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投资不断超预期,压裂设备持续高景气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倪正洋、朱贝贝),感谢万分。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1、推荐组合

【三一重工】【杰瑞股份】【先导智能】【中联重科】【晶盛机电】【锐科激光】【迈为股份】【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北方华创】

2、投资要点

【锂电设备】下游扩产不断超预期,龙头【先导智能】高增长确定性

近期比亚迪宣布长沙项目动工,丰田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提升至550万辆以上。

中国的补贴政策取消不会影响电动化大趋势,反而加快全球电池龙头的扩产。我们预计,CATL、BYD扩产节奏从每年8GWh增长至每年30-40GWh;日韩龙头三星、LG、松下2019年开始发力锂电池行业,按照过往的产业投资历史看,他们的中长期产能规划有望对标CATL,未来日韩电池龙头的扩张规模将大幅超预期。日韩本土设备商受制于产能瓶颈,同时中国设备商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将受益于本轮全球龙头扩产。

市场担忧扩产进度将放缓,但一线车企加速进入电动车市场。2018年以来尽管受到补贴下降和汽车消费需求下降,国内电动车1-4月销量近60%增长,全球Q1销量增速58%,行业仍保持高速增长。从公开新闻看,传统车企大众奔驰宝马均大幅提高了电动车的投资和销量规划。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不断大幅提高产能规划,同时也将进入扩产高峰竞逐无不贴时代。

行业竞争格局强者恒强,预计2019年订单超预期。先导作为全球第一的锂电设备公司,在一线企业份额不断提升,CATL持续占较大份额,BYD、LG前中后段都将获订单。海外龙头特斯拉、Northvolt和国内部分二三线企业也将成为公司准整线和整线重要设备合作商。整线带来下游客户效率提升、节省人工。国内叠加海外订单,2019年中订单有望超预期。

研发持续加强、盈利能力稳步回升。先导19Q1研发费用率11%,研发人员同比翻倍,预计全年研发费用率将达8%,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19年3C设备和光伏组件设备将开始放量。一季度毛利率45.4%,同比+3.2pct,体现公司较强的议价能力。

【油服】压裂设备持续高景气,首推【杰瑞股份】

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收63.24美金,涨+2.02%,结束前两周暴跌趋势。受沙特与俄罗斯等国对于延长OPEC+减产协议的认可,以及美国宣布对伊朗石化企业制裁等因素影响,后市原油价格有支撑。

传统压裂车持续供不应求,新品电驱压裂车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必备的油服增产设备,2500HHP型号压裂车持续供不应求。龙头【杰瑞股份】,以及国有企业【石化机械】、以及宝石机械等企业订单持续饱满。受核心零部件备货周期等限制,目前各大设备厂商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电驱压裂车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在电力输送等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下,电驱推广广受欢迎。目前杰瑞、宏华等企业电驱压裂产品均已投放市场。

部分页岩气区块已具备经济性,开采自发性显著提升。由于页岩气开发总包费用的大幅降低,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单口井出气量的提升,目前宜宾等地区页岩气井口已经具备经济性。随着钻井、压裂等成本的继续下降,以及单口井产量的持续提升,预计更多的页岩气区块将具备经济性。从而使得页岩气的开发除了国家能源保供的强制要求外,增加自发性开采意愿,从而带来更大规模的开发。

【光伏设备】从SNEC光伏展看行业加速技术迭代

硅片:产能新周期逻辑不断兑现。531 以后市场普遍担心光伏硅片环节无新增投资,相关设备公司 2019 年新增订单将大幅下滑。1月底我们提出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硅片企业的资金面好转,光伏硅片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同时单晶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5月31日,保利协鑫及中环股份分别宣布,包括它们在内的多位股东,将向下辖合资子公司—中环协鑫首期增资24亿,建设25GW的单晶硅片生产基地(中环五期)。同时我们预计其他硅片厂商也将逐步公布投资规划,硅片产能新周期逻辑将不断超预期兑现。

电池片:PERC仍为主流,国内外龙头纷纷布局HIT、TOPCon等技术路线。HIT电池难点在于薄膜的均匀性,关键设备为PECVD(用于非晶硅镀膜),其次为PVD(用于TCO镀膜)。目前梅雁博格的PECVD和PVD最为成熟,已供应REC的600MW HIT产线(共6条线)。此外理想能源、Singulus、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先导智能等国内外厂商也有布局。

组件:金辰股份、苏州晟成、先导智能、晶盛机电等厂家都在往叠瓦整线方向布局,此外拼片技术路线也在组件环节占据了一席之地。光伏行业组件环节未来降本增效主要依靠叠瓦技术的渗透率提高。2018 年叠瓦组件的渗透率不足5%,我们预计叠瓦产能在 2019-21 年有望达15GW(12%渗透率)/30GW(22%渗透率)/54GW(30%+渗透率)。根据我们测算,预计 2019-2021 年叠瓦组件设备累计市场空间超 110 亿。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低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3、本周 告

【锐科激光】收购国神光电,进军超快激光

4、核心观点汇总

锂电设备】宁德时代投资90亿扩充产能,全球电动化加速推进

近期宁德时代拟投资建设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46.24亿元。同日,宁德时代与中国一汽签署合同,拟共同合资设立时代一汽,开展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业务,项目总投资人民币44亿元。

宁德时代持续扩产,投资总额90亿,设备需求可达72亿。这次的两个项目主要用于扩充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能,产能周期均为3年,预计湖西基地扩建项目产能约15GWh,时代一汽项目产能约14Gwh,公司预计到2022年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到187GWh。两个项目合计总投资约90亿元,以设备投资占总投资80%估算,对应设备投资可达72亿元。

全球汽车巨头全面开启电动化,设备需求依旧强劲。大众、宝马、通用等国际车企巨头均提出电动汽车规划,而国内主要车企对未来几年也进行了战略规划,全球汽车电动化渐行渐近。根据国际龙头电池厂到2020年底规划的产能和龙头车企到2025年的销量目标,我们预计,到2025年,电池产能仍有339GWh的供需缺口,而龙头电池厂的设备需求超千亿。按照涂布机、卷绕机、检测设备占比20%、25%、20%计算,2025年三者合计设备需求额达到660亿元。

近期国际龙头车企、电池企业布局接连落地,设备订单将进入高峰期。电动车工厂落地(T-5年)到车型推出(T-3年)到电池采购(T-3年)到电池厂扩产(T-3年)到设备招标(T年),我们预计整个过程需要5年。所以根据预测2025-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到25%来测算。新车厂的落地将会集中在2020年左右,进入龙头车企供应链体系的电池厂也会从2018年起开始扩产进一步提速,2023-2025年将会是龙头电池厂的扩产高峰。

【锂电设备】从杭可科技看锂电后段设备商未来发展趋势

后段设备市场空间大:设备更新速度快&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后段设备为锂电行业发展成熟的产物,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出于对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考虑和产线高效生产的要求,后段检测设备+后道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产品更新周期分析,后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从5-8年缩短至目前的3-5年。未来驱动设备采购的因素除了新增产能还有存量产能的更新改造。

从市场空间分析,锂电设备行业核心驱动因素是电动化率的提升。预计到2030年电动化率提升到25%-30%(目前不足2%)。我们预计到2025年,我国国内动力电池实际产能将会达到570GW左右,其中2025年当年新增产能是322GW,锂电设备需求是386亿元,其中,后道设备需求是136亿元。

设备的效率提升&一体化&整线集成将成为2019年设备行业大趋势:1)从市场担心动力电池降本将压制设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单位投资下降更多来自效率的提升,设备供不应求将扭转2018年行业价格战的情况。2)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之下,一体化设备应用逐渐增多。锂电设备由单机销售到分段集成,再到整线集成,最终发展为自动化的整线集成。3)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横向整合加速,看好具备整线能力+研发实力的设备商。

随着电池厂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设备商强者更强:国内2018年动力电池厂CR10已达83%,同比+11pct。预计在强者恒强效应作用下,2020年以后,后段设备企业的CR10将达到90%以上。同时,由于重新选择供应商的成本较高,设备厂商承担着电池降本增效的技术共同开发的角色,需要不断根据客户要求来调整设备参数,故锂电池厂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设备供应商。我们认为,目前已绑定了龙头电池厂的设备商例如杭可、泰坦等有望充分受益于龙头电池厂扩产和下游集中度提高。

杭可科技:具备集成能力的后段设备商龙头:杭可科技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化成分容测试设备商,绑定三星、LG、宁德新能源、比亚迪等知名电池厂商,在国内后段设备市场长期占据龙头位置。2018年LG公布扩产规划超100GWh,三星启动78亿元投资动力电池,作为核心设备商,杭可未来几年的订单和业绩将会显著受益。目前,公司已具备完整的后处理系统设计与集成能力,逐渐从单机设备商转变为系统集成商。2018年归母净利为2.86亿元,2015-2018的CAGR高达71%,毛利率保持在45%。2019年4月,杭可拟申请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将用于进行产线扩建,加大在后道设备环节的布局力度。

潜力选手:珠海泰坦(先导智能子公司)被收购后,协同效应明显:杭可主要国内竞争对手有珠海泰坦(先导子公司)、广州擎天、广州蓝奇。其中珠海泰坦新动力设备精度高,电 回馈率达80%,有明显技术壁垒,且绑定CATL、比亚迪、银隆等知名电池厂。被先导收购后,泰坦2018年实现净利润3.98亿(全年业绩承诺1.25亿)大超预期。我们预计泰坦和先导本部有望充分发挥协同,进一步提升大客户采购份额。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投资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销量和电动化进程不及预期;设备验收进度滞后导致存货减值损失。

5、推荐组合核心逻辑和最新跟踪信息

先导智能:Q1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公司Q1实现收入8.44亿,同比+28.5%;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同比+12%(业绩预告增速区间为0-30%,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同比+9.6%。1)预计19年业绩前低后高,全年新接订单或超70亿元(保守60-70亿)。一季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专用设备类公司,一季 占比全年总收入的比重均非常小(一般10%-20%左右),一季 的业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按照在手订单情况我们判断全年业绩将持续高增长。2、2018年的Q1新接订单较少,所以2019年Q1业绩一般。但2018年订单都是下半年集中释放,所以预计2019年全年的业绩是前低后高。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新接订单或超70亿元(保守60-70亿)。2019年随着补贴的调整,电动车行业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全球锂电池龙头将进入新扩产周期备战无补贴时代。国内 CATL、BYD;国外松下、LG、三星、 Northvolt共 6 家电池龙头,2018年底产能合计约 99GWh,目前规划产能(动力电池+储能)至2022 年将增加至 542GW,未来四年增幅将达4倍以上,预计对应的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为1600亿元左右。先导作为全球绝对领先的设备龙头,与6家龙头电池厂均有密切合作,2018年12月以来与特斯拉、Northvolt的合作也接连落地,将充分受益于未来几年的扩产周期,我们预计其2019年全年新接订单或超70亿元(保守60-70亿)。(2)毛利率大增恢复至正常水平,研发费用创历史新高。公司Q1综合毛利率高达45.4%,同比大增3.2pct,银隆订单以及内部抵消事项的影响消除后,公司盈利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净利率23%,同比-3.4pct,仍然是专用设备领域少有的高净利润率。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合计达23.5%,同比+10.6pct,其中一季度研发费用率高达11%,使得管理费用率(包含研发费用口径)同比+8.5pct(研发人员大幅增长导致管理费用率上升)。研发费用9261万,占比约11%,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年研发费用率7.3%。先导作为专用设备龙头,研发费用作为未来发展潜力的前瞻指标非常有参考意义。公司一路从电容器起家,靠消费锂电设备,动力锂电设备,逐步向泛半导体设备和3C设备投入研发,并取得成效,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技术延展性。(3)Q1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入绝对值和净额都同比大幅改善。Q1销售商品现金流入10.4亿元,同比+211%大幅改善。Q1单季净额为-5705万,同比增加+4.3亿。预收账款12.7亿,环比+0.22亿,增长较少主要是基于会计处理原则,同一个客户在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同时存在时会相互抵消。应收账款9.4亿,环比+2.33亿,我们判断主要系2018年的宁德时代订单大部分完成交货,开始陆续验收。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的净利润为11.6亿/15.2亿,对应 PE 为20/15倍,维持“买入”评级。给予目标PE 34倍,对应目标价45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下游投资扩产情况低于预期

晶盛机电:Q1业绩略低于预期,看好Q2下游启动产能周期。公司发布一季 ,实现营收5.68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1.26亿元(同比-6.7%),扣非归母净利9923万(同比-23.7%)。(1)业绩略低于预期,存量订单足以支撑2019年业绩增长。公司在一季 预告中称,Q1归母净利比上年同期下降15%至上升10%,实际下滑6.7%,符合业绩预告区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约0.27亿元,其中包括政府补贴0.3亿。截止2019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合同总计25.35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5.84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11.06亿元,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8.45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58亿元(以上合同金额均含增值税)。由于公司主要的光伏订单生产周期在3个月,发货后的验收周期在3-5个月不定,根据Q1末未完成订单25.35亿以及中环股份扩产25GW单晶硅片(晶盛机电占比总设备采购量的80%估算),公司的订单量足以支撑2019年业绩增长。(2)产品结构调整拉低毛利率,资产减值计提增加。2018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3.7%,同比-5.67pct;净利率为21.93%,同比-1.53pct。随着产品的升级和产品线的拓展,公司产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个别毛利率低的产品拉低了整体的毛利率。Q1期间费用率为15.23%,同比+2.3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26%,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率)13.16%,财务费用率0.81%,分别同比-0.24pct,+1.89pct,+0.74pct。Q1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的比重为3.37%,同比+3.36pct,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3)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明显。公司Q1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655万,同比2018Q1的-1.43亿增长46%,改善明显,主要系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比上年同期增加5314万。此外,Q1末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之和为18.1亿,环比上季度增长2.3亿。Q1末的预收账款为5.31亿,环比增加1355万;存货为13.45亿,环比-1.05亿,同比+24%。(4)下游行业处于盈利复苏期,二季度开始启动产能周期。2018年PERC电池片产能扩张带来对单晶硅片的供不应求,2019年以来单晶硅片厂家一度纷纷涨价,我们判断公司下游硅片行业目前正处于盈利复苏期。同时,我们判断单晶硅片行业渗透率2018年达50%,预计未来2-3年将提升至80-90%,同时行业装机量年复合增长20-30%,单晶硅片设备需求增速将高于装机增速。我们预计硅片环节无较大技术变革,同时临近平价时代,单晶硅片盈利波动区间将比过去更小,行业持续扩产成为大概率事件;目前已公布扩产的硅片厂商有中环(扩产25GW)、晶科(合计规划产能超40GW)、隆基(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约43亿元,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投产)等,我们预计二季度单晶硅片行业将启动产能周期,晶盛机电作为单晶硅片设备龙头将最先受益。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收入分别为26/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2/13.0亿,对应PE分别为21/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国产化发展低于预期,蓝宝石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大挖增速远超行业,重磅回购彰显发展信心。(1)4月大挖销量同比+44%远超行业(+3%),产品结构优化进行时。4月三一重工销量6734台,同比+10%,增速领先行业(+7%);其中大挖销量892台,同比+44%,远超行业3%的增速,市占率同比+7pct。三一从2018年7月份推出H系列后,40吨以上挖掘机市占率提升明显,2019年1-4月40吨以上大挖中三一的市占率已高达35%(同比+14pct)。我们判断公司高端产品市占率将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将带来利润弹性;同时中大挖产品国内竞争力大幅提升后,海外成长逻辑兑现可期。三一1-4月出口销量2574台,占行业出口总量34%,出口销量累计同比+39%(行业增速为33%)。起重机、混凝土机迎更新高峰,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1-3月行业汽车起重机增速达71%,公司销量同比+118%,市场份额达26%(+6pct),产品系列完善助力份额大幅提升。4月起重机、混凝土机开工良好,行业需求旺盛,目前处于产量决定销量的状态,三一起重机产能比2018年提升了60-70%,后续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2)重磅回购彰显发展信心,传递积极信号。公司于5月7日发布回购预案,拟以不低于人民币8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发行的A股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14元/股进行测算,若全部以最高价回购,预计最大回购股份数量约为7143万股,约占公司截至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0.85%。(3)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份额超预期提升+全球化逻辑开始兑现提升估值水平。宽松政策和环保核查趋严加快更新需求释放,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将持续,起重机、混凝土机接力挖机高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挖掘机性能已与卡特同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服务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品牌,2019年以来大中小挖、起重机等各机型市占率均实现超预期增长,出口也持续高增长。高端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出口高增长将持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双击机会。我们继续看好三一作为工程机械龙头的行业地位:第一、全系列产品线竞争优势、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第二、出口不断超预期,全球布局最完善;第三、行业龙头估值溢价;第四、经营质量和现金流持续变好。我们预计公司2019-21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115亿、125亿,对应PE分别为10、9、8倍,给予“买入”评级。我们给予目标估值15倍PE,对应市值1515亿,目标价18元。

风险提示:下游基建房地产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精测电子:OLED景气度加速上升,半导体、新能源板块逐渐兑现。根据我们近期调研以及招标 等渠道验证的结果,预计京东方的绵阳线以及华星光电的武汉线等OLED产线近期密集招标将落地,韩国禁运加快OLED设备国产化进程。预计精测电子将充分受益本轮OLED设备国产化浪潮。此外,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公司布局充分,也逐渐进入订单兑现期,预计这两大板块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极。预计2019-21年的净利润4.04/5.22/6.41亿元,对应PE为26/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投资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6、行业重点新闻

【光伏设备】保利协鑫追加投资8亿元 与中环股份共同打造50GW单晶基地

根据中文新闻,5月31日,保利协鑫及中环股份分别宣布,包括它们在内的多位股东,将向下辖合资子公司内蒙古中环协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首期增资24亿,从而新建一个规模高达25GW的单晶硅片生产基地。新基地,也被看作是中环、协鑫系的单晶五期项目。建成后,“中环产业园”的整体产能将达55GW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效太阳能用单晶硅生产基地。

【半导体设备】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下降19%

根据大半导体产业 ,美国加州时间2019年6月3日,SEMI 告称,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为13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8%,比2018年第一季度下降19%。

【锂电设备】智慧松德拟7.7亿收购超业精密88%股权

根据高工锂电,智慧松德(300173)公告显示,公司拟收购超业精密88%的股权,交易价格暂定不超过7.74亿元。本次交易中,公司还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4亿元配套资金。智慧松德表示,公司将有效融合超业精密的工程设计和设备研发能力,延伸专用设备制造业产业链,通过整合两者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将有利于公司优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

【锂电设备】丰田计划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华社东京消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今日宣布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东芝等车载电池厂商合作,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丰田表示,至2025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提升至550万辆以上。今年初,丰田和松下电器共同宣布,将于2020年底前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生产高容量的车载电池,并力争在2025年之前实现量产。

【锂电设备】比亚迪50亿元动力电池基地一期开建

高工锂电 的消息,5月28日,比亚迪湖南长沙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启动建设。基地一期计划投资约50亿元,主要为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

【光伏设备】华能集团将收购协鑫新能源51%控股权 光伏行业强强整合时代正式开启

一个是全球电力行业的排头兵,一个是行业领先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国家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两大行业巨头积极拥抱并进行“混改式联姻”,为能源领域的混改进行时呈现了一例极具典型意义的生动案例。

7、重点公司新闻公告

【埃斯顿】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近期收到与收益相关的各类政府补助合计12,773,952.91元。

【迈为股份】关于全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担保的公告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31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担保的议案》。为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市场,开发客户、及时收回销售账款,结合行业特点,根据客户的需要,苏州迈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拟与中国银行吴江分行开展合作,对部分信誉良好的客户采用“卖方担保买方融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本次为客户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中国银行销易达方式采购的太阳能电池丝 印刷设备提供担保。卖方与融资银行、买方于2019年5月31日签署了编号为[2019销易达协议001]号销易达业务合作协议,并出具了编号为[2019销易达风险承担001]号销易达业务风险承担函为本次销易达业务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8,338.80万元。本次担保事项由被担保人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上述担保事项提供反担保。

【通裕重工】关于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了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钟楼支行签署的《最高额保证合同》,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常州海杰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工商银行钟楼支行办理的融资业务提供担保。担保的最高本金金额人民币5,000万元(伍仟万元整)。

8、重点数据跟踪

图1:4月挖掘机销量28410台,同比增长7%

图2:4月小松挖机开工138.8h,同比-7.71%

图3:4月汽车/随车/履带起重机销量5152/1617/253台

图4: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1700辆,同比+28.2%

图5: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541万度,同比+44%(单位:kWh)

图6:4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19.11亿美元,同比-29.00%

图7: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2917台/套,同比-7.3%

9、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低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恶化。

感谢您支持东吴陈显帆团队

东吴机械研究团队荣誉

2017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金牛奖最佳分析师 高端装备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机械行业 第五名

2017年 每市组合 机械行业 年度超额收益率 第一名

2016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四名

2016年 金牛奖最佳分析师 高端装备行业 第四名

2016年 每市组合 机械行业 年度超额收益率 第一名

陈显帆 东吴研究所副所长,董事总经理,大制造组组长,机械军工首席分析师(全行业覆盖)

机械行业2017年新财富第二名,2016年新财富第四名,2015年新财富第三名,2014年新财富第二名;所在团队2012-2013年获得新财富第一名。伦敦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士、金融学硕士。4年银行工作经验。2011-2015年曾任中国银河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2015年加入东吴证券。

周尔双 高级分析师(工程机械,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智能制造,电梯,核电设备)

英国约克大学财务管理学士、金融学硕士,六年机械研究经验,2013年加入东吴证券。

倪正洋 分析师(激光、油服、OLED、轨交、船舶、新材料)

南京大学材料学学士、上海交大材料学硕士。2016年加入东吴证券。

朱贝贝 研究助理(智能制造)

武汉大学学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18年加入东吴证券。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透视先进制造)由东吴证券研究所陈显帆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陈显帆团队研究 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 告或对已发布 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 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 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凡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