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9战斗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喷气后掠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
米格-19战斗机机长14.64米,机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飞重量8830千克,最大平飞时速1440千米,升限18500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该机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高度表、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等;机上武器装备有2门30毫米机炮,配弹140发,可挂带4枚空空导弹或8枚火箭弹及各种炸弹 。
米格-19战斗机初期型自1950年启动研制,1952年试验机试飞,1955年2月投入批量生产并交付苏军。中国曾引进米格-19战斗机,并以其为原型,仿制成功并装备歼-6战斗机。
米格-19战斗机采用头部进气设计,部分机型在进气口上方有装有雷达的锥形整流罩,或在进气口内有整流锥。身蒙皮材质为铝质,尾喷口附近使用少量钢材。翼展19米,采用后掠翼设计,机翼前缘后掠角58°,在离翼尖约1/4处变为55°,两翼上各有一具翼刀,高32厘米。机身可拆分为由进气道和其后的管道组成的前部与机身后部,两部分通过4个可快速拆卸的螺栓相连接。
米格-19战斗机是第一种配备减速伞的米格战斗机,其TF-19减速伞被装在位于左侧尾翼后下方的容器内,展开后长4.5米。使用该伞可将着陆滑跑距离由不开伞时的800米缩短到600米。米格-19的翼展9.19米,其翼梁采用了D-16-T铝合金,机翼前缘后掠角58°在1/4处变为55°,每边机翼上有一个高32厘米的翼刀。飞机的副翼和襟翼由液压驱动,襟翼在起飞时展开角为15°,在降落时为25°。飞机由右发动机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双重冗余的液压装置可提供20.67兆帕的压力。这套液压装置可为起落架、襟翼、减速板收放提供动力并可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后备动力。
米格-19战斗机的动力装置由两个涡轮喷气发动机和一个在机头的圆形进气口组成,两台AM-9B(RD-9B)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身内部,加力燃烧室安装在机身后部。机头看似单一的进气口实际上是在内部分开的,每个发动机都从自己的进气口吸入空气。两台发动机共用的前进气口由垂直隔板分成两个通道,用于向发动机供气。
发动机所需燃油装在机身后部的4个油箱中,4个机身油箱的总容量为2170升。此外机翼下部可挂载两个容量为760升或400升的副油箱,米格-19的大部分飞行都是使用副油箱燃料 。
米格-19战斗机去掉760升副油箱后,其翼下挂架可携带50~250千克范围内的炸弹。此外还可挂载带8枚S-5无制导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巢。S-5火箭弹有两种型号,S-5M是空对空火箭而S-5K是对地攻击火箭。在翼根处安装有两门23毫米N-23机炮和机鼻右下方的一门37毫米N-37D机炮。其中N-23机炮是由A.纽德曼和A.A.日茨特研制的,每分钟射速850发,N-37D机炮射速为每分钟400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