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质造”新航程——开滦集团铁拓公司生产22/48型液压支架侧记

开启“质造”新航程

——开滦集团铁拓公司生产22/48型液压支架侧记

“135组液压支架,从设计完善、材料采购到生产组织,我们只有85天时间,工期紧、任务重,是压力更是动力。”近日,开滦集团铁拓公司经理董瑞明在动员会上向广大员工发出号召:顽强拼搏,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铁拓公司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理念,以完成22 / 48型液压支架制造任务为契机,严格控制和执行产品工艺流程,狠抓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质量管控,走在从“制造”向“质造”迈进的匠心之路上。

检验员就是产品质量“守门员”

“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把好关,是我的工作职责。”逯雪浦在质检员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柱窝、柱帽窝心与两主筋板距离要相等,间隙不得超过两毫米;柱窝柱帽与顶板、底板的贴实面必须达到80%以上……”逯雪浦仔细检查每一个液压缸,不放过任何一个制造缺陷。“经过我手检验的产品,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合格。”逯雪浦说。

对产品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也对质检员的检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质检员队伍,铁拓公司加大质检员业务培训力度,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质检员学习新标准、新规范、新工艺,提高质检员的检验水平。

在梳理各工序关键质量控制点和作业标准的基础上,铁拓公司健全完善液压支架结构件通用检验规程、质量管理工作细则及考核规范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下料、组件、盖板前施焊、压弯、机加工到完工,必须严格执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制度,‘三检’制度缺一不可。”逯雪浦说,质检员是产品质量的“守门员”,每一道工序都要依据图纸、工艺、技术协议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严格把好每一道关卡。

小铭牌串起产品质量责任链条

铁拓公司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按照“谁制造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并将质量责任纳入考核体系,与各级质量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的工资挂钩,以强化各级质量管理责任落实。

在液压支架制造过程中,从普通员工到管理人员,都是责任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证产品质量的初心。

在支护设备厂,管技人员田志顺每天都会早早来到车间,了解生产进度,协调解决在工序周转、加工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我随叫随到,为解决技术难题时刻准备着。”田志顺说,确保产品质量是他的职责。

支护设备厂建立“人人保班组、班组保工段、工段保分厂”的质量包保体系,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12月3日,焊工组组长郭振宇正在认真查验每一道焊缝。每次加工完,他都先自查一遍,再与工友互相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才会将结构件转交给下一道工序。“大家都在为高质量完成液压支架任务而努力,我不能因自己工作不到位,拖了大家的后腿。”郭振宇说,一个个铭牌串起了员工的质量责任链条。

用“匠心”严把质量关

在矿山机械厂电焊车间,集团公司技能大师王丽猛手持电焊枪正在专注地焊接掩护梁的二次盖板。几分钟后,他放下焊枪,摘掉防护面罩,看着焊接完好的焊缝满意地点点头。

焊接二次盖板是制造掩护梁的关键环节,仅一个二次盖板就需要完成20层焊道焊接,只要一个焊口出现缺陷,哪怕是头发丝般细小的气孔,对整个井下生产过程来说都存有潜在的危险。

“焊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王丽猛对焊接作业标准要求极为苛刻,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电流、电压以及气体的流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努力做到完美。

“只有勤学苦练,比别人多下功夫多流汗,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焊工。”焊工李欢说,这是师父王丽猛对他的教诲。

李欢是王丽猛带出的优秀徒弟之一。“师父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我更是严上加严。”在李欢眼中,王丽猛是个实打实的“严师”。有一次,李欢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王丽猛发现焊缝成形有缺陷。虽然不影响产品质量,但是源于精益求精的态度,王丽猛还是要求李欢立即返工。事后,王丽猛找到李欢语重心长地说:“对于熔池灭弧的方向、停顿时间的长短、电流的大小,在每一层施焊时都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能焊接出高品质的产品。”

在师父王丽猛的言传身教下,李欢很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在今年实业发展公司举办的技能大赛中,李欢取得焊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新闻中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