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工务段干部“下乡”拉直职工思想“问号”

“安全怎么保”?“支出怎么降”?“创效怎么做”?面对一线干部职工的疑问,玉林工务段党委在“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主题教育中,组织16个包保组干部 “下乡”,深入车间、工区、施工点和道口,面对面走访职工,促膝谈心交流,“当一天工人”跟班写实,直面对接问题,为职工解疑释惑,拉直了职工思想“问号”,凝聚了思想共识。

“安全怎么保”,该段从“保安全强设备就是助力增效益”出发,组织干部职工严密盯控防洪、高温防胀、施工安全和道口安全,加强添乘检查、地面追踪检查、现场蹲点检查,派出120多名职工监控黎湛线、河茂线电气化改造施工,加强线路拨接、大机维修、换轨换岔清筛地段的整治保养,及时堵漏纠偏,消除安全隐患和问题。至7月14日,该段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周年。

“支出怎么降”,该段由每一名段领导带队,以“安全不能失稳,质量不能下滑,活不能少干,钱不能多花”的工作思路,逐个车间召开专题交流讨论会,与职工一道深入查找、分析和解决在劳动力成本、生产过程组织管理、现场安全控制、班组水电料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职工在安全上保、在效率上提、在成本上降、在生活上省,放大节支降耗的“最大公约数”。

“创效怎么做”,该段积极深化“检养修”分开体制改革,在陆川、河唇、岑溪等线路车间成立维修机队,维修作业由分散修向集中修、人工修向机械修转变,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改革线路探伤和线路检查测量作业模式,将这两种作业纳入到天窗点内进行,探伤作业由原来的1621个工日下降到1292个工日,降幅达到20.3%;取消郁江桥、桂江桥、寻江桥、罗江桥等长大桥看守,改而采取封闭围墙、防护栅栏、设置安全警示牌等补强措施,减少防护看守人员,节约劳力成本;对需要通宵明灯的黎湛线郁江桥,将原来的白炽灯换成了LED节能灯,仅这一项一年就可节约电费7000余元;加强全段线路养路机械、道口栏杆推栏、生活用水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现场大小养路等工具的制作加工,通过焊修电动捣固镐的镐头、棒壳、连接座等,修复电动捣固镐约2000台次,焊补修复液压捣固机下镐体100多个,利用 废机动扳手的变速箱齿轮用以修复其他机动扳手85台,利用 废起道机中的还能使用的零件作为配件修复起道机650台,焊修大耙250把、小耙380把,利用旧配件修复吊轨车39台等等,共节支56万元;同时引进先进设备,投入资金为9个线路车间、77个线路工区配置电动式钢轨打磨机,代替了以往用小型手持式砂轮机对钢轨进行粗放式打磨的方式,提升了打磨质量,节约综合养护钢轨成本68.77万。(谭育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