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之顶出脱模机构讲解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制品在模具中冷却成型,由于制品体积收缩,对型芯产生包紧力。 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循环中,都必须克服包紧力和产生的摩擦力。保压结束后,将冷却固化后 的塑件及浇注系统的凝料从模具中的型腔或型芯、料道中推出,模具中这种推出制品的机构 称为脱模机构。脱模机构的动作包括脱出和取出,即首先将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与模具松 动分离、脱出,然后把制品从模具内顶出,制品没有变形。

脱模机构要求结构简单、可靠,制品从动模中脱离,质量美观,同时能自动脱落,或者 用机械手取件。三开模的凝料要求自动从料道中脱出。

这里说到三开模,特别指出,三开模的拉杆导柱不能采用标准模架的导柱。因为定模板 由拉杆导柱承担,离开定模板的定模一般都向下低头。所以,拉杆导柱需要加粗,同时在模 具的装配图上需要标明开模顺序。

注塑模的脱模机构组成如下。

  • 顶杆、顶管、顶板、顶块等。
  • 复位杆、复位弹簧、顶杆、顶杆固定板、顶杆板、限位柱、垃圾钉等。
  • 顶板导柱和顶板导套。
  • 内螺纹脱模机构零件:齿轮、齿条、液压缸、油缸、油管等。
  • 气阀顶出机构配套零件。
  • 顶出脱模机构的分类
  • 按模具结构和脱模零件分类,有如下几种。
  • 顶杆顶出结构,是顶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应用广泛,常用圆形截 面推杆。
  • 顶板顶出结构,适用于薄壁容器、壳体以及不允许存在推出痕迹的塑件。
  • 顶管顶出结构,适用于薄壁圆筒形塑件。
  • 顶块顶出结构,利用成型零件顶出,适用于齿轮类或一些带有凸缘的制品,可防止 塑件变形。
  • 按机构顶出动作的特点分类,有一次顶出结构、二次顶出结构、顺序顶出结构、双 脱模顶出结构、转动脱模结构、缓顶顶出结构。
  •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详见第15章“15.11.3螺纹自动脱模机构按传动方式 分类”。
  • 脱模机构的混合分类如图15-1所示。由于塑件品种、尺寸大小及形状不同,脱模机 构的种类很多,不便统一标准划分,因此混合分类较为实用和直观。因此在生产实践中用综 合顶出结构等。
  • 想 学 U G 产 品 设 计、U G 模 具 设 技、U G 数 控 编 程 联 系 1 8 8 1 9 1 0 6 2 7 6 ( 微 信 同 号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