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人·我们都是追梦人|能源管控中心赵宇:“半路出家”照样也能练成实力派

最近一阵子,鞍钢股份能源管控中心发电分厂检修作业区职工更换风门时遇到了“闹心”事儿。原来,由于进口的液压扳手“趴窝”,大家伙儿只能轮流人工紧固螺栓。炎炎夏日,工友们挥动着臂膀,一锤又一锤狠狠敲击着螺栓,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

这锤声敲击在螺栓上,也重重砸在检修作业区钳工班班长赵宇的心上。

今年47岁的赵宇1991年从鞍钢技校电工专业毕业,属于“半路出家”。当时检修作业区缺乏高素质新人,在作业区动员下,赵宇就改行当了钳工。从初级工开始学起,赵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一步步晋升为钳工高级技师,28岁时成为该作业区最年轻的班长,还多次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从事机械检修,又有电工专业的基础,让赵宇成了作业区的多面手。工具坏了,他不舍得丢掉,修修补补,又能用上几年;干活抠手,没有现成的工具,他就想方设法自制工具解难题。工友们都说,赵宇有一双“神奇的手”。

眼看着工友们被坏掉的液压扳手折磨,赵宇心里不是滋味。液压扳手是台“洋设备”,维修总部在上海,如果联系返厂维修,仅维修费就得几万元,加上托运时间,短时间内根本修复不上。赵宇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动手修复,用几天时间解决这个大难题。

说干就干。赵宇上 查询资料,对液压扳手进行分解,终于找到了“趴窝”的原因。原来,由于长时间高频率使用,造成了液压扳手电气元件的老化和失灵。不过,是哪个元件在“作祟”,还得一个个排查。在仅有电烙铁、万用表的基础上,赵宇一个一个元件拆解,一个一个元件排查,终于“揪出”了碳刷、继电器、内部微动开关等几个失灵的“罪魁祸首”。

赵宇联系了电气检修,可是没有同样规格的电器元件,他决定到五金店碰碰运气。下班后,赵宇直奔五金店,按照对应的规格和型号,购买了继电器和电解电容等元件。碳刷尺寸没有合适的,他就用大碳刷在台钳上进行手工锉削,一干就是一整天。

晚上8点多,赵宇终于把所有损坏的部件更换完毕。拉到风门法兰一试,运转如初!

宇子,这台‘洋设备’经你手改造后,精度比以前更高了,安全性能也更稳定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