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鄞州人|李志俊: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技术“垄断”

(点击查看视频)

人物感言

创新,是唯一生产力。

企业家要做环保节能、对社会有意义的产业。

近年来,李志俊涉及的经营领域很广,除了一如既往深耕装备制造业外,也涉足旅游、地产、酒店等领域。而谈到生意,他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主业,焦点是怎样在传统制造业中突出重围,如何进行科技投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很多商界朋友评价他:“像是做垄断生意,从来就没有竞争。”可李志俊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市场,一直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

那么,李志俊是如何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做到“垄断”的呢?他给出的答案是——技术领先,持续改进。

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原是一家地方国营小厂,从事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控制系统——液压成套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诞生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正是液压技术在国内发展的萌芽时期。

李志俊至今仍怀念那段与工人们一起在生产车间装配设备、同甘共苦的日子,并视之为自己的宝贵财富。白云液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面临经营困境,那时,李志俊已考取了公务员,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录取书已在手,他却主动放弃了。

“一想到还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在厂里苦苦支撑,寻找出路,自己也不能当个逃兵。”因为懂技术、有冲劲又熟悉行业发展趋势,在企业年年亏损的情况下,李志俊临危受命,执掌白云液压的帅印,那一年,他31岁。

上任第一件事,技术出身的他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牵头成立研发小组,拿出企业仅有的30多万元家底,研发被德国和法国等国际巨头公司垄断的电解铝“天车”机器人。

当时,国内装备制造还比较薄弱,国有大型电解铝生产企业普遍拿外汇购买装备。而自主研发装备,投入成本巨大,对于白云液压这样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冒险。

“我从来没有想过失败这件事,就是奔着成功去的。”李志俊自信的背后是对技术和市场的把握。他当厂长后的第二年,企业就扭亏为赢,赢利近百万元。与此同时,第一代电解铝“天车”机器人研发成功,李志俊很“大方”地把2套试制品送进两家国有大型铝厂免费试用。

进口设备200多万元一套,白云液压只要40多万元,且功能更实用可靠,售后服务更周到,这笔账谁都会算。一出手,“天车”机器人就打败了进口货,原来需要外汇购买的设备逐渐由国产替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白云液压牢牢把握了细分市场的持续优势,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

“企业发展,其实和民族工业的振兴是紧密相连的。通过这一事件,我进一步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感受到中国企业必须自强。”

虽然是国有小厂,李志俊给予团队的运营机制却很灵活,激励措施颇得人心。 “1999年,我的年薪是集团定的,才6万元,但手下的技术和营销骨干兑现考核方案可以拿到10多万元。”李志俊说。

连续五年,白云液压的产值和利润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迅速成为华南地区响当当的液压品牌。

但好景不长,白云液压的上级农工商集团因投资失败,出售了企业所在的土地。原本生机勃勃的工厂办不下去了,企业转制又因人为因素而搁置。说起这段往事时,李志俊依然有一种深切的伤感:“人家白手都可起家,我们农工商系统占据广州城区的几千亩土地,却被掏空了……”

2003年底,因转制无望,李志俊辞职了,带着40多名原企业骨干另起炉灶,开始了创业之路。

凭着一个“信”字,李志俊筹集到500多万元启动资金,在白云区蚌湖白象岭工业园买下了31亩土地。他为新公司命名“博派白源”,寓意学习国际工业巨头博世力士乐和派克,更不忘中国白云之源。

创业时的大多数时间,李志俊都和技术人员、车间员工们一起研讨设计方案、摸索生产工艺、评估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正是设备研制成功后的那种欣慰,让我们忘却了过程中的艰辛。”

凭借刻苦的钻研精神与务实态度,李志俊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品质媲美甚至超越国外的液压成套设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在关键装备上的对外依赖度,这足以让一家初始创业的民营企业变得光彩夺目。

还是免费试用,还是靠立竿见影的产品效果说话,中冶、中钢、中铝、中色等“国”字号大客户逐渐向李志俊的新企业敞开了大门。

“有了可以替代国外的设备以后,我们又靠性价比优势、区域优势以及售后服务等优势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李志俊说,与别家的销售人员不同,他派往全国市场的营销人员,个个都是技术出身,提供全天候售后服务,持续追踪生产线上的使用数据,提出改进方案,推出升级产品。

2007年,已逐渐边缘化的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在产权交易所挂牌。李志俊以800多万元收购了几乎空壳的白云液压,这在当时是一桩被许多人都不理解的赔本生意。

“从生意角度讲,当然不值,可感情上我舍不得一个老品牌就这样倒下了。”李志俊坦言自己有白云情结。收购了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后,李志俊将公司更名为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有限公司,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厂名的每一个字。对他来说,这才算他奋斗过、创造过的完整的“白云液压”。

“这也许是国企改制中最彻底、最干净、最经得起质疑的样板了。”李志俊说。

又经过11年发展,今天的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有限公司订单应接不暇,已成为液压设备细分市场里的NO.1,预计2018年产销超4亿元。李志俊当年的偶像企业德国博世力士乐,也不得不对“白云液压”另眼相看。

“因为对手很强,我们必需变得更强。”李志俊和他的团队一直保持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他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对产品升级换代充满忧患意识,这使“白云液压”致力于技术进步,拥有200多个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5个。

在李志俊看来,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家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企业,必须撑起民族复兴的大业,迎接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而唯一的出路就是智能制造,降本增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全面推进品质革命。

“制造业赚不了快钱,需要长期努力,长远规划,科技投入,创新驱动。”李志俊知道,发展智能制造,不能脱实向虚,空谈理想,好高骛远,需要环境、资金、人才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

李志俊坦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都是逼出来的。为了能够和高端客户实现配套,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之后,要实现的就是精细化经营。近年来,众多央企的优先推荐为“白云液压”产品提供了畅通的出口渠道,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塔塔钢铁在使用“白云液压”产品后,对此赞不绝口。

近年来,在做好主业的同时,李志俊的跨界产业也做了不少,如在广东开酒店、在香港做投资、在海南建房产……但有一个原则他始终坚持,就是即使再好的项目,如果对地方经济和人民没有好处,他一定不会接手。

身为鄞州人,李志俊说自己可能有点甬商的经商基因,认为踏实和勤奋是工匠精神最本质的内核,所以在选人用人上,他都选择踏实肯干的人。为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李志俊即使在创业初期流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也要支持年轻骨干首付买房子,帮助他们安居乐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