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主最头疼的问题是机油,看这台2010年的A6L2.8烧机油怎么修

新年伊始,2022年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一台烧机油的奥迪A6L2.8。这位大哥和我约定的时候还是2021年的十一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一直无法过来维修,好在如今风平浪静,终于可以放心的出来走动,于是就在新年的第一天把车开了过来。

这台经典的老A6L2.8,车身板正、身段迷人,可问题是烧机油严重,而且还有加速抖动发动机故障灯亮的问题。

曾经的他在路上秒天秒地秒其他车,充沛的动力和宽敞的空间是这款车最受人欢迎的地方,壳是如今,动力不再,英雄迟暮……等待他的是什么?是主人的抛弃还是成为二手车贩子手中赚钱的筹码?

2010年生产的他,如今已经11岁了,对于车子来说,11年已经算是步入中年。比喻成一个男人,18至于30之前是“日立”,30开始是“微软”,40之后就是“松下”了。这台车,就在“微软”和“松下”之间。

接近三十万的公里数,让他的很多机件饱受磨损和摧残,除了发动机的问题之外,还伴随着底盘松散和过坑过坎异响。

故障码来看,进气歧管有问题,里面的辊轴卡住了。二次进气孔里面肯定被积碳堵得死死的。

同时缸内积碳也很严重,导致气缸压力过高(积碳会引起压缩比过大),冷却系统则是长期漏防冻液。问题是常年累月的积累造成的,积劳成疾,积重难返啊。

顶起来放掉机油和其他油水液的时候发现,底下到处是漏油和漏防冻液的痕迹,大体可以判断出发动机漏油及全车水管水道的老化渗漏非常严重。

断开发动机线束和车身之间的联系,断开一切水管和油管与车身之间的联系,准备掏出发动机。

松开底下元宝梁的螺丝,举升机举起车身,发动机就和车身彻底分离了。

整个发动机就这样被掏出来了。到了底下,位置空旷,平时因为机舱内狭小的空间碍手碍脚不好拆的部位也可以甩开膀子随便拆。

看看,发动机前面红色的印子,就是漏防冻液干涸之后的结晶物,难怪车主说,三天就要加一壶防冻液。

漏油非常严重,漏下的机油滴落到排气管隔热套上,蒸发之后变成难闻的味道,然后被空调系统吸入驾驶室内,难怪车主说只要开空调就有烧焦的味道。

事不宜迟,赶紧开拆。快过年了,每一台车,我们都是尽全力的抢进度,万一到时候有个什么特殊情况,车子不能按时交,导致车主没车开,那就对不住人家了。

两位小哥左右开工,飞快地剥离发动机外围的线束和管路,看看发动机前面,漏防冻液估计不是一天两天了。

小哥迅速拿起进气歧管, 故障的就是这个玩意,全新的8000+,拆车的2000+。但是拆车的未必是好的……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抉择。

拿掉气门室盖,看到一个不是很干净的发动机内部状况。有一些黑色的油泥,但是不多。唉,机油很关键啊,便宜没好货啊。

拿掉两边的气门室盖,其实这个车漏油最厉害的就是气门室盖垫,六缸发动机最爱漏油的也是这个部件,基本上两三年要换一次气门室盖垫,好在位置非常容易拆,不麻烦。

拆掉后面的链条系统,2.8的四个链条轮都是带VVT调节的,所以这款车安装正时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链轮的位置。

准备拆掉链条张紧器,这款2.8的链条张紧器和3.0T是通用的。

拿掉凸轮轴之后,发现发动机内部也没想象中那么脏,但是和那些用全合成机油的车相比,也不算干净。

更换六个火花塞,绝对不是原厂的,但是也不是杂牌的,用着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不知道型号和热值匹配不匹配。

小伙抬起气缸盖,V6的发动机有两个气缸盖,气缸盖需要在大修的时候做一个翻新的强化。

拿到气缸盖之后,可以看到活塞顶部。照例都是积碳,这款2.8的活塞设计的时候有些缺陷,大修的时候需要改进和强化。

把整个缸体抬下来,拆掉后面的大盖子,可以看到链条系统。这款车的链条是不会拉长的,但是轨道是塑料的,已经磨了接近三十万公里了,既然拆了就一次性地换干净吧。

拆掉链条系统之后,就可以分解缸体了。这个缸体老实说不是特别干净,洗完给车主以后按时保养,并使用全合成机油。

分解大瓦,很明显,大瓦上积了一层黑色的油泥,不是很厚,但是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挨个取出活塞。庆幸的是活塞没有拉伤,郁闷的是这款活塞是没改进的,就算没拉伤还是得换总成。

其中一个缸的活塞,气环对口的,这会导致严重的曲轴箱窜气。同时油环被积碳堵塞,这种一体式油环很容易被积碳堵塞,堵住之后就失去刮油的功能,就会造成烧机油。

全套加强版的气门导管伺候,24根定制的气门导管,按宝马和奔驰的配方做成奥迪的形状。希望可以解决配气机构漏机油的问题。

镗缸师傅的 红面包车,在我的文章里出镜了无数次了。慢慢一车散件装车带走,给我洗干净修复好。

因为气门导管松旷,所以把所有的气门导管都敲掉了,换上新的气门导管。

这些就是换下来的气门导管。奥迪的气门导管总体来说没有宝马奔驰的耐磨,也没有丰田的耐磨。

磨成椭圆的气缸必须镗缸下缸套修复。铝合金的气缸壁就是没有铁气缸耐磨,现在新的EA839的机器出厂就是镶铁缸套的,所以你们也不用再对镗缸这种修复工艺指指点点了。

底盘松旷,过坑吱嘎响的问题就在这里。摆臂胶套开裂了,我知道很多车友会说,直接换胶套省点钱不行吗?行!当然行!但是在这个车的摆臂球头那一端也不行了。

更换原厂配套的上摆臂,当年这款车生产时提供的原厂售后摆臂一千多一根,如今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价格,挺划算的。

下直臂连衬套带球头都废了,直接换总成。都知道这款C6支臂容易坏,B8和Q5弯臂容易坏。

本来只是想换一个后减震器的胶块,可是拆下来之后发现……

后减震器直接就弹不出来了,已经没有任何减震的效果,换新的吧,也不贵,四百多一根原厂配套的。

那就连减震器和胶块一起都换了吧,一了百了。这款A6的减震器便宜,换成奔驰的,估计两倍价格打不住。

好啦,这跟减震器,我估计撑个五年没多大问题。如果我去买二手德系,肯定选奥迪,因为配件便宜啊。

半轴内球笼套子破了,好在发现的及时,换个球笼修理包就能解决问题了。貌似服务站是要换半轴总成的,售价3000左右。

清洗喷油嘴是每一台车的例行检查项目。六个喷油嘴,检查出两个有滴漏的情况。

什么叫滴漏呢,就是断电之后,没有断油,还有油从孔里面喷出来,这种喷油嘴就不能用了,必须换新的。

进气歧管之前 卡滞的故障,正巧家里有个多的进气歧管,给他试试,如果好用的话,就送给他好了。不过后来发现,家里那个也一样卡滞

经历了一天半的时间,因为元旦镗缸师傅放假,所以多用了半天。加工好的东西都送回来了。

送回来的东西还不能直接用,超声波清洗只是一个大概,要自己进一步的清理和除胶,又是一个枯燥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小哥还是异常认真的去做了。

底盘松散除了上下几根摆臂的问题之外,更深一层的隐患在于元宝梁衬套。我们让镗缸的师傅用压床帮我把衬套换了。

这个衬套,平时是没法换的,必须把元宝梁拆下来才能换,如果现在不换,日后估计车主想换都没法换了,因为没事谁去拆元宝梁啊。

镗缸下缸套的强化缸体已经待命,在大瓦上涂抹专用的组装油,比涂机油更加能够保护首次启动的发动机。

放置好曲轴,这个曲轴也被洗得雪白锃亮,和来时的乌漆墨黑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盖上大瓦之后,使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力矩和角度拧紧大瓦螺丝,这对于大修发动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下一代A6L2.8的活塞和改进版活塞环,加厚的气环密封性更好,波浪油环则不容易被积碳堵塞,这是治理烧机油的关键。

使用专用的漏斗安装活塞,这些工具都是我们自己定做的,对于修发动机来说是非常方便和安全的。

小瓦螺丝一样要按规定力矩和角度拧紧,大小瓦的松紧度,关系到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和安全系数。

崭新的活塞和锃亮的气缸,这是一台好发动机的基础。希望车主日后能使用汽油添加剂,不要让积碳占领这个重要的位置。

再次检查一遍大瓦的每个螺丝力矩,修车不能嫌麻烦,小心仔细总不会错的。

盖上中油底壳,这块东西是安装机油泵和油底壳的载体,属于发动机的下躯干部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