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 临床——精神、神经系统(三)脊髓病变

第三章 脊髓病变

考点一 脊髓压迫症(助理不考)

1.病因 常见病因有:脊柱病变、硬脊膜病变、脊髓和神经根病变。

2.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压迫症多数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常伴有脊髓休克。慢性脊髓压迫症的症状是进行性的,通常可分为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和脊髓瘫痪期。

3.治疗 脊髓压迫症以尽快手术治疗为主。除切除椎板减压外,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尽量去除压迫物。

考点二 急性脊髓炎

1.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为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

2.临床表现 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脑脊液压力不高,少数病例脊髓水肿严重,可有不完全梗阻。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为(20~200)×106/L,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为0.5~1.2g/L,糖及氯化物正常。

(5)脊柱X线片正常,脊髓MRI可无异常,少数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内多发片状或较弥散的T2高信号,强度不均。

3.治疗

(1)急性期 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也可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需要对症治疗,防治压疮。

(2)恢复期 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提醒:考试中遇到脑脊液检查中有:“压力正常,蛋白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这样的描述时,毫不犹豫选急性脊髓炎。

考点三 颅内压增高

1.病因 脑组织体积增加、脑脊液增多、颅内血容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腔容积变小。

2.临床表现

(1)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多见,早晨和晚间较重。

(2)呕吐呈喷射性

(3)视神经乳头水肿

以上三者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之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

(5)其他症状 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

3.治疗 降低颅内压治疗。

(1)脱水治疗

1)限制液体摄入量:成人应限制在每日1500~2000ml,输注速度不得过快。

2)渗透性脱水治疗:常用口服药物:氢氯噻嗪;乙酰唑胺;氨苯蝶啶;呋塞米。常用静脉注射药物:20%甘露醇;呋塞米。

(2)辅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冬眠低温疗法。

考点四 脑 疝(助理不考)

1.概述

(1)病因 颅内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压力大于邻近分腔压力,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间隙或孔道中,形成脑疝。

(2)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头痛加重,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提示病情加重。

2)意识障碍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由嗜睡、朦胧到浅昏迷、昏迷。

3)瞳孔变化瞳孔两侧不等大

4)肢体运动障碍 出现对侧肢体肌力弱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5)生命体征改变 表现为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体温上升。

2.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4种:枕下疼痛、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颅内压增高、后组颅神经受累、生命体征改变。

3.脑疝处理的方法 侧脑室体外引流术、脑脊液分流术、减压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