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珠海航展中国军品撷英

  每两年举行的珠海航展今年恰逢千禧年,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航空航天厂商参展,参展飞机约100架。综观国际上的多个航空展,主办国总是声势最浩大。在2000年11月6日~11日的为期6天的第三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的两家公司和航天工业的两家公司分别派出庞大展团参展。在实物方面,展出了Y8F200运输机、“新舟60”支线客机、直-11直升机、直-9武装直升机、歼7战斗机、K-8教练机、多种无人机、导弹、“神舟”号飞船整流罩和返回舱。此外,中国展团的室内展区展出了大量模型、航电设备,其中很多展品是第一次公开露面。

军用飞机

  从三届航展来看,我国的有人驾驶作战飞机,除上届的FBC-1“飞豹”外,没有推出全新的机型,基本上都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或利用现有平台做各种技术的验证,本届航展比较典型的就有沈阳飞机工业公司(SAC)的歼8ⅡACT型飞机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的歼7MF战斗机。此外,西安飞机公司、贵州航空工业公司也展出了一些改进或在旧型号基础上发展的机型。

  歼8ⅡACT型飞机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展台上,有一架由沈飞制造的歼8ⅡACT型飞机模型。从外表看,与歼8Ⅱ无大差别,只是多了一对小鸭翼。但歼8ⅡACT主要练的是“内功”,据介绍,该机是我国自力更生研制完成的首架无机械备份、全时全权、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验证机,具有控制增稳、中性速度稳定性、飞行边界限制、自动驾驶、应急电备份、放宽静稳定和直接力控制等功能。升限和速度比原歼8Ⅱ有所下降,升限18 000米,M数1.8。

中国歼8ⅡACT型飞机

  说了这么多,有些读者可能不明白怎么回事。事实上,歼8Ⅱ属于第二代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为液压机械式,比较落后,而国外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如F-16、苏-27、“幻影”2000等都采用电传操纵以及放宽静稳定等技术,此次沈飞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传飞控系统,将为我国今后研制新型战斗机做好先行的技术储备。

  歼7MF轻型多用途战斗机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的展台上,展出了一架歼7MF战斗机模型,该机是在歼7MG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外贸战斗机,能执行多种任务。

中国歼7MF轻型多用途战斗机

  从外观上看,其最大特点就是把歼7系列的机头进气改为机腹进气,机头及进气道与F-16形似,但F-16的进气道为半圆形,歼7MF则为边角圆滑的矩形。机翼形状仍为歼7MG的双三角翼,但前部增加一对小鸭翼,尾翼形状变化不大,机翼和机身不是融合体,风挡为整体式圆弧风挡。据成飞的宣传材料介绍,其座舱内有一个平视显示器和两个下视显示器,座舱下视角大于14°,采用HOTAS双杆操纵。机翼下有7个外挂点,可挂各种武器。由于采用机腹进气,机头省出的空间就可以安装性能较好的雷达,该机装的多功能多普勒雷达和综合航电系统探测距离大于80千米。估计这种飞机在操纵系统、动力装置等方面与歼7MG相比不会有大的改变,而座舱布置、航电设备和雷达应该是新的。总的来说,它应该是歼7系列最大,也可能是最后的一个改型。

  FC-1轻型战斗机

  成飞展台的另一主角就是大家熟悉的FC-1战斗机模型,上届航展展出了该机的等比例机头及座舱模型。这种全天候、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具有发射中程导弹和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是与巴基斯坦合作的项目,原名“超7”(SUPER-7),用以替代巴基斯坦和众多第三世界国家装备的歼7或米格-21系列战斗机。它保留了歼7系列飞机简单、灵活、价廉的特点,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二十一世纪初空战的需要。应该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迫于财力和实际面临的情况,用不起也用不着性能过于先进的战斗机,FC-1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今后应该是有广阔市场的。

  FC-1为单座,单发动机,两侧肋下进气,机长14米,机高5.1米,正常起飞重量9 1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2 7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为1 3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 500米,航程3 000千米,作战半径可达1 200千米以上。该机采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5 04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 300千克力,机上共有7个外挂点,最大外挂重量3 800千克。

  FTC2000高级教练机

  在中航一集团贵州航空工业公司展台上,展出了一架FTC2000高级教练机模型,从外形看为两侧肋下进气,整体式风挡,纵列双座,单发动机。机头座舱右侧有空中受油装置。贵航曾以短时间内研制出供歼7练习用的歼教7高级教练机闻名,此次新研制两侧进气的FTC2000,不知是否是为FC-1作教练机使用。

  该机正常起飞重量7 800千克,最大M数1.8,技术航时2小时,最小表速210千米/小时。起飞离地速度25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着陆距离430米,着陆接地速度230千米/小时。

  Y7-200BF反潜巡逻机

  中航-集团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展台上,展出了一种由运7飞机发展而成的反潜巡逻机Y7-200BF的模型。从外观上看,机头下方鼓出一块,应是安装了探测设备,两侧机翼下各有两个挂点,一个挂点挂双联装空空导弹,靠近机体的挂点则挂载反舰导弹。

Y7-200BF反潜巡逻机

  B6D型飞机

  西飞展台上还展出了一架B6D型飞机(即轰六丁)模型,从数据看比轰6早期型有进步,巡航速度达到786千米/小时,航程达到4 300千米,作战半径为1 800千米,续航时间达5小时41分,实用升限12 000米,最大载弹量9 000千克,并可外挂两枚空对舰导弹。

中国轰六D(B6D)型飞机

  轰六空中加油机及歼8D型飞机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阅兵中,中国国产的加油机及受油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此次航展也出现它们的身影。它们就是西飞的JHU6轰六空中加油机和沈飞的可接受空中加油的歼8D型战斗机。轰六空中加油机通过挂在左右机翼下的空中加油吊舱,可同时为两架歼8D型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中国轰六空中加油机(JHU6)和歼8D型受油机

  直11型轻型直升机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此次展出了直11型轻型直升机实物,这种由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直升机外型极像法国“松鼠”直升机。军用型可执行飞行训练、侦察、指挥、巡逻、治安等任务;民用可进行旅游观光、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医疗及运输等作业。

中国直11型直升机

  直11型直升机起飞重量2 200千克,空机重1 120千克,巡航速度240千米/小时,动升限5 240米,续航时间3.9小时。从性能看,与“松鼠”直升机也很相似。

无人机

  无人机是我国在航空产品中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领域,各研制单位也竞相在航展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M22无人驾驶直升机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这种小型多用途无人驾驶直升机结构紧凑、尺寸小,可在较小的陆地和甲板上起降。

  该机采用共轴双旋翼,椭球型机体,无尾翼,起落架为三根张臂式被动钢结构撑杆,装两台6.5马力双缸二冲程发动机,一台发动机可供直升机维持飞行,椭球体机身内可安装各种设备,并且这种外形有利于隐身。

  该机最大起飞重量50千克,任务载荷1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23千米/小时,最大续航时间1.5~2小时,最大航程160千米,测控半径10千米。

  “翔鸟”无人驾驶直升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与北航齐名的无人机研制单位,他们研制的“翔鸟”单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起降灵活,可执行多种任务。“翔鸟”机体采用金属骨架,玻璃钢蜂窝夹层蒙皮,先进桨尖形状的复合材料桨叶,双缸水冷活塞式发动机,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多种小型特殊传感器,GPS和激光高度计融合的测控定位系统并具有遥测和图像实时显示功能。

珠海航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翔鸟”无人驾驶直升机

  该机起飞重量280千克,载重3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50千米/小时,可连续航行4小时,使用升限3 000米,遥控半径150千米。

  这种无人机曾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ASN-105侦察无人机,ASN-15无人机

  中国最大的无人机研制生产单位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继上届航展带来ASN-206之后,本届带来了ASN-105和ASN-15无人机。

  ASN-105侦察无人机为上单翼,单垂尾,机头螺旋桨式正常气动布局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140千克,最大任务载重3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05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3 500米,续航时间2~6小时,控制半径100千米。

中国ASN-105B无人机

  ASN-15无人机相对较小,使用手掷起飞,滑降或伞降回收,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8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相对起飞点)50~500米,最大起飞高度3 000米(海拔),续航时间1小时,起飞重量小于6千克,控制半径10千米。

中国ASN-15无人机

  WZ-2000A多用途无人机

  贵州航空工业公司展出了外形独特的WZ-2000A多用途无人机模型,估计可能有隐身能力。该机机长4.5米,高0.8米,翼展3米,任务载荷20~55千克,最大平飞速度850千米/小时,最大使用高度9 000米。

导弹

  与上届航展相比,本届航展中国展出的导弹没有太多变化,航天部门带来了KS-1(A)地空导弹、“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猎鹰”60(LY-60)舰空导弹、“飞蠓”90(FM-90)地空导弹以及“前卫”2肩射地空导弹等。航空部门带来了“天燕”90(TY-90)、“霹雳”5E(PL-5E)、“霹雳”9C(PL-9C)等空对空导弹。虽然没有什么新的品种,但据相关人员介绍,这些导弹的性能在原有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改进和提高。

珠海航展LY60舰空导弹

  引人注目的是,在中航一集团展出的一架FBC-1“飞豹”战斗轰炸机的大比例模型的机翼下,挂载了一枚外型独特的导弹,头部为尖锥状,弹体上有方型进气口,可能是一种新研制的空对面高速反辐射导弹。

其它设备

  航展中,国内的各航电设备企业也带来了不少新品。如头盔瞄准具、空载侦察转塔、飞行模拟器、飞行服及弹射座椅等。一些仪表厂家带来了航空仪表、多功能显示器等产品。一些动力装置企业带来了各种发动机、燃气轮机和各种机械部件。

  RDC-1空中加油吊舱

  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展出了他们研制的RDC-1空中加油吊舱实物,这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空中加油吊舱(轰六空中加油机应该就是挂这种吊舱),通常是成对地悬挂在加油机的左右机翼下,采用插头/锥管方式从加油机向受油机输油,可同时对两架战斗机加油。

中国RDC-1空中加油吊舱

  该吊舱长4米,最大外径0.88米,加油器稳定伞张开直径不小于733毫米,加油软管内径51毫米,长16米,吊舱最大净重510千克,最大湿重580千克,空中加油高度1 000~11 000米,装载高度0~12 000米,加油速度允许范围为420~550千米/小时(表速),加油流量为1 500升/分,加油压力0.343兆帕,加油机供油压力不小于0.124兆帕,燃油温度范围为-40°~50°,加油软管拖曳速度1.2米/秒,软管回绕速度0.6米/秒。

  TY6M弹射座椅

  由中航技公司下属公司研制的TY6M弹射座椅在航展中以实物出现。这种第三代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是在第二代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可靠性高、维护性好,已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

中国TY6M弹射座椅

  “动中通”移动卫星通讯系统

  在室外场地,有一辆形状特别的军绿色厢式车,在车厢的顶部有一个半球状的突起。原来,这是由航天科技集团重庆巴山仪器厂研制的军民两用项目——“动中通”移动卫星通讯系统,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一次实现了移动中宽带不间断通信。

中国“动中通”移动卫星通讯系统

  这个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将各种图像、话音、数据等信息瞬时传到世界各地,实现了点对点、点对多点、点对主站移动卫星通讯。

  GBS-9000车载式道路专用探测雷达

中国GBS-9000车载式道路专用探测雷达

P.S. 《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cos.org.cn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

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