系以下几点原因: 1) 自主安全业务销售收入、市场合同实现数倍级的增长,基于“ PK”体系的整机产品在国家某重点升级替代项目中占有率第一,在档案、互联 、金融、公安等多个关键行业获得订单并打造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2)在国有主要大行、区域银行市场订单实现双增长,并在保险、证券等领域取得突破; 3) 开拓电子医疗领域,打造基于 PK 体系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体系和方案,实施云计算产品和方案在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和服务的试点示范项目。 电源产品营收 14.96亿元,同比增长 6.89%, 主要是抢占了国内自主安全电源主要市场; 毛利率 13.18%,同比减少 1.56pct。

继续加大芯片研发投入,适配和产能提升是未来重点部署方向。 目前公司基于飞腾平台的终端和服务器产品性能继续保持行业内领先,FT2000+服务器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新四核系列产品正加速研发。 PK体系已与 400余家企业合作推广, 生态逐步完善,同时启动基于 PK 体系的数据中心建设,强化适配中心技术力量、加快与合作伙伴的适配进程。此外公司也在进一步扩充整机产能, 目前公司已具备 200万台/年的整机产能, 生产直通率为 97.2%,开箱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 湖南长城自主安全整机 100万台产能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山西、郑州新的基地亦进入建设期,均为后续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 2019-2021年 EPS 分别为 0.36元/0.43元/0.52元,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0/25/20倍。 自主可控有望在明年大规模放量,公司的 PK 体系作为国内生态最完善的国产化体系,将持续受益,考虑飞腾股权转让加快, 维持“买入”评级, 维持目标价 14.02元。

风险提示: 产能扩展低于预期;自主可控推进不及预期。

中联重科:中 业绩靓丽,将继续受益更新周期

中联重科 000157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陈显帆,周尔双 撰写日期:2019-09-05

事件: 公司 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23亿元,同比增长 51.2%;实现归母净利润 25.8亿,同比增长 198%(业绩预告区间是 24-27亿);扣非归母净利润21.1亿,同比+226%,符合业绩预期。其中 Q2单季实现营收 132.5亿,同比+58%,归母净利润 15.7亿,同比+223%。

投资要点n 主营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将继续受益更新周期: 分行业看,工程机械板块中混凝土机、起重机(包括工程起重机和塔机)、土方机械等其他工程机械和产品分别实现收入 75亿、 110亿、 25亿,同比增长 31%、 95%、13%,主营产品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国内产品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前三; 农业机械收入 9.1亿元,同比-2.6%,开始趋稳。

工程起重机+混凝土机作为后周期品种迎来更新高峰,受益于更新换代、环保趋严等因素销售持续旺盛,接力挖机增长。上半年行业汽车起重机销量为 2.3万台( +50%)。预计起重机 2019-2020每年更新数量为 3-4万台,预计 2019年销量增速为 30%以上; 2019-2021年每年泵车的更新数量在 7000-9000台左右,对应 2019年销量增速在 40%以上。中联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销量增速高于行业。

塔机受益于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而供不应求,公司作为国内市占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呈现量价齐升趋势,塔机收入在上半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下半年依旧维持高增长。

n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 综合毛利率 30%,同比+4.4pct。 分产品看, 混凝土机/起重机/其他机械和产品/农机机械的毛利率 分 别 为 27.4% / 32.2% / 26.2% / 10.4% ; 分 别 同 比+5.2pct/+3.8pct/-1.3pct/+0.2pct。综合毛利率提升原因为: 1)主营产品持续产销两旺,规模效应明显; 2)附加值高的 4.0新产品以及国六泵车等开始销售,拉高了整体的毛利率。销售净利率为 11.6%,同比+5.8pct,其中 Q2单季净利率为 12%,环比 Q1增长 1.12pct,自 2018年以来逐季增长; ROE 为 6.5%,同比+4.3pct,提升明显。期间费用率为 16.9%,同比-2.4pct,其中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 5.7%,财务费用率 2.8%,同比分别-1.1pct, -1.5pct。公司费用控制严格+规模效应使整体费用率下降。

n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营运能力明显提升: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 35.8亿元,同比增长 124%,经营性现金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 115天,同比减少 2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02天,同比大幅减少 73天,营业周期已接近上一轮周期时的健康水平,主要系公司保持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收款速度提升,营运能力大幅提高。

n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公司的高空作业平台开局良好,产品受到客户广泛好评,有望成为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

土方机械强势进击市场,完成全国省级销售服务 点布局,其油耗、效率优势突出,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同时公司还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上半年推出多款 4.0产品。全球最大的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已稳步达产,高空作业平台臂式智能产线实现量产,此外还有规划建设中的搅拌车智能制造产业园、液压关键元件产业园,公司智能化将再上台阶。

n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0/2021年的净利润是 42、48、 53亿元,对应 PE 为 10/9/8X,给予“买入”评级。给予 2020年目标 PE 10倍,对应目标价 6.14元。

n 风险提示: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广电运通:中标农业银行新款金融智能设备采购

广电运通 002152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洋,刘畅 撰写日期:2019-01-18

中标农行超级柜台订单。广电运通2019年1月19日公告,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新款超级柜台及辅助设备入围项目(招标编号:GXTC-18120062)中,成功中标项目第2包:

现金类超级柜台及辅助设备。

预示银行开启新一轮智能设备采购。根据广电运通官 展示的智能金融系列产品,我们预计本次农行采购的智能设备,不仅包含了银行柜台业务还能满足大额现金的存取款的需求。

进一步丰富了无人设备的功能。农业银行作为五大行之一开启新款超级柜台设备招标,预计为金融智能设备采购大潮拉开了序幕。全国银行 点接近22万个,按照每个 点采购1台,一台售价7-10万元,市场空间接近154至220亿元。目前产品主要供应商包括广电运通、恒银金融。

销售策略追求质量。我们预计广电运通本次中标项目第二包,即实现了进入农行新款设备供应商也从量价上得到了平衡。行业过去凭借低价竞争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

公司回购稳步进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已回购公司股份数量1856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6%,购买的最高成交价为6.48元/股,购买的最低成交价为5.46元/股,支付总金额为1.13亿元。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收入分别为49.89、60.21和72.2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51、8.89和10.66亿元,每股EPS 分别为0.31、0.37和0.44元。

恩华药业:业绩稳健增长,研发创新快速推进

恩华药业 002262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舒畅 撰写日期:2019-04-23

事件:

恩华药业发布2019 年一季 :实现营业收入10.49 亿元,同比增长13.31%;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同比增长23.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同比增长23.93%;基本每股收益0.12 元。

点评:

业绩稳健增长,费用率控制良好:2019 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销售费用率33.31%,同比增长1.02pct;管理费用率4.42%, 同比下降2.95pct,两项费用率整体控制良好。

核心品种快速放量,工业端持续高增长:公司工业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阿立哌唑和度洛西汀四个新品种受益于医保目录调整和新一轮招标持续快速放量,老品种齐拉西酮、丁螺环酮和依托咪酯等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公司麻醉、精神和神经产品线仍然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公司工业收入未来有望保持高速稳定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研产品不断丰富: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0.40 亿元,占收入比重为3.81%。随着研发力度的持续加大,公司研发管线不断丰富,其中普瑞巴林、鲁拉西酮、地佐辛、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等都是极具潜力的大品种。一致性评价方面,利培酮普通片、利培酮分散片、氯氮平片、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已申 并获得受理,其中利培酮普通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现场核查,预计随着产品一致性评价的逐步通过,现有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我国中枢神经药龙头企业,受益于医保目录调整和新一轮招标,业绩增长显著提速,长期发展值得期待。预计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65、0.81 和0.98 元,对应PE 分别为20、16 和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龙头,2C业务异军突起

科大讯飞 002230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 分析师:徐鹏 撰写日期:2019-09-10

智能语音龙头,攀登人工智能新高地。讯飞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极少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我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公司智能语音核心技术代表全球最高水平,在国内语音市场中占有70%以上的份额,名列第一。2018年,公司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摘取了十二项国际第一,核心技术始终保持国际领先,进一步为公司各产品的市场竞争树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在关键赛道上,随着实际应用场景的数据驱动+专家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司“领先一步到领先一路”的格局持续加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平台赋能+赛道下沉”打造多层次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在“平台”方面,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数量由2014年的3.7万,大幅增长至2018年的92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3.3%;开放平台的应用总数也由2014年5.4万个,增长至59万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8%;随着越来越多开发者接入,越来越多的应用上架,讯飞开放平台生态逐步完善。在“赛道”方面,讯飞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构建垂直入口的刚需+代差优势,现已覆盖全行业的智能产品及服务,引领在消费者、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能客服、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2C业务高歌猛进,公司AI业务迎来落地元年。2019年H1,公司ToC业务开始发力,营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ToC业务实现营收15.76亿,同比增长45.45%;ToC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37.28%,毛利占比达39.79%,相比于2018年H1,分别提高3.52pct、2.47pct。公司持续强化AI技术制高点与场景应用的结合,培育和打造AI消费产品和服务。展望未来,公司消费者业务有望加快规模化落地进度,进一步让C端客户体验到人工智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生活便利与科技进步。公司AI技术将进入应用红利兑现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15.04亿元、166.29亿元、236.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2亿元、13.02亿元、19.59亿元。EPS分别为0.41元、0.62元和0.94元,对应2019-2021年动态PE分别为87.4倍、57.9倍和38.5倍。考虑到公司国内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龙头地位,AI业务已进入业绩兑现元年。我们看好公司智慧教育、智慧政法、智慧城市等业务进入持续爆发期,首次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创新业务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

九阳股份:增长动能清晰,业绩重回稳健增长周期

九阳股份 002242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金星,甘骏 撰写日期:2019-04-29

事件:

九阳股份发布2019年一季 ,2019Q1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14.7%,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10.9%,扣非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8.3%。公司同时披露:选举韩润女士为公司副董事长。

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小幅下降,符合市场预期

2019Q1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14.7%,基本延续了2018H2的营收增速(+13.8%),并且略有提升,符合市场预期。拆分来看,19Q1内销收入增长10%左右,其中线上增长依然快于线下,但线下渠道保持正增长。向SharkNinja的关联交易出口成为新的收入增量,预计19Q1该部分订单贡献收入增量1亿元左右。19Q1新品的出货暂时较少,预计从19Q2开始有明显贡献。

成本红利和费用增加相抵,盈利能力小幅下滑。受益于2018Q4以来原材料价格的下行,公司19Q1毛利率同比上升1.2pct至32.7%,与此同时,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3/+0.9/+0.4/+0.1pct,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10万左右,19Q1所得税率有所提升,最终单季净利率小幅下滑0.3pct至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略低于收入增速。

19Q1应收项目同比依然有明显增长,同时预收款项同比仅增长5%,预计跟对部分经销商增加授信有关。18年末备货正常出货,2019Q1存货5.7亿元,环比下降1.8亿元。

业绩展望:增长动能清晰,业绩重回稳健增长周期

收入展望:随着公司的产品和品牌升级,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经营成果,并且渠道经过前期调整后进入正循环,预计将全力配合公司深化自有渠道布局,持续拉动公司重回增长轨道。此外,和SharkNinja的协同发展将贡献新增长点。我们预计2019年公司收入依然能够实现10~15%增长。

净利润展望:高单价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预计将利好公司毛利率,虽然公司将在品牌广告和渠道支持上继续投入,但世界杯广告和其他广告预算的减少有望降低销售费用率,预计扣非利润增速在19Q2将出现提升,但由于18年非经常性收益较多导致利润基数较高,预计19年归母净利增速仍慢于收入增速。

业绩进入稳健增长周期。我们预计管理团队大概率能够完成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不低于11%,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不低于8%。

预计新的增长动能会逐步显现。2017年,公司控股股东完成对美国吸尘器龙头SharkNinja的收购,迈出全球布局的第一步,在坚持九阳品牌“定位厨房,升级厨房”发展战略的同时,控股股东有望通过全球版图扩张,突破在中国厨房小家电市场的增长瓶颈,同时通过海外资源和九阳股份的协同发展,为九阳股份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经过2016-17年的调整和尝试后,公司的“价值营销”战略开始见效,公司收入重回稳健增长周期。19Q1公司收入和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扣非业绩进入稳健增长周期,新的增长动能也有望逐步显现。

维持2019-21年EPS预测为1.07/1.24/1.41元,对应PE为20/18/15倍,对应现价公司股息率在4%左右,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因业绩重回稳健增长周期,市场有望重新认识公司的优质消费品属性,资产价值存在重估可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需求不及预期;2、新品牌本土化较慢;3、市场竞争加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