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速公路建设,常用冲击夯冲击碾压路基,施工地段主要集中在桥头两端、涵洞两侧,深填深挖路基段,这一区域填土层较高,不经过液压夯冲击夯实处理,工后会发生沉降,容易引起汽车颠簸,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酿成交通事故。
最有建树的事件是1990年北京至天津的一级公路,基础开挖回填一律要求拿出中国标准,一次摊铺厚度不能超过15公分,碾压遍数根据取样结果而定。尽量少发生沉降或不发生沉降,基本上是清一色YZ12B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在碾压,那一时期建设的高等级公路施工人员认真,质量效果确实好,经历了风风雨雨和地震的考验,十几年过去,路基基本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沉降。但是这种施工效率太低,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速度要求。
中国人遇到问题喜欢思变,不拘一格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国情人情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公路施工的新方法,更新许多压实机械。长期的修路实践,发现修建飞机场跑道用以一种梅花碾,夯实地面的效果很好,深层介质土石,能够紧密嵌锁,抗沉降能力很强。不怕雨水冲刷,飞机降落时的冲击重量非常大,千吨左右,跑道安然无恙。
受机场跑道修建启迪,人们开始引进冲击压路机进入高速公路施工,经过打听,冲击碾只租不卖,一小时80块。
这么昂贵的租金,高速公路的造价成本是用不起的。高的技术好的效果,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的。从那以后国人开始了学习借鉴,走出去,请进来。仿制样机进行实地检验,经过多次的施工测试,收集到了第一批参数,摸索到了一定规律,从原理上明白了它的压实机理。然后改进冲击轮的各种参数配比,使其在额定功率下,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冲击力。
自从国产化冲击式压路机投入市场以后,公路路基压实速度产生了质的飞跃。不再是一层回填15公分以下了,而是一次回填0.5米,大吨位振动压路机趟压2~4遍,摊铺第二层,然后冲击碾上去冲击碾压20遍。初期试验场数据证明,深层压实效果非常棒。
后期各地根据自己的公路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工艺编排,按监理要求组织设备。按工程造价选择大小设备,因地制宜,具体路况具体对待,级别较低的城乡道路,可以选型规格较小的SD25KJ 冲击轮,采用50装载机拖动施工,摊铺层薄一点,也能获得相应的密实度要求,沉降发生率较低。
高速公路的桥头两端、涵洞两侧,填土较深,大型压实机械到达不了近前,无法实现高密度压实,沉降现象时常发生。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国家也引进了先进设备,高速液压夯实机,它在最大行程时冲击夯实效果冲击力非常大,大约有几百吨。它常用的配组方案是和50配装,能够到达桥头路基的边边角角,分层液压夯实的路基,沉降系数很低,汽车快速通过桥头时几乎感觉不到明显颠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