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进行土体压实的?
最初,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提升重块,砸向地面,来达到压实土壤的目的,再后来,通过发展,利用三脚架,把质量更大的重块提升至更高的高度来进行土壤压实;自起重设备的出现,重块质量和提升高度进一步增加,被称之为“强夯”。
上世纪末期,夯碾结合而来的冲击式压路机大规模推广开来,一些其他形式的压实设备比如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蛙式夯以及振动平板夯等都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应用。
上个世纪末,冲击压实技术在国内应用广泛,但是其作业盲区大,对临近构造物破坏力大。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杨世基研究员注意到了冲击压实的缺陷,并率先提出了需要一种能与冲击压路机匹配的高强度、高效率、可贴近敏感构造物施工的特殊部位压实设备的需求。
2002年,该设备样机在山东泰安诞生,其发明人曹斌为其命名为“高速液压夯实机”,RAPID HYDRAULIC COMPACTOR(R.H.C)。
高速液压夯实机是什么?
1、高速液压夯实机基本结构
高速液压夯实机主要由提升缸、机架、锤芯、浮动架、举升缸、锤帽、锤脚组成。
2、工作原理
3、特点及应用范围
高速液压夯实机特点
高速液压夯实机使用范围
4、控制系统
5、锤垫材质
6、施工技术
总结
我国夯实历史悠久,高速液压夯实机的发明与推广应用也是我国夯实历史的延续。夯实机是2003年在战争中进入公众视野,当时一台夯实机的价格在230万人民币左右,但经过我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不懈努力,在2004年就研发生产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夯实机,并命名为“高速液压夯实机”。高速液压夯实机的诞生,帮助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高速公路施工难题,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建设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