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漩涡中的SUV大潮 6款SUV无差异化短评

2017年~印象中从来没试过一年里面试了这么多SUV!这其中有令人惊艳的,也有不值一提的….最后盘算一下,挑了6款风马牛不相及的SUV放在一起,不一定存在对比(大家千万别当真),只是广义上折射出如今的SUV热潮中,一部分厂家的如意算盘怎样打。

打头阵的~~是一匹自主品牌阵型的黑马~比亚迪 宋。

对比于以往BYD的车型,宋的出现或多或少标致着“逆向”的痕迹越来越少。特别是内饰做工讲得上是精致,但氛围的把握始终是那股浓浓的县城土鳌风,捕获三四线城市的SUV买家看来是她的规划方向。

外型很多复杂的线条~从车头到两个轮拱~觉得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手法。

BYD476ZQA 1.5T 154匹马力直喷增压发动机,配合6速双离合。不知是不是故意的,每次大脚油门加速,涡轮的泄压声都非常直接地传到驾驶者耳边,非常有战斗格!动力和变速箱的衔接顺畅程度值得一赞,没有什么令人不适的闯动,油耗也令人满意,综合2/3城市1/3高速,百公里油耗在8.9升内。而且变速箱的操作和电子手刹做了联动,挂P挡自动上手刹,这些细节做得非常贴心。但挡把的行程,阻尼,定位感很怪,不是说不好,而是有点似喜欢重手下味精的厨师,味道修饰有点过度,是否喜欢这口还真因人而异。

前麦佛逊后多连杆悬挂并不是样子货,操控一点都不含糊,不介意响胎的话,弯中表现还算听话,没有“一推到底”这个让我有点喜出望外。但刹车踏板的软弱无物又瞬间令我吓醒!脚感初段好像踩在盐水袋一样,去到一半行程才正常硬起来,感觉十分不线性。

方向盘的手感也同样的怪,打方向的(重手)柔韧感很假,回正时又觉得很虚。在市区低速开起来相当奇幻。

尾箱的造型很方正,容积大,非常实用。后排座椅也可以好像个别合资车型那样能够实现“魔术座椅”式放到。而且可以和后备箱做到近乎全平,但二排座椅非常沉重,如果是家中的女士操作的话,虽然只是一个扳倒和上掀的动作,但绝对不轻松。

宋在很多电子化的小功能上很有心思,除了刚才说的挂P挡自动上手刹外。打转向灯同向的雾灯也会亮起,辅助照明死角位置。中控按钮也大量采用中文标识,力求让国人更方便使用。

座椅的造型看着很豪华,实际包裹性也很好,但支撑性只能说是一般般。而且有点“夹得”身体有点不自然的感觉。

整辆车看得出BYD是花了不少气力去设计和调教,不过老是觉得这辆车开起来不是太归一…….而且BYD最弱的一环“车内气味”虽然是自带了空气净化器,但始终开着开着我就想把车窗或者天窗打开透透气!

抛开这些细节上的毛毛躁躁,宋的销量表现证明了她还是能捉得住广大三四线市场的口味。

够分量,撑得住场面~开起来动力够~舒适性还不错~剩下那些细节,这个价位的很多消费或许会选择忽略。希望BYD以后的产品会在产品细节上更加深入,做精做强。

跟着继续是一个平民化的车型。江铃驭胜S330~

对比BYD已经有段时间的乘用车和SUV制造历史来说,江铃这个以商用车闻名的厂家,生产这类城市SUV还是初到贵境的状态。很显然是不想放过这波SUV大潮要赶紧进来分一杯羹的产品。

江铃背后有福特的技术支持,整辆车的外形和风格都有一种中美混血糙汉风格~粗狂有余精致不足。但S330对一辆传统好开的车还是演绎像模像样。

和奥地利AVL合作研发的1.5T163匹马力~250N.m增压发动机,配合福特的6F35 6AT。油门下去同样和宋一样有清晰的涡轮泄压声,让你以为很高性能。但实际换挡的节奏并不利落,有点犹豫加拖泥带水。切换到S挡才会利索一点。不过这个传统的液力变扭器加行星齿轮6AT,平常驾驶有着上好的柔顺表现,前题是驾驶者不赶时间。方向盘的手感均匀而且跟人的沟通很友好。刹车的脚感最值得一赞,虽然也是软的那一类,但很渐进,踩多少来多少,很有一种美国老式越野车的感觉,自然悠闲的快感伴随着整个试车过程。

前麦佛逊后多连杆4轮独立悬挂。走一般郊区烂路没什么问题,铺装路面还能给你一不错的驾驶欲望。

S330作为一辆紧凑型SUV,宽度达到夸张的1932mm,座椅又大又舒适。但前排的空间营造不是太好(人机工程有待改善),衣服穿臃肿一点,两个人的上肢活动就会觉得有点挤。

后座反而没这个问题,软中带韧的悬挂还让乘客赞不绝口。

而这辆看上去和开起来很讨好还不贵(8万多开始有交易)的S330是不是应该大卖呢,那当然是NO!!!!!除了开头说的中美混血糙汉风格的各种小毛病外,百公里12升的综合油耗也令人对她“刮目相看”稀疏的能见度和销量也证明了这个匆匆忙忙出来赶集的不成熟产品并未能捕获多少消费者的心。纵观市场上这类产品还真是不少,不过S330还好在出自一个较为正经的江铃,待日后产品完善后,估计还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跟着跨度有点大了,一下跳上两个南辕北辙的豪华品牌车型。

她们是凯迪拉克XT5和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凯迪拉克XT5~这个升级自之前不温不火的进口车型SRX。在国产化加上按照国人口味豪装化之后,稳稳当当的坐上了凯迪拉克销量担当的头把交椅。

相对于某些自主品牌牵强附会的土豪风相比,XT5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美式土豪风范。

特别是内饰,大开大合的翻皮软包和实木线条组合,视觉和手感都大气非凡。感官上有如一份肥美的上等安格斯牛扒放在面前一样,瞬间激起了内心的物欲!也捉稳了选择这个级距中型SUV消费人群的不少心理需求。

而Stelvio~就是一派那不勒斯精致的小酒馆的淡雅之风,令人精神爽利。

Stelvio~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上一段有48个急弯的高海拔山路,寓意这是意大利设计生产最强之SUV。

沿自Giorgio平台的Stelvio,和同门兄弟Giulia共享底盘。也就意味着这辆4驱SUV是基于一辆后驱高性能轿车演化而来。

对向卡钳,前双A臂后多连杆,大量的铝合金悬挂部件和Giulia如出一辙。瞄一眼就知道是公路性能取向。

很多小细节也昭示着她是一个善跑的角色,左右各1圈的快比例方向盘,独有的启动按钮位置。

金属质感极佳的换挡拨片!就算是我这个平时不大喜欢使用换挡拨片的人也很愿意去摆弄她……

因为Stelvio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设置,在着车状态,也就是平时等交通灯的状态,无论挡位处在P挡还是N挡,只要踩住刹车,右手一拉+挡拨片,变速箱立即就可以进入D挡状态,踩油门就可以立即起步。从静止到弹射出去无需手忙脚乱的按释放键挂挡云云~~~~这一切都在力求让你实现唯快不破的真谛。

2.0 T4 MAir 280HP 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280匹,最大扭矩400N.m(高功版)。配合ZF的8HP 8AT变速箱,彼此的默契如同一对老朋友,彼此很好地消化驾驶者的意图,转速的起落和挡位的切换干净利落。

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的相互关系同样跑车化,特点就是刹车踏板特别低,几乎和油门踏板齐平。初次开的人会有点不习惯,但开多一会儿,右脚在两个踏板自己快速移动甚至是方便的左脚刹车都是得心应手。

实际开起来很容易忘记这是一辆SUV,无论是动力~操控都是轿跑级别的快狠准!

转过头再看XT5,电子化同样是做得很到位,但一切都是以易用为大前题。比如她的电子挡杆,后挡要向前推尽再向右拨,防误触考虑得很周到。基于C1XX平台的XT5,取向与高性能丝毫无关,反而对满足车主在各种享受上的要求上面做得面面俱到(她的远亲昂科雷可见一斑)。

舒适宽大的座椅和乘坐空间无可挑剔。

LTG 2.0T增压发动机,250匹马力 AWF8F45 8AT变速箱。动力上满足车主需求绰绰有余,但变速箱的响应就真和一个生意成功有点油腻的中年大叔很合拍。

Stelvio三个性格分明的驾驶模式十分有趣,d n a分别对应的是性能~常规~节能。在d(性能)模式下享受美妙的声浪和紧凑的换挡节奏实在是一件快事。

但这套车机系统的乐趣也仅此而已,诸如导航和其他功能的实用性简直能让人当场爆粗。

乘坐空间和舒适性和她的操控性一样,非常的紧凑,但绝对够用。

国人选车有自己一套的“以大为美”讲白了就是要在固定预算里面要挑量最足,最有派头的……很显然XT5吃到了这个甜头。

对于本来就是小众的阿尔法罗密欧来说,政治正确肯定是坚守高性能轿车领域。但无奈要趁这波SUV大潮赶紧适应市场,特别是中国这个或许能让她涅槃重生的土地上。不过纵使Stelvio在驾驶层面上有她引人入胜的一手。但硬生生的把一辆高性能轿车的前脸造型按到SUV上面,个人真的觉得不堪欣赏。

最后两位是来自法兰西PSA集团的标致5008,和雪铁龙C5 Aircross 天逸~两个都是同级SUV里的颜值担当。

她们都同属于PSA的EMP-2平台产品。

首先讲的是标致5008,她早在2017年春天就在欧洲上市,2017年6月份实现了国产。但在5008身上,很明显的看到这是一款中方产品经理与PSA撕B失败的国产化产品。很多在法国或者是欧洲看起来没问题或者是优点的东西,来到国内就变成了很多令人费解的事情。

235/50R19的大尺寸轮圈加薄胎,硬朗的悬挂,在欧洲可能是很不错的设定~但在国内难免遇上铺装质量不好的路面时,细碎的震动和噪音就很直接的传到车内,有时讲得上是烦人。走烂路的时候还提心吊胆50的薄胎会被石头划破胎壁。

全系没有匹配4驱系统,却有地形模式选择?对于一辆完全城市化的SUV来说有否4驱其实不重要,但PSA是否真要用这个转盘来慰藉一下车主?

内饰的科技感标致一向是做得满分,非常的抢眼球。但好不好用真要看人,启动键会被挡杆稍稍阻挡,还要长按才能启动,这些逻辑都好有法系车传统。

另一方面,这个上下切平的小尺寸方向盘,握感真是一流,直接就是给你一种开性能车的错觉。而且开长途还可以直接把手搁在方向盘上切口休息。

模式多变的全液晶仪表也是赏心悦目。

前排两个带按摩功能的大沙发(仅GT版),舒适~安逸!

5008的本质是一辆加长的7座版3008,所以2排空间是毋容置疑的宽敞,还有全平地板,简直无懈可击~~~~但坐下来一会儿,发觉有点不对劲!怎么觉得大腿没什么承托呢?座椅的垫点怎么这样低呢?

原来而排地板下面藏了补胎剂和气泵。

把补胎剂和气泵放这里,硬是把地台升高做成全平地板,这样真的好吗?大沙发瞬间变板凳,这样有点得不偿失吧?

5008主打的还有另一个王牌,那就是7座!这个配置可以讲是巧妙,但转过头来也可以讲是鸡肋。这是5座状态下的尾箱空间,很大,很工整。

掀开尾箱地板,就可以看到小巧的两个第3排座椅。

把这两张小“板凳”拉起还算简便。

但讲真的,跟你非亲非故的话,没人会愿意坐进去这个第三排座位!起码心理上是这样。

尽管进出还不算太麻烦。

把2排座椅的前后位置调到中间……

第3排的乘客其实没有想象中的憋屈,但也仅此而已,真的只能作为临时应急之用。而为了这个七座,5008牺牲了备胎,这对于需要经常穿洲过省的朋友来说会有一点点心理压力。

而我天真的以为7座版才没备胎时,一查才发现5座版也没有!而且明明扭力梁后悬挂有大把省出来的空间可以放备胎…….

THP1.8增压发动机,204匹马力推动5008魁梧的车身,和运动不可能沾边了,但够用那就不成问题。

按照PSA和爱信的良好关系,5008搭载爱信的6AT最合理不过,两者的配合默契,正常驾驶,换挡拨片可能放到卖车那一天都不需要用一次,D挡的逻辑已经很顺畅。

然而5008在设计上有这么多不明就里的地方,但还是没有妨碍她一举成为东风标致产品线里最吃香的一员(在东风标致整体销量不咋样的前题下)。看来~SUV~颜值~大~7座,就足够触动消费者的心。

而在2017年9月在国内上市的雪铁龙C5 Aircross 天逸,就跟5008反过来~是首先在国内生产投放,之后才会返回法国生产销售。这预示着天逸为中国市场做了更多的适应。

爱马仕橙配色的骚气内饰氛围,没有那种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的冷冰冰触感。类奢侈品的细致豪装风我敢说90%消费者看第一眼就不会拒绝。

同样是最高配才有的按摩座椅(23万+)不过我觉得这个很值得考虑,这是开长途和堵车时的福音。

族谱上,C5天逸比5008小了一级,属于紧凑级SUV。但也正好不能把鸡肋的第三排座椅列入其中,正正经经做5座其实就很好了。这样换来5个乘员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更合理的后备箱空间(包括备胎)。

C5天逸和5008同属EMP-2平台,一样是共享1.6T和1.8T两台THP增压发动机和爱信6AT。

这次C5天逸上的杀手锏~PHC自适应液压悬架稳定技术,可以说是把雪铁龙历史以来对避震技术的造诣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套避震芯产自西班牙,由KYB代工的PHC避震系统,通过巧妙的渐进压缩缓冲装置,实现“遇强越强”的自适应能力。在车身没有过大动态的颠簸时,减震器可以保持较小的阻尼,更好地吸收细碎的短波震动。在遇到剧烈冲击和大行程压缩时,减震器的阻尼又可以线性地增大,避免打底或者把冲击力直接传递到人身上。这套PHC自适应系统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实现这个可变阻尼的功能完全不需要任何电子和机械执行装置,不用担忧日后的故障几率。核心原理就是避震芯上一排从小到大纵向排列的节流孔,越往下压就会依次被关闭,吸收机械能的级数也随之增大。

实际驾驶于路上,C5天逸的行驶品质也确实刷了我对这个价位的城市SUV舒适性的认知。

魔毯一样的烫平路面起伏,隔音出色到位。温暖入耳的音响系统~~漫游在路途中可以展开一段段冥想…….

这时我根本不会介意她的扭力梁后悬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