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新能源汽车、清陶新能源两大投资50亿元的项目开工,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双创基地,陆续有企业项目入驻。
宜春经开区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优良的工作作风,保持优环境、引项目、强产业的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推动高质量发展。
舵稳当奋楫,风正好扬帆。
优环境,举措不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宜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打造千亿园区、建设北部新城”发展定位,强化担当作为,改作风、正风气,加强作风建设不动摇。
该区要求全区上下把经开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面对工作不懈怠、不放松,面对难题不回避、不躲闪,敢闯敢拼,以实际行动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全区上下一盘棋,对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努力想办法、出实招,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干一事成一事,展现担当作为。
为优化发展环境,该区持续落实好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干部入企等工作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做优企业服务。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该区想尽一切办法、集中一切力量切实加以解决。
该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带头到企业、项目、群众一线,倾听诉求、发现问题、做好服务,及时解决企业与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不断创优发展环境。
着眼千亿园区发展需要,该区补短板、强平台,打基础、利长远,不断厚植园区发展新优势。在政务服务上,启动了行政服务大厅智能化改造,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一次不跑”,着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行政服务环境。
引项目,劲头不松
瞄准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对接500强、行业龙头、拥有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项目。宜春经开区,在招大引强上,劲头不松。
该区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专业招商等途径,拓展招商渠道,挖掘重大招商线索。区领导班子成员、专业招商团队积极走出去招商,洽谈推进重大项目,先后参加了中博会、赣台会、泛珠会等重大招商活动。
同时,参与经济发达地区宜春商会的组建,相继组建了深圳宜春商会、温州宜春商会、北京宜春商会等多家在外宜春商会,不定期组织商会会员回乡考察洽谈,加强亲情沟通、信息共享、产业转移回迁,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返乡投资落户。今年以来,该区引进了工业项目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签约资金达172.61亿元。
项目建设节奏越来越快,建设周期越来越短,这是宜春经开区的喜人气象。该区把促进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实施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安排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重大项目,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 ,及时解决项目攻坚中遇到的难题。
强产业,力度不减
投资50亿元的清陶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具有安全系数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在固态锂电池领域技术全国领先,将在宜春经开区建设10GWh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掀起新一轮新能源电池产业革命,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有关锂电池回收项目、锂电池生产项目、锂电动力系统等项目签约及开工建设,宜春经开区锂电产业链得到了强化(强链)和完善(补链),为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强产业,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宜春经开区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重点企业培育上,在用地、融资、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促成了兴发铝业、赣锋锂业、苏强格液压、倍特力新能源等一批重点企业扩产扩建、提升产值。清陶新能源、绿色动力再生能源、裕达电子科技等新引进项目正加紧建设,德克赛制造实现今年签约、投产。
为完善产业承载平台,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资项目落户、壮大产业,宜春经开区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双创”基地项目,实现客商“拎包入驻”。目前,双创基地一期近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交付使用,二期已完工,三期也在快速推进。
围绕产业配套、平台配套、服务配套,该区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增强金融、科研院所等平台支撑;还出台《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安排了15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在购房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着力抢占人才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目前,该区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产业、机电产业和新型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黄坤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