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点题特训(持续更新)

案例七

65点题

10时许,焊接人员张某推着载有焊割工具(包括气割枪、液化气钢瓶、氧气

钢瓶等,其中液化气钢瓶和氧气钢瓶并排固定)和灭火器的手推车,进入6号闲置

厂房焊接通风机械上方的金属管道。其间,张某独自实施作业,无人员对动火作

业过程实施监护。11时许,张某发现其切割位置下方着火,就立即用灭火器进行

扑救,发现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随后浓烟封闭入口,火灾蔓延扩大。

E厂负责人宋某在接到事故 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核实情况,在确认情

况属实后立即拨打119,120 警,赶往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

同时上 政府部门事故情况。

案例七

66点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企业在开展应急救援时的基本任务。

2. 结合事故背景,简述该企业应如何确保作业安全。

3. 简述动火作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 编制E机械加工厂新购置剪切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案例七

67点题

1. 指出该企业在开展应急救援时的基本任务。

【解析】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 迅速控制事态。

(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案例七

68点题

2. 结合事故背景,简述该企业应如何确保作业安全。

【解析】

(1) 事先分析和控制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

(2) 配备相应的安全、职业病防护用品及消防设施与器材。

(3) 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

(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5) 交叉作业现场,签订管理协议。

(6) 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案例七

69点题

3. 简述动火作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解析】

(1) 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办理作业审批手续,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名确认。

(3) 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有所

有人员的签字记录。

(4) 作业前,生产单位应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动

火、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安全要求。

(5) 作业前,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

案例七

70点题

(6) 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及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多工

种、多层次交叉作业应统一协调。

(7) 当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迅速撤离,作业单位应立即通知生产单位。

(8) 作业完毕,应恢复作业时拆移的安全设施的安全使用功能;将作业用的工

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及时撤离现场;将废料、杂物、垃圾、

油污等清理干净。

案例七

71点题

(9) 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30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

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应重新分析,每

日动火前均应进行动火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进行监测。

(10) 动火作业实行”三不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作业许可证”不动火、动火

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安全管控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11)乙炔瓶使用时必须垂直放置,应有防倒措施,不得卧放使用,使用时应

安装阻火器,乙炔气瓶上的易熔塞朝向无人处。

案例七

72点题

4. 编制E机械加工厂新购置剪切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解析】

(1) 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防护用品。

(2) 检查设备上是否有杂物及时清理,设备运行时,动转部分不得放置任何物

品。剪切机周边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做好防火措施。

(3) 观察液压油箱,油位、油质是否正常(参照剪切机油质油位表) ,对设备各

个润滑点进行润滑。

(4) 观察电气线路是否有破损,电气箱是否有异味,如不正常请及时 告。

(5) 启动循环水:查看冷水循环是否打开,如果没有请先启动循环水电机,确

认循环水正常工作。

案例七

73点题

(6) 打开电源:确认电源指示灯已亮。让电机运行30s至1min,看电机是否

运转正常有无异响。

(7) 点动运行:调制点动运行,合闭剪切刀架,检查刀口对合情况是否正常,

检查刀片锁紧螺栓是否紧固。

(8) 操作后,按动剪切开关,设备开始运行,同时手或脚不得停留在按钮上。

(9) 剪切时,出料一侧严禁站人或清理切料。

(10) 操作时发现设备运转异常,马上停机、关闭电源、向上级 告、检查故

障。

(11) 操作后,使剪切回程、压料回程,刀架为完全打开状态。

(12) 关闭电源,打扫设备卫生。

案例七

74点题

甲企业是专门从事冷藏服务、冷链配送运输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于某。公

司占地55亩,有19000㎡大型冷库出租,冷库制冷设备为德国比泽尔压缩机组,

蒸发器采用三翼铝排管,采用液氨制冷,过道站台均安装冷风机辅助制冷,无缝

站台对接卸货库门。该企业冷库的液氨机房呈东西向,设置于院内东侧偏北位置,

机房门朝北,机房距北侧东西向围墙约3m,墙根内侧东西向排列有贮氨器2个,

每个储罐容积为2m。制冷压缩机位于机房门口位置,机房内还有1台压缩机气缸

和2台冷却器液位计,控制室紧邻液氨机房东侧,中间设有观察窗,控制室外墙壁

上设有3台压缩机的紧急停机开关,控制室内配备仅有2具防毒面具等。为节约成

本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缩减了防护用品开支。

案例八

75点题

7月7日23时许,制冷工孙某、李某开启压缩机实施制冷作业,0时30分许,

吴某听到机房方向发出“嗤嗤”响声,发现机房开始冒白烟,并闻到有刺激性的

氨味,透过观察窗发现孙某、李某晕倒在压缩机旁,吴某立即给在外地的于某打

电话说明情况,随后叫上赵某戴上防毒面具去机房救人,两人将李某拾出后,再

次返回救援孙某时也因吸入过量氨气晕倒在地。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时,发现机房门口处1台压缩机气缸盖处正往外泄氨,便紧

急将连通泄漏点的各阀门逐一关闭,在现场全面实施喷淋稀释,并将孙某、吴某、

赵某等人抬出机房,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李某、吴某和赵某逐渐恢复意识,但孙

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李某、吴某和赵某的身体被泄漏的液氨灼伤,呼吸道严重灼

伤,经工伤鉴定委员会认定为五级伤残。

案例八

76点题

事后经调查发现,泄漏的压缩机气缸下端2个螺栓已松动,压盖内的“0”形

石棉密封垫已严重老化,失去弹性,且机房内的2台冷却器液位均处于满液位状态,

冷却器超压,严重违反了相关的操作规程。综合技术分析认为当晚开机后未观察

并及时调节贮氨器供液阀门,致使中间冷却器液氨液位过高,液氨在回液至压缩

机气缸内时,造成气缸超压,将本已无弹性、老化的”0″形石棉密封垫从螺栓松动

部位滋裂,最终导致液氨泄漏事故发生。

案例八

77点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 简述李某、孙某等人的车间级培训内容。

3. 简述人员发生氨中毒后,企业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简述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况。

案例八

78点题

1. 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解析】

直接原因包括:气缸超压 “0” 形石棉密封垫从螺栓松动部位开裂;液氨泄漏;人

员盲目施救。

间接原因包括:①压缩机部件未及时检修维护,作业人员制冷操作严重失误;②

2 台冷却器液位均处于满液位状态,冷却器超压,严重违反了相关的操作规程;③

安全技人不足,安全防护用品不足。

案例八

79点题

2. 简述李某、孙某等人的车间级培训内容。

【解析】

(1)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3)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4)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5)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6) 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8) 有关事故案例。

(9)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案例八

80点题

3. 简述人员发生氨中毒后,企业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解析】

(1) 救护者现场准备。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

(3) 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的清水

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

(4) 让中毒者呼吸氧气。

(5) 及时拨打110、120电话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案例八

81点题

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简述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况。

【解析】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

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