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翼汽车是国内交通运输领域高低压线束、电能传输保护装置与智能充电的领军企业;光华微电子生产的激光调组机产品国内销量遥遥领先;禹衡光学的光栅编码器产品市场覆盖至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东汽车零部件用实力领跑中国重卡汽车驾驶室液压举升行业……
近年来,长春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化自主创新,在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上实现新突破,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引导域内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全面提升本地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长春新区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占长春市59%,占吉林省45.7%;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占长春市34.5%,占吉林省14.7%;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4家,占长春市的35.8%。
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而“小巨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往往专注于细分市场,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走进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的忙碌紧张而有序,一东零部件公司主营制造和销售重型汽车液压举升系统系列产品,多年来,企业始终注重科研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已获得45项专利技术。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坚持与客户同步开发新产品,新产品贡献率已达60%。目前,该公司已由最初的8种产品发展为四大系列上百种产品,生产的液压缸产品由最初的机械缸到差动缸再到双油管路缸,完美地完成了“三级跳”,液压泵实现了由手动泵和电动泵分离到手电泵一体的华丽转身,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外观新颖、独特,成为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开辟航天信息新赛道的长光卫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卫星研发、运营、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吉林一号”卫星在轨总数达到29颗。这些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努力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专精特新”缘何多,得益于长春新区产业根基深厚、土壤肥沃,成为“专精特新”成长的温床。激烈角逐下,要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长春新区还将不断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鱼”游过来,成为助推新区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周期企业培育载体,探索推广“园区+基金”模式,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高新股份、长光卫星等企业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协同联动、融通创新作用,打造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园、长春高新生物医药基地,为产业链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中小企业从种子培育到发芽成长的生态环境;推动百克生物、金赛药业、迪瑞医疗、永利激光等市场前景好、成长快的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争取再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对中小企业加大“一站式”服务力度,助力其在各自细分赛道加速成长;加强科技金融对接,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各类主题“金融集市”,依托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上市服务集聚区,打造“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上市”全过程资本服务,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增规上企业超过3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户,推动20户以上企业上市。
鼓励“专精特新”,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未来,长春新区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携手共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再续新动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