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7家企业入云,404家企业设备连 ,21517个设备实时监控……6月20日,首届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 博览会在常州拉开大幕。现场最显眼位置,航天云 铺展开的一张“常州工业大 ”——企业运维、设备运行、服务延伸,都可以通过一组组“数据”协同相连。
你在博览会上的所见所闻,是常州乃至江苏“工业互联”的一个缩影。
江苏已建成42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 平台,评选出17个省级优秀工业APP。
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成为“上云企业”的发展方向。
不少传统企业,正通过“互联互通”提升效率,放大价值,实现转型升级。
上料、机械分拣、加工打孔、搬运传输、装配、分类储存……透过中国电信展台的大屏幕,可以看到数字化生产线正在作业。“不少传统制造工厂,都通过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实现设备数据的集中,再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减少次品率,提升产品质量。”中国电信常州分公司负责人姚巍峰介绍,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以及纺织业等亟待通过“数据”赋能,探索更多“新模式”。
“常州制造的液压设备销往全国,千里之外,如何确保高品质的售后服务?这成为制造企业最普遍的课题。”航天云 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顾益刚说,目前,液压售后产品通过“上云”,实现运行参数随时可控,对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发出“预警”信息,跨区域“追踪”,提升制造商的服务效能。
面对国外设备数据封闭、国内设备协议纷杂、老旧设备没有数据接口等现状,曾在意大利国家激光实验室工作多年的青年创客张翀昊,建设起天正I-Martrix工业互联 平台,首创电磁信号递归计算,解决装备信息化难题,面向中小微工业企业提供设备物联、企业征信、金融产品、智慧工业、工业书库等数据服务。
能源领域也正通过“互联 +”不断实现优化,构筑行业“生态圈”。常州本土企业星星充电把新能源汽车充电做到极致。展区现场,150千瓦充电桩智能分配电流,4枪直流充电桩满足4辆车同时充电。“这台液冷大功率充电机,10分钟续航400公里,目前已在欧洲市场投入使用。”星星充电展区负责人周维根指着新能源汽车能源智慧应用生态系统沙盘说,“未来是充电机器人和无线充电的时代。”眼前的无线充电桩,具备语音控制、自主识别车辆等功能,此外,智能化电池可以自主判定是否需要充电,无需人工干预。
“随时感知”的物联 时代,正在将无处不在的太阳能变得更加智能、可控。去年天合光能已联合国内外优势企业及科研院所,成立天合能源物联 产业发展联盟,并成立新能源物联 产业创新中心,在东南亚、南亚建立光伏发电等生产基地,并计划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建能源物联 生态圈。
“通过智能化平台管理,油品全程‘可追溯’,加油服务 点提供的什么油,用户明明白白。”在中民能源展区,你可以看到一个智能“油管家”,劣质油、走私油、无票油等不规范行为在 “互联 +”的智慧监管下无处遁形,“数据”时代正展现一个更为规范标准、安全环保的油品市场。
创新不仅是互联 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因,而且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本届博览会首次大规模展示能源互联 应用成果,吸引涉及工业和能源领域企业77家,集聚全球Honeywell、itelligence、华为、航天科工、百度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业界巨头,从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工业软件及综合解决方案、数字化工厂等方面充分展示工业和能源互联 应用成果及生产实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