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资企业高科技装备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拼的不仅是人员物资投入与应急响应速度,还有科技支撑能力。

7月6日起,武汉市启动防汛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340公里堤防仍全线超警戒水位。市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2万余人整装待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应急抢险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国资委党委火速动员、靠前指挥,各市属企业闻“汛”而动、奋勇争先。

在市属企业防汛大军中,各种高科技装备引人注目。“防洪神器”、无人机、大流量排水抢险车、两栖式多功能环保疏浚船、反滤围井、液压卧倒式闸门……它们在水面、水下、空中各自独当一面,让防汛抗洪之战打得更加“智慧”、更有胜算。

碧水集团:

防洪神器、无人机、无人船共同“坐镇”

在连日来的防汛战汛中,武汉碧水集团防汛抢险第二分队引进并使用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助力防洪抢险演练,所属防洪院公司专利产品——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投入全市27个通道闸口对战高水位,阻水成效显著。

该拼装式防洪墙由武汉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牵头自主研发,被称为国产“抗洪神器”。立柱为不锈钢材质,挡板为特殊材质的铝合金,强度较大,能够抵御洪水长时间浸泡和高强度的受水压力。且安装简便、环保美观,一个6米宽4米高的闸口,如果使用闸板条封堵需要20人,另外配合挖机、吊车等设备,工作两到三天才可完成。而使用拼装式防洪墙,仅需6人4小时即可拼装完成,无需任何大型设备。

防汛期间,碧水集团下属海绵公司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平台,监测水系、管 排口、泵站、易涝点、典型项目及海绵设施等点位的雨量和渍水情况,动态掌握各点位汛情。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平台还接入武汉市气象台的气象数据、武汉市水务局水位监测数据等,实时数据共享,为碧水集团第二分队监测长江水位、天气雨情以及预警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海绵公司还启用无人侦察机和无人船协调作战,助力第二分队勘察汛情。一方面,与指挥部“作战”系统紧密结合,对演练路线和周边可能出现的险情等进行 格化监测、预警和分析,合理规划出行线路。另一方面,可以在激流险滩等危险地带进行探测,对各类防汛信息进行实时快速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将突击队员从涉水、涉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确保突击队员自身安全。

目前,两江四岸闸口已按照市防办要求进行封堵,其中27座通道闸口均采用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封堵,包括滨江苑、龙王庙、月亮湾等闸口。

地铁集团:

大流量排水抢险车一小时抽排超千方

为确保轨道交通安全度汛,武汉地铁集团引入多项高新技术装备。

一种名为“AB液”的止水材料,主要应用于地下隧道、地铁车站开挖过程中的基坑涌水涌砂。在实战中,该材料通过钻孔注入渗漏点中,与水混合之后按40到60倍率自由发泡,迅速形成海绵样的膨胀物,直接在结构内把水止住,成为临时封堵渗漏点的“杀手锏”,弥补传统沙袋的压水漏洞,快速控制险情。

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则凭借超快速、大排量,成为武汉应急抢险领域里的“尖子生”。车上配备6台泵,单台泵功率是普通水泵的4到6倍,2台备用,可同时启动4台,每小时可以抽排1040方的水。在到达抢险现场后,20分钟就可以开始抽水,比普通的水泵要节约30分钟时间。7月6日,这台车用于地铁11号线位于光谷五路车站的排渍抢险,仅1小时10分钟就排完车站积水。

武汉地铁集团质量安全监察部副主管王斌说:“它所有的设备都是即插即用,它属于非常高效,另外排水水量大,不受地形限制,如果场地凹凸不平,我们还有平衡系统,现场有电源我们可以接电,如果没有电源我们自己发电,所以功能很齐全,可以适应各种地形条件。”

应对应急抢险的恶劣天气及现场条件,地铁集团还引入一台智能化应急抢险指挥车。除了自带电源,可以自己发电,自己进行照明之外,指挥车还可以现无线通讯功能,有无人机可以和车内对接,可以传输数据到车上,专家可以坐在车上研究方案,及时指挥抢险。

航发集团:

“武船一号”水陆两栖高效精准疏浚

近日,连续强降雨影响导致东湖水位上涨,为了及时抽排湖水,武汉航发集团将最新定制的“疏浚神器”——两栖式多功能环保疏浚船“武航一号”紧急调到罗家港,用于港渠清淤,提升过水能力。

“武航一号”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部分由中间主浮箱、两侧边浮箱拼装连接组成,可使用标准尺寸的卡车进行公路运输,还可使用其作业臂、支撑臂和定位桩的组合动作,实现旱地上移动,两侧配拆卸辅助浮箱;船体尾部设可自动升降挂桨,可短距离自行调遣。

该船作业臂可根据工程需求更换及安装绞刀泵、反铲斗、耙子、碎石锤、蛤壳式抓斗、钢板桩打桩头等多种作业机具,集各种功能于一体,可适用于河湖、渠道、沟涵、码头等的维护和加深、清除植被、防洪、岸线的重建和码头修筑、工业沉淀池的维护、河湖水下电缆和管道的铺设等多种工况。

在进行疏浚作业时,“武船一号”采用S7-1200PLC控制箱采集疏浚设备的姿态信号及相关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等模拟量、开关量,通过疏浚轨迹与剖面监测系统、基于DGPS的位置显示系统、疏浚仪器仪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疏浚控制台等系统集成,具有高效能、远程遥控、自动挖掘优点,并可以控制该船进行精确施工,避免漏挖污染底泥和重复挖泥,以免破坏湖床底层,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态恢复。

汉建工:

反滤围井“铜墙铁壁”阻击管涌

武汉建工集团投入防汛抢险任务以来,共成立3支抢险突击队,投入大型机械50余台,后八轮货车30余辆。其中,后八轮货车作为防汛器械里的“大力金刚”能够运输大量砂石料,一辆单次运输可达15立方的砂石料,为一线抢险勇士提供了充足的抗洪“子弹”。

为加快抢险速度,增强度汛安全系数,集团研究决定,引进一批挡水坝、反滤围井等防汛设备,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作为一种现场装配式子堤,挡水坝方便拆装,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比人工堆砌的沙袋更具稳定性,有效防止洪水漫溢堤顶,起到临时挡水作用。反滤围井作为抢护管涌的新设备,具有抢护速度快、效果好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阻止险情恶化,有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二零四九集团:

液压卧倒式闸门压力越大关得越紧

今年汛期以来,武汉二零四九集团作为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单位,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江滩防汛工作,助力全市夺取防汛排涝攻坚战全面胜利。

7月9日-13日,按照江岸区防汛指挥部命令,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先后完成汽渡码头、滨江门、中央公园三处闸门的封堵工作。三处闸门及区域防洪堤均由项目部承建,其中中央公园闸门是武汉市唯一一个液压卧倒式闸门,平时便于车辆通行,汛期能有效抵御洪水。该闸门门页宽约9米、高约3米、重达10吨,采用钢材质,门页上安装绿色橡皮材质密封条,在闸门闭合后,能起到类似冰箱门密封条作用,闸门受到的压力越大,门关闭的越紧。滨江门、汽渡码头闸门为拼装式闸门,防洪堤采用加密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抵御洪水长时间浸泡和高强度的受水压力。自13日长江水漫上江滩公园以来,该堤段全程无渗水。

同时,项目部贯彻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从7月9日起,在三处闸口各设置防汛值班点一处,52名同志分批次上堤,24小时巡查值守。防汛值守队多次获匿名市民、企业送温暖。

轮值主编: 黄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