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三伏”
大雨与“桑拿天”相伴而来
全国多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7月11日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
暴雨橙色预警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暴雨+大风+雷电+地质灾害
……
北京也在11日当天六警齐发
中央气象台在12日
继续发布强对流+暴雨双黄预警
在京津冀地区民众的朋友圈里
此次华北地区入汛以来的最强暴雨
可谓“气氛已非常到位”
而牵动人心的这场华北地区强降雨
也并没有“爽约”
11日晚上
京津冀晋豫鲁等地区遭遇强降水
多地降水突破7月极值
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
一大波汛期防御措施同步开启
北京中小学终止“返校活动”
多家景区宣布停业
国家防总、水利部等部署
防汛应急响应工作
……
回眸暴雨袭来的这两天
各地防灾减灾的链条
始终有序转动
气象、排水、电力……
各部门都在为守护城市持续发力
而各项“黑科技”装备
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气象预警
7月11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后于20时提升至三级。
△风云四号B星监测云图:华北暴雨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为更好加强监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启用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对华北及周边地区展开1分钟连续观测,为预 员实时掌握华北以及周边强降雨态势提供支撑。
△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衡天衍)监测图像 图/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
在中央气象台,预 员除了及时发布天气预 预警信息外,还与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时会商,联合发布了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旋流井盖+防倾倒雨箅子
防汛新装备提升排水能力
这场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
给城市河湖水系带来一定的压力
防汛新科技装备加持
上万名水务人员在岗值守
为北京防汛抗洪保驾护航
防汛新装备
△从11日晚间开始,北京排水集团“一级响应”防积水,所有泵站人员全部在岗。图/北京日
从11日晚间开始,北京市排水集团启动特级响应模式备勤,自来水集团5支抢险分队76人承担应急排水抢险任务。
新科技加持也让北京防汛更有底气。北京排水集团专门研发了旋流井盖、防倾倒雨箅子、全筛桶等防汛新装备,提升城市道路排水能力,确保汛期安全。
△旋转井盖
旋流井盖设计成了镂空的立体结构,比普通井盖嵌入深度多2厘米,表面下凹部分不仅有很多圆形排水小孔,还有20个叶片,叶片的侧面也有很多孔。
叶片组成旋流结构,当雨水流经井盖的时候,就会产生漩涡,根据水力流体力学原理从孔隙落入井内,垃圾、树叶等杂物则被滞留在井盖的表面。水量越大,旋流井盖的效果越好,就像淋浴间里的旋流地漏一样。
迎战入汛以来最强暴雨
电力保障部门:不慌!
面对暴雨袭击
各地电力保障部门
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保障电力正常运行
电力保障
△龙吸水装备投入今夏防汛应急工作。图/国 北京电力公司 摄
7月11日傍晚至12日夜间,国 北京电力公司投入6000余名电力运维和抢修人员,积极落实各项防汛保障措施。
龙吸水装备,无需额外动力源,可直接利用汽车底盘上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对移动排水泵站进行远程控制,使移动排水泵站进入地下车库、地铁等低矮环境或农田等泥泞环境中,达到排水目的。
国 北京电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携龙吸水排水车、液压水泵等防汛应急装备,提前赶往雨强较大区域周边,驻点分散,驻扎值守,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一小时电力应急救援圈。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河北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保持机组高负荷运行,实现日发电量11899万千瓦时,有力保障地方电力稳定供应。
有人说
看一座城市管理得如何
等一场雨就行了
应对一场大雨
就是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拒绝城市“看海”模式
加强内涝治理
正是如今“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
宁可备而不用
不可用时无备
打赢防御暴雨的硬仗
实现“海绵城市”弹性发展
离不开各项“黑科技”的装备加持
暴雨来临前
相关部门是否未雨绸缪
做好了充分准备?
暴雨如注时
城市运行是否顺畅
人们的安全有无保障?
暴雨年年如期而至
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相信我们将越来越从容坚定
防灾减灾的底气也将越来越足
(综合中国天气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站、中国电力 、北京日 等)
制片人丨房轶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